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海洋:「科技興海」領跑者

2020-12-24 搜狐網

  在山東半島最東端,桑溝灣與愛蓮灣的懷抱中,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像一顆璀璨的明珠,煥發出神採熠熠的科技之光。

  2008年,為加快產業發展和適應市場競爭,在整合尋山集團有限公司涉海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公司成立後,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產業產品結構,轉變經營和發展方式,加強產學研合作,打造引智和創新平臺,大力開展海洋珍品育苗、養殖和海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開發,構建起鏈條完整的現代海洋農業技術與生產體系,使昔日的全國科技興海基地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整合資源 壯大企業實力

  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以促進產業發展和提高經濟效益為主線,以努力打造海洋漁業「矽谷」,發展海洋漁業高新技術產業為目標。在原有的產業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加大資源優化、整合、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開發力度,把企業建成了中國最大的海水育苗養殖大戶之一,形成了藻類、貝類兩大品種相結合的生態育苗、養殖格局。

  據了解,該公司在藻類育苗、養殖上,擁有年育苗總量15億株的藻類育苗場和1.6萬餘畝的藻類淺海養殖區,年產淡幹海帶2萬多噸、龍鬚菜1萬多噸;在貝類養殖上,擁有1.5萬多立方米水體的貝類育苗場和4000多畝的貝類淺海養殖區,可繁育出鮑、櫛孔扇貝、蝦夷扇貝、牡蠣、海參、真海鞘等各類海珍品種,年育苗能力達到5億粒(頭)。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形成了陸地與海上,海面與海底,「魚類-藻類-貝類-海參」間養、混養的全方位、立體化、多營養層次的生態養殖格局,大幅度提高了海域使用效率和海上產出率,且貝藻複合養殖對控制近海富營養化、保護生態環境產生了顯著作用。

  科技進步離不開人才支撐。正是因為重視人才,實施人才戰略,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在瞬息萬變的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目前,該公司擁有100多位科技人員,設立了院士工作站,並長期聘請了10多名專家從事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工作,形成了一個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研發團隊。公司先後被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確定為科研與教學實驗基地,被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確定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省級皺紋盤鮑兩種場和櫛孔扇貝良種場等。

  加大研發 提高創新水平

  2011年2月23日,在威海市科技大會上,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創建國家海產貝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而被表彰為貢獻突出企業,並獲得了100萬元的資金獎勵。

  據了解,該中心於2011年1月經科技部批准建設,旨在「創新、集成、產業化」方針指導下,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開展海產貝類種質、苗種、養殖、加工、設施等方面的關鍵工程技術創新,強化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中間環節,推動集成、配套、熟化的工程化技術成果輻射和轉化,培養一流的工程技術人才,建設一流的工程化實驗條件,形成我國海產貝類科研開發、技術創新平臺和產業化基地。

  「目前,我們已建立了擁有200多個皺紋盤鮑和351個櫛孔扇貝的全同胞家系種質庫,培育出皺紋盤鮑雜交新品種和蓬萊紅扇貝新品種,並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大面積推廣,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該公司總工程師卞永平說,以鮑為例,由於採用雜交改良技術,新品種養殖成活率由70%提高至95%,生長周期由3年縮短為2.5年。據了解,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培育的蓬萊紅櫛孔扇貝新品種,具有較強的抗逆性,有效地解決了上世紀末以來養殖櫛孔扇貝死亡率高的問題。

  此外,該中心以動植物生態功能互補貝藻養殖互利理論和養殖容量評估為依據,開展了鮑、櫛孔扇貝、刺參和海帶、江蘺等大型藻類混養模式研發,形成了「海帶/江蘺—櫛孔扇貝」、「海帶/江蘺—皺紋盤鮑」和「海帶/江蘺—鮑—刺參」等三種筏式複合生態養殖模式,建立了10000畝的生態養殖示範區。

  該中心組建以來,承擔各類技術研發計劃項目5項,其中「863」 計劃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重大項目1項,山東省科技發展專項項目1項。

  精深加工 延伸產業鏈條

  在鞏固發展海水養殖業的同時,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著眼於產業鏈條的延伸和資源利用率、產品附加值及經濟效益的提高,與高校和科研單位合作,大力開展海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努力打造良種繁育、生態養殖、精深加工、市場營銷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

