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法碩考試如何選擇老師?如何應對未出臺的《民法典》

2020-12-17 鑽研法學專注成長

我相信每一個決心考法碩(非法學)的人都對法律職業有一種近乎理想主義的情懷和想像。不論是美劇《波士頓法律》,還是韓劇《辯護人》,又或者中國律政劇《精英律師》都在法律人心中激起一圈一圈的漣漪,這種影響像水波一樣輻射到每一個夢想成為法律人,大法官的學生中去。

可是法律作為一個古老的人文社會科學,並不是像很多門外漢誤以為的那樣多背法條就可以了解的。法碩考試充其量只是未來法律人的入門訓練。只不過,這是一項殘酷的考試機制。誰又能說通過了就一定天生就是法律人呢?但它畢竟是通向法律人的大門。

法碩(非法學)的考生在入門階段一定會遇到很多疑惑。自己可能因為羅翔老師在B站的課程進而想學法律,可是考試和興趣是正相關嗎?如何檢驗自己是不是真的對法律學科充滿熱情呢?再如一些更具體的問題。2020年《民法典》還未出臺,9月份新的考試大綱會把民法制度的新變化列入《考試分析》嗎?機構這麼多老師如何進行選擇呢?老師的講義和作為官方教材的《考試分析》如何選擇和配合使用呢?接下來我想通過自己聽課和學習的經驗做一些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遲遲未出臺的《民法典》有什麼影響?

1、《民法典》 其實整體上是對我國民法體系的彙編整理,並在相關重要制度上進行修正以符合現代社會的變化,尤其是經濟關係的變化。新的《民法典》與舊知識體系即以《民法總則》和相關民事單行法(包括但不限於《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等)組成的民法體系之間的區別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大。在機構老師的講解下,我們完全可以在了解新規定的基礎上理解為何如此變化,即把握知識點的同時理解制度背後的原理設計。這樣,不論是舊的知識點還是《民法典》的新規定,我們都可以應對得遊刃有餘。

2、2021年考研的同學將是第一批面對《民法典》的中國未來的法律人,就這一點來說,我們應該以迎接挑戰的態度擁抱這一榮幸之事。這樣,我們沒有前攝知識點的幹擾,更容易以全新的姿態學習《民法典》的內容。因此,大可不必擔心《民法典》出臺對備考的影響。

二、如何選擇老師的課程

首先,能在培訓機構教書的老師都有能力講好法碩的考試科目。但是在屏幕外的我們對老師的評價不是單一的講課水平,老師的聲音、講義排版、甚至教學過程中透露出來的個人品性都會影響我們的選擇!所以我建議大家多嘗試聽幾個老師的課程,然後選擇一到兩個老師全程聽課。在這裡我推薦一些我感覺很好的老師

A、刑法:

1、于越老師:一絲不苟,細節很到位而且微博會有難點重點知識點的提示

2、車潤海老師:後期體系總結非常強大,刑法分則的拆解記憶很棒。

B、民法:

1、嶽業鵬:知識點講解細緻,後期對簡答題的答題方法的講解很棒——體系化答題拿高分。另外是老師案例分析題的梳理

2、周洪江:細節知識提示到位,並且擅長用舉例的方式提示考點。去年粉筆的講義編寫也不錯。

C、法理學

1、馬峰:毫不猶豫選擇峰哥呀

2、楊帆:主要講法考,原理講得很好

D、憲法學:聽馬峰老師的就夠了,別忘了還原他的口訣哦。記住知識比段子更重要!!!

E、法制史:龔成思+趙逸凡

(趙逸凡老師在喜馬拉雅的音頻多聽幾遍!!!)

