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面的色塊,然後快速地說出它們的顏色。
看上面的字,不去管「字」所代表的顏色,而是直接說出「字體」本身的顏色。
你認為,這用時一樣多嗎?哪個更長一些,哪個更短一些?
再看上面兩幅圖,你從A圖中搜索出不同圖形的速度快,還是從B圖中搜索出不同的圖形速度快?
這兩個實驗分別被稱為「Stroop效應」和「特徵呈現\特徵不呈現效應」。
下面,我們來揭示,學霸的筆記與這兩個效應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多觀察一些學霸的筆記,會發現不僅字跡美觀、條理清晰;更重要的是:顏色多樣、圖形豐富。
有助於抓住重點
當第一眼看到這些筆記時,有色塊的內容會十分突出,而這些內容可能是老師課上強調的重點,或者是學習中易出現內容的問題。
這與「特徵呈現\特徵不呈現效應」是一致的。
就像上面的A圖和B圖一樣,當我們在眾多圓圈中,去尋找有線段的圓圈時,它就會自動突出出來。
而這個目標會自動化地吸引我們的注意,不需要思考,且搜索速度很快。
但當我們看B圖時,我們要搜索的沒有線段圓圈時,就會受其他項目幹擾,而且其他項目越多,幹擾越大,就會導致我們搜索速度變慢。
在考前複習時,由於需要複習的內容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學霸們往往會快速地瀏覽那些重點和易錯內容,這樣就會提高複習效率,增強記憶的準確性。
因此,通過這種方式記筆記,對於最後複習有極大益處。
有助於強化記憶
在「Stroop效應」中,我們會發現,直接說出色塊的顏色要更快。而當字體顏色與字所表示的顏色不一致時,速度就會變慢。
這是因為,我們在讀「字」時,受到「字」本身含義的影響,必須要花更長時間、更多注意,才能將「字」的含義與其本身的顏色區分開來。
因此,許多學霸在記筆記時,會使用色塊將重點內容標記出來。
當他們在複習時,看到內容本身的顏色與色塊顏色不一致,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字內容上,這樣就能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記筆記的建議
根據上面的實驗和分析,在指導孩子學習時,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原理,來更好地記筆記。
利用色塊。對於字數相對較多的內容,可以採用2-3種色塊,在書本或筆記上,進行突出顯示。
利用色彩。對於字數較少但很重要的詞語或短句,可以用2-3種顏色來記,使其與大段文字區別開來。
避免幹擾。同一頁筆記所使用的顏色,儘量不要超過3種,因為顏色過多,就會千萬幹擾,反而影響重點內容的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