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幻想,幻想自己被北大或者清華搶著要,每天在思考上北大還是上清華。
很多家長也抱有很大的期望,即使自己學歷一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就讀名校。
所以,嚴格上來說,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名校情結。
他高考703分成狀元,婉拒北大後被11所名校拒絕
被北大、清華搶著要的人還是真的存在的,但把這兩所名校都拒絕了的就不得不提起李泰伯這個人了。
李泰伯算得上是北京市高中裡的風雲人物,他以703分奪得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婉拒了北大向他拋出的橄欖枝,但是卻被國外11所名校拒絕了。
北京大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李泰伯想要再歷練一下,所以婉拒了北大。
李泰伯選擇填報了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最後,李泰伯被香港大學錄取了,校方甚至承諾在他大學四年裡,會給他64萬港幣獎學金。
那麼他被11所名校拒絕又是怎麼回事呢?
李泰伯向美國的11所名校投遞了求學申請,可惜的是,沒有被一所高校錄取。這不禁讓人感到惋惜,李泰伯在國內如此優秀,在國外卻沒有一所高校錄取,這如此大的反差是李泰伯的失敗,還是應試教育的失敗?
李泰伯也因此而成為大家的談資,有人說,李泰伯崇洋媚外,祖國有心培養,卻不珍惜,現在熱臉貼冷屁股了吧!也有的人說,看來我們的教育還是不行,有點閉門造車的意思,自己覺得好的,拿到別人那裡就一般。
其實,李泰伯申請國外名校時間有限,而且因為經濟原因他申請了全額獎學金,這才遭到了拒絕。
李泰伯也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書呆子,高中時任班長,在歷練中,他的管理能力和交際能力都很棒。
他就讀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還誇他是集德、才、貌於一身的領袖級人才。
如今,李泰伯還是憑藉自己優異的能力考上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而且還攻讀醫學-理學雙博士學位,讓人羨慕不已。
優秀的孩子一定會被發現,不管中間有多少波折,並不是名校才能夠展示出孩子的價值。
孩子一定要讀名校嗎?
1、認清孩子的定位
有的孩子能力有限,家長卻不停的逼迫他們考取名校,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復讀。最終折磨了孩子,還耽誤了真正屬於孩子的前途。
可能有時候,順其自然的發展,孩子也會有一番作為。
2、放寬心態
孩子考上名校是再好不過了,沒考上也不要覺得一生就完了。有的家長因為孩子沒考上名校,或者成績沒考好,就認定這個孩子將來肯定一事無成。
每個人的名校情結仿佛都是從家長身上來的,從小家長就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上名校。親朋好友問候在哪裡上學時,也總是夾帶些別的學校。
不管在哪個學校,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最重要。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要求孩子一定要上名校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