  該公司著眼於海帶資源的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與科研單位合作,依託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實施,大力發展新型海藻化工產業。投資1.5億元,建起了國內首家以鮮海帶為原料生產褐藻膠、碘、甘露醇、巖藻多糖、海藻粉及海藻肥等產品的新型海藻化工及生物提取企業,年可加工鮮海帶10萬噸以上。而以鮮海帶為原料的精深加工及藻化工關鍵技術,徹底打破了傳統的以幹海帶為原料的海藻加工模式,不僅大幅度地節省了海帶晾曬、貯存等過程的生產成本,而且顯著地提高了海帶資源利用率、產品附加值和企業經濟效益,被業內專家稱為海藻化工上的重大技術創新。

  在即食系列食品加工方面,海帶脆片、即食鮑、海參、扇貝等系列休閒食品的開發,已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產品完全達到綠色食品標準,通過了QS認證。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威海長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未來的科技探索之路滿懷信心,並將繼續加大在魚、貝、藻等海洋高檔食品的研製,名牌產品創建和鮑多糖、海帶多糖、褐藻膠等藻化工產品的高效提取與應用方面的技術研發力度。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以工興海 為海洋工程創新搭建「青島舞臺」
    青島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韓彤彤)「做出一項科技成果需要科技工作者腳踏實地堅守多年。這個獎項是對青島科技工作者的一種鼓勵,說明我們的科研大環境是很好的。」今天,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華軍獲得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 建設海洋強國離不開海洋科技
    海洋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思想。他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大力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涵蓋牽涉的領域眾多,需要把氣候、環境、資源等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把近海和遠洋深海統籌起來考慮。
  • 華為錢包與興海物聯合作試點社區門禁卡
    (原標題:華為錢包與興海物聯合作試點社區門禁卡) 近日,華為錢包攜手興海物聯
  • 遼漁集團「安興海」輪完成首次南極磷蝦探捕任務
    遼漁集團「安興海」輪完成首次南極磷蝦探捕任務2010-04-19 09:5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大連日報        瀏覽量: 5057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去年12月,遼漁集團所屬「安興海」輪同上海水產集團某輪共赴南極
  • 寧海縣桃源街道興海路東18-1地塊寧海縣桃源街道興海路東18-1地塊
    寧海縣桃源街道興海路東18-1地塊寧海縣桃源街道興海路東18-1地塊
  • 海洋與科技「聯姻」 擦出行業新「火花」
    海洋與科技「聯姻」 擦出行業新「火花」2017-03-20 22: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尤其是在人口不斷增加,陸地資源開發近乎飽和的大環境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成為了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話題之一。為此,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在國家和省財政的支持下,啟動了一系列的科技興海項目,旨加快廣東海洋科技創新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當海洋與科技「聯姻」,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海洋與漁業》記者深入一線,採訪海洋領域的創新型企業相關負責人,挖掘出了亮點紛呈的創新產業。
  • 興海安裝鍺石汗蒸房靠譜廠家
    興海安裝鍺石汗蒸房靠譜廠家其研發、承建技術行業。安佳公司在韓式汗蒸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化運用了納米技術和多種原理,結合現代科技,研製成具有多種預防和療功能的「熙元道託瑪琳汗蒸能量坊」,解決了「環境」與「健康」這兩個21世紀人類關心的問題。被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評為「質量?信譽雙保障示範單位」。
  • 技術為底產品為基,TCL持續展現智慧科技「領跑者」加速度
    近日,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相關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大會於北京舉行,發布《2020年度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榜單》,並向優秀企業頒發相關證書。大國品牌TCL憑藉其制定的「Q/SY0001-2020《液晶電視接收機》」企業標準,榮獲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再次展現「懂你的大屏音畫巔峰」的全面實力。
  • 房地產行業數位化巨變前夜:華為和興海物聯攜手打造智慧社區,引爆...
