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高三學子們踏入考場。而對於一部分獲得保送資格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提前拿到了大學的入場券。
歷年,保送清華、北大的學生尤其受到關注。近日,教育部陽光高考網公布了2020年清華、北大保送生擬錄取名單。今年兩所學校共有367位保送生,對比上一年增加了21人,其中,保送清華大學191人,保送北京大學176人。
今年,全國各高校擬錄取的保送生共2068名,相比去年減少了100餘人。清華北大保送生所佔的比重大約為18%。
近些年,高中生保送資格條件持續收縮,2020年「省級優秀學生」的保送資格被取消,到現在,保送生主要分為四類: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優秀學生、公安英烈子女以及退役運動員。其中前兩類是保送學生主體。
外語類保送是一個較為特殊的類別,除了達到優秀的標準之外,還有一個前提——你就讀的必須是經指定的16所具有推薦保送資格的外國語中學。
追溯外國語中學的創辦,1963-1964年,隨著外交關係、國際交流等增加,對英語和小語種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國家推動密集創辦了7所外國語學校,分別位於長春、武漢、天津、上海、南京、重慶(原為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後通稱為重慶外國語學校)和廣州。
2001年,教育部發布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13所外國語中學,除了上述7所之外,還增加了濟南、杭州、鄭州、太原、成都和深圳6座城市的外國語學校。
2007年,又有3所外國語學校加入保送資格行列,分別位於石家莊、廈門和南昌。至此,全國有推薦保送資格的外國語學校共16所。
其中,廣東省獨佔廣州和深圳兩席。而四大一線城市中,北京卻並沒有擁有推薦外語保送生的資格。這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北京的保送總人數,2020年保送清華北大的僅有10人。
憑藉外語保送人數最多的是鄭州外國語學校,河南省37個保送名額中,通過外語保送的佔了32席,此外,該校還有2名學生以「奧賽國家隊集訓學生」的名義保送。
鄭州外國語學校是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創建於1983年,如今,每年輸送大批外國語保送生已經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了教育部下發的《關於做好2020年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推薦限額最高的為濟南外國語學校,為160人,其次為南京外國語學校146人,鄭州外國語學校排在第三,共142人。除了清華北大之外,外語保送生常去的學校還包括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校,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知名語言類高校。
在鄭州外國語學校之外,今年外語類學生保送清華、北大較多的中學還包括南京外國語學校、武漢外國語學校和成都外國語學校,保送人數均超過了15人。
保送清北人數位列前五的外國語中學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
除了英語外,不少憑藉外語保送的學生學的是其他語種,包括德語、日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菲律賓語、蒙古語、俄語、朝鮮語等。上述《關於做好2020年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提出,向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所需非通用語種專業傾斜。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有關規定,外語類保送生入學後本科階段不得轉入非外語類專業。
很大程度上,外語人才保送是特定時期順應人才培養形勢的產物,但現在有觀點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開放,外語教學早已過了人才奇缺、教學水平低下的階段,各地的外國語中學、雙語學校、校外外語輔導機構層出不窮,外語人才尤其是曾經稀缺的小語種人才,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培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