原標題:加工者利用「王水」詐騙 上演「吸金大法」
電影《黃金大劫案》中,主人公用一輛滿載「王水」的車子將日本人的8噸黃金化為溶液,順著下水道譁啦啦流進了河裡,挫敗了日本人的陰謀。近日,桐城市兩名從事維修加工金銀首飾的男子竟利用這一原理洗涮樅陽一名顧客的金飾,黃金在「王水」裡「洗個澡」,就減肥了一大圈。據介紹,金子溶進了「王水」裡後,他們再用化學還原法,在「王水」裡取回金子。
村裡來了黃金加工商
近日,樅陽縣湯溝鎮龍潭村劉保國老人的村子來了兩名騎摩託車、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沿途吆喝著加工黃金首飾,一枚黃金只收10元加工費。
劉保國老人的兒女十分孝順,早在20多年前就為父母買了2枚金戒指。由於金戒指的形狀比較小,所以早在今年年初,劉老就想把那2枚金戒指加工成1枚,但多次到城裡的黃金加工點打聽,都因為加工費比較貴而放棄了。
眼下,黃金加工者來到家門口,價格又這麼便宜。劉保國老人便招呼這兩名男子來到家裡,在與兩位「客人」一番寒暄後,劉老拿出了金戒指,並親自監督了整個加工過程。
金戒指加工後重量縮水
這兩名男子在將2枚金戒指「洗洗澡」、「擦擦身」,再經過一陣火熱之後,不一會兒,兩枚戒指便加工成了一個長條形。此時,劉保國老人將這塊長條形的黃金拿在手上掂了掂,感覺重量輕了很多。就在老人對此提出質疑時,這兩名男子卻以劉老在加工現場親眼目睹為由,指責老人不地道。於是雙方發生了爭執,劉保國老人向110報了警。
湯溝派出所的幹警迅速出警,並對現場的黃金加工器具進行了仔細的觀察,並詳細地了解了黃金加工的細節。經民警調查,由於在進行黃金加工之前,雙方均未稱重,所以無法確定黃金的具體重量。但細心的民警在現場還是發現了一隻裝有液體的容器很是特別。在民警的詢問下,兩位男子才支支吾吾地供出了實情。
「王水」融金,損耗驚人
據悉,這兩名男子經常騎摩託車走村入戶,從事維修加工金銀首飾,並出售銅製戒指首飾的工作。而那隻特殊容器裡盛裝的液體是用「鹽酸+硝酸」配比勾兌而成,行內人士稱為「王水」。只要將加熱後的金飾放入其中,金飾就能「瘦身」一大圈。劉保國老人的戒指正是在經過這番「洗澡」之後,重量幾乎損失了近4克。
金子溶進了「王水」裡 ,然後再用化學還原法,在「王水」裡取回金子。根據兩名男子的供述,民警讓他們將劉保國老人的黃金加工成形,並按照當時的市場黃金價格,補償老人的損失費1000元。
對此,警方建議市民在清洗或加工金飾時,最好將金器稱好重量,清洗或加工後一定要當面驗收,尤其要覆核重量。在加工或者清洗過程中會有一些黃金被損耗掉,但通常這種損耗非常的少。如發現經營者存在欺詐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警方提醒消費者,黃金首飾加工清洗存在的那些貓膩,只要消費者在購買、加工黃金首飾中多加防範,擦亮眼睛便很容易識破。另外,市民們在購買和加工黃金首飾時,切莫貪圖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