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山東工作提出的總要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勠力同心擔當作為,八大發展戰略齊頭並進,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全面起勢,十強產業集群培育壯大,奮力蹚出高質量發展新路,繪就新時代山東發展藍圖。
毋庸諱言,數據是最有力的佐證。近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濟南開幕。大會報告指出,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好於預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025.8億元,同比下降0.2%,好於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升5.6個百分點。
成績鼓舞人心,形勢堅定信心。今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斐然的成績不僅是對上半年攻堅克難的肯定,也是對下半年再接再厲的啟迪。讀懂上半年「期中考卷」,才能更好地衝刺三季度、決勝下半年,在年終「新的大考」中取得更好成績。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戰略定力。越是急難險重,越考驗戰略定力。戰略定力源於對當前形勢的準確判斷和深刻把握,源於對發展目標的必勝信心和充足底氣,源於對困難挑戰的充分估計和及時應對。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峻考驗,山東始終保持著戰略定力,「三駕馬車」齊驅並進。大力度促進消費擴容回補,整合設立5億元居民消費獎勵資金,舉辦惠享山東消費促進季、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謀劃實施321個省重大項目、500個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200個「雙招雙引」重點籤約項目和兩批769個補短板強弱項項目。自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及時調整優化專項債券投向,加大醫療衛生重點項目支持力度,努力補齊公共衛生短板。且大力度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創新推出「魯貿貸」,通過「一國一策」加強二十國市場開拓。同時,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精準開展問題排查整改,資助貧困家庭學生16.3萬人,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3.66萬戶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得到解決,3.2萬人納入即時幫扶範圍。並啟動2020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面向全國引才,省財政給予每人兩年40萬元的資助。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芳林新葉催陳葉」的創新活力。堅持改革開放,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堅持改革開放,才能危中尋機,勇開新局。上半年,山東一攬子的改革開放舉措,為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意見及配套措施,「掌上辦」服務事項突破2000個,向各市和國家級功能區一次性下放省級行政權力。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推進「標準地」改革,全面推廣「畝產效益」評價,實施用能權市場化改革。推進高水平擴大開放,啟動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在全國首創向自貿試驗區、上合示範區「負面清單制」放權,「齊魯號」歐亞班列開行數量增長40.4%。為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山東省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辦法》共30條,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當前,山東多地正深耕社區網格化治理,施行一線兩網三級四型、「新媒體+雲治理」等多種模式創新。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發展動力。「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面對各種困難挑戰,山東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帶動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通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把全面從嚴的要求貫徹到各項具體工作中,貫徹到黨的建設各方面,貫徹到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全過程,確保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效發揮。進而抓緊抓實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淘汰落後動能,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同比下降12.9%;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技改投資增長7.9%;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新一代信息技術製造業、高端化工、高端裝備、現代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4%、2.4%、1.3%和7%。並啟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出臺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目前,全國首個智能化多功能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在煙臺正式開業迎客。近期還啟動了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創建工程,探索創新多元模式和成功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健康有序進行。下一步,還將打造泰山—沂蒙山生態文明命運共同體,推動兩個世界地質公園自然生態保護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共贏。
讀懂「期中考卷」,備戰「年終大考」,山東有信心有底氣有能力繼續取得優異成績。信心源於敢打必勝的鬥爭意志,底氣源於眾志成城的合力攻堅,能力源於狠抓落實的工作作風。只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勠力同心、團結奮鬥,就一定能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優異答卷。(文/郭雪營)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
閃電新聞記者 曹晗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