    華為在數位化轉型領域是公認的獨佔鰲頭,興海物聯是地產行業內頭部的科技公司,兩者優勢互補,面向行業聯合推出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徵:①不求大而全,不求符合每個地產商各自的特質,聚焦解決每個社區基礎運行服務的核心痛點;②具備快速交付和規模化複製能力;③不同於純軟體輸出,提供端到端的全鏈解決方案,包括軟體、硬體、集成
  • 小沃科技,新文娛行業的創新領跑者
    小沃科技有限公司為中國聯通在線旗下子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成立。依託電信運營商資源優勢,聚焦移動網際網路新文娛領域,主要業務包括應用分發、計費融合、流量經營、遊戲運營、知識店鋪、線上廣告等,致力於成為新文娛行業的創新領跑者。
  • 科技創新結出碩果 格蘭仕電烤箱等入選五項2020企業標準「領跑者...
    12月19日,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重點發布了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並頒發企業標準「領跑者」相關證書。》等企業標準獲得了2020年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其中微波爐更是連續兩年入選。
  • 科技創新結出碩果 格蘭仕微波爐等入選五項2020企業標準「領跑者...
    【天極網家電頻道】12月19日,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重點發布了2020年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並頒發企業標準「領跑者」相關證書,格蘭仕憑藉QGAL05JS03C003-2020《微波爐》、Q/GAL17JS03C003-2020《電烤箱》、Q/GAL17JS03C003-2020《空氣淨化器》、Q/GAL05JS03C003
  • 合肥市興海苑小學教育集團東校少先隊第一次代表大會順利召開
    為推進少先隊工作改革創新,更好地服務少年兒童快樂生活、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明確新時期少先隊工作的總體要求、基本目標及主要任務,引導少年兒童聽黨話、跟黨走,合肥市興海苑小學教育集團東校召開了合肥市興海苑小學教育集團東校少先隊第一次代表大會
  • 建設海洋強國 助力復興偉業
    除此之外,人類可以利用海洋潮汐等動力資源發電;利用海底空間堆積和儲存核廢料;預測天氣和控制氣候的變化;發展海上交通等。全面開發利用海洋是人類發展的需要,也是為民造福之舉。為此,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製造業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重視海工裝備、海洋電力等新興產業發展突破,加快提升改造海洋漁業、船舶製造等傳統產業,創新發展海洋服務業、海洋休閒娛樂、涉海金融等新興業態。
  • 新春走基層丨藍思科技長沙榔梨基地見聞:領跑者的姿勢
    華聲在線訊(記者 蔣呂文)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有句名言:「做技術的帶頭人,做行業的領跑者。」 2月6日,正月初十,記者來到藍思科技長沙榔梨基地切身感受領跑者的姿勢。手錶外殼,是藍思科技自主研發的陶瓷新材料做成;手錶底殼上的無線充電材料,也是藍思科技自主研發。 藍思科技定位於全球重要元器件製造商。面板行業的開拓者與創新者。 2001年,藍思科技率先應用玻璃面板替代了傳統的有機玻璃,掀起了一場手機玻璃革命。
  • 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李華軍院士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從教30餘年,他守初心,擔使命,逐夢蔚藍、勇攀高峰,持續譜寫以工興海的華美樂章,曾獲山東省先進工作者、政府特殊津貼、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青島市勞動模範、山東省留學回國創業獎、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 省中醫院一論文入選「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
    江西省中醫院陳日新、康明非的一篇題為「腧穴熱敏化的臨床應用」的論文入選F5000的證書  中國江西網訊朱愛莉報導:近日,江西省中醫院陳日新、康明非的一篇題為「腧穴熱敏化的臨床應用」的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平臺
  •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這是海上清汙船向「汙染海域」噴灑消油劑  科技興海,未來有無限可能  ——海洋環保,環境治理向深層拓展之三  半月談記者 鄭瑋娜 黃筱 張建松 張旭東  科技的進步,讓海洋治理進入新階段:強化海洋生態監測,推進海洋生態修復,發展海洋經濟,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未來,科技興海有無限可能
  • 10名中國海洋大學學子獲第八屆赫崇本優秀學生獎學金
    10名中國海洋大學學子獲第八屆赫崇本優秀學生獎學金
  • 海洋黑科技亮相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
    昨天,2018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以下簡稱「青島海科展」)在位於藍谷的青島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本次展會以「科技經略海洋,創新實現夢想」為主題,將持續到14日。在今年的青島海科展上,遙感衛星技術、可燃冰探索、藍光存儲等海洋科技領域最尖端的科研成果齊亮相,向參展觀眾展示我國在海洋探測領域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