相關焦點

  • 眾合法碩2021年考研民法新大綱全解析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考試大綱已於近日發布,由於今年疫情影響,今年法碩考試大綱發布稍晚,不過好在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大綱的發布終於給備考法碩的學子敲定後期複習的重要依據。相較於去年大綱來說,《民法典》的發布無疑對民法考點衝擊較大,因為大多數內容都是貼合《民法典》編纂來對原有制度進行一個系統完善。
  • 2021法碩考試大綱變動及複習策略該如何調整
    新發布的2021法碩考試大綱印證了《民法典》出臺後,備考法碩的考生們一直擔心的問題:民法部分的大綱會有較大變動。法理學和中國憲法學可以說只進行了「微調」(中國法制史在內容上基本未做調整),調整部分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法學與非法學不作區分):刑法法理學中國憲法學較以上四科,民法部分的大綱
  • 2021法碩考試分析解讀之收養條件的變動
    2021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告發布啦根據高等教育出版社消息,2021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在9月9日正式發布上市,9月10日大綱內容公布,本文整理2021法碩考試分析解讀之收養條件的變動。
  • 《民法典》的頒布對法碩考試大綱有啥影響?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民法典》的通過,會對我們的考生帶來哪些影響呢?雖然大綱還沒有公布,根據往年大綱的變動情況,不論是民法還是其他科目,整體的變化並不大。其中突出的變化是把有變動的法律加入到考試範圍。
  • 《民法典》對2021法碩大綱變動影響解讀
    2021全國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考試大綱於9月9日發布,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今年的考試大綱稍晚了一些,不過也終於給廣大學子敲定了後期複習的重要依據。對比去年的法律碩士考試大綱,由於今年民法典的頒布,新大綱的專業課部分尤其是民法內容變化較大,大多數內容都是貼合民法典的編纂對原有制度進行了系統完善。下面就民法部分內容的變化進行簡要分析並對大家後期的民法複習提出針對性引導。
  • 把握暑期黃金期,決戰2021法碩考研
    考試,特別是像法碩這樣的文科類的考試,學習的過程就是慢慢變枯燥的,因為你需要一遍遍反反覆覆過那些知識點,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全新的知識點和講解,而重複就是文科類考試備考的方法。 五、2021新課出來了,聽不聽以及如何聽? 目前,文運法碩2021年暑期集訓班已經進行了一半,無論面授班學員還是網絡班學員,已經拿到了最新的講義,網課也已經陸續上傳。
  • 2021考研新大綱深度解讀,針對法碩非法學大綱變化點如何備考
    2021 考研法碩非法學大綱整體變動情況整體來看,2021考研法律碩士大綱專業基礎課部分變動較大,主要體現在民法學部分,因民法法典頒布,民法學基本上每一章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增知識點和調整知識點,刑法部分除了兩個新增考點以外,基本知識對應原有知識體系及表述的修正
  • 2021年民法楊爍老師法碩帶背課程匯總及高清表情包!
    各位同學好:      民法楊爍老師最近在進行2021年衝刺背帶直播,目前已經進行了21天,帶背的書籍是爍哥編寫的《2021
  • 信貸業務《民法典》2021年生效實施,你的合同文本修改了嗎?
    》將於2021年生效實施,你的合同文本修改了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實施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將於2021年生效實施,你的合同文本修改了嗎?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實施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商業銀行等信貸機構應對《民法典》的實施,合同擬定和審查問題
    》將於2021年生效實施,你的合同文本修改了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實施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的出臺,「一典立、九法廢」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規定:結婚不是討債, 2021年開始彩禮不用給!《民法典》彩禮被取消!到在底保護誰?出軌怎麼懲罰?《民法典》的出臺,「一典立、九法廢」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都說,「一典立、九法廢」,《民法典》的出臺,意味著《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同時廢止。
  • 2021考研法碩考研新大綱可能變化分析
    2021法碩考試大綱預計於9月上旬公布,相較往年時間提前,備考的同學可以更早的根據大綱的變化進行有針對性調整。考試大綱主要列舉了考查的主要內容和題型、分值分布等。能夠幫助考生從整體上把握法碩考試的趨勢和方向,便於考生高效、積極備考。
  • 《民法典》如何保障老年人權益?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涵蓋了公民的生老病死,依法對全生命周期進行全方位保障,對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也具有重要意義,這標誌著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將產生深遠影響。
  • 《民法典》對業務擔保業務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民法典》的出臺背景及意義2、《民法典》的內容結構3、《民法典》對擔保業務的影響(綜述)二、
  • 《民法典》施行後,網絡平臺該如何應對投訴通知?
    作者 | 曹俊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稱《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就要正式開始施行了,關於「通知-刪除」的規則也在《民法典》[1]中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那麼,網絡平臺應如何應對投訴通知才能避免風險呢——筆者認為,在收到權利人的投訴通知時,網絡平臺應首先核實通知是否為有效通知,在確認有效的情況下,應按照《民法典》的規定履行平臺義務,否則將會承擔平臺責任,同時,網絡平臺對權利人的錯誤通知應勇於追責,合法捍衛自己的權益。
  • 《民法典》中保證合同應該注意的四點
    》將於2021年生效實施,你的合同文本修改了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中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實施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 對話頂級民法學家|邁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如何影響每個人?
    對話頂級民法學家|邁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如何影響每個人
  • 2019民法學:為民法典的出臺而衝刺
    ◇ 廣大民法學者為民法典的出臺進行著理論研究的最後衝刺。中國民法學的主體性意識,即問題導向意識、本土意識、實踐意識、時代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民法典編纂中得以提升。區塊鏈技術研究的興起,促使民法學界就智能合約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總體上而言,伴隨著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針對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人格權編草案、婚姻家庭編草案、繼承編草案進行二次審議,並就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人格權編草案、婚姻家庭編草案進行了第三次審議,學界就民法典編纂的研究仍然佔據了民法學理論研究的主流,廣大民法學者為民法典的出臺進行了理論研究的最後衝刺。
  • 《民法典》婚姻法編的出臺,會不會對我們離婚造成實質影響?
    《民法典》在2020年5月28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用這個標題,這篇文章內容就會很大。之所想寫這樣一篇文章,一方面我是專做家事糾紛的律師;另一方面今天下午在頭條看到一篇非法律人士談論這一話題文章。讀完之後,深感那篇文章有些「誤導」需要法律幫助的正在面臨家事糾紛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