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從這一刻起,這個家裡只能講英文

2021-02-19 英語學習筆記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查你背誦、考你單詞的時候嗎?

韓劇《心裡的聲音》的第六集中,有這樣一段:

聽著耳熟?

「我們英語學不好都是因為媽媽」... 這句話可不是能隨便說的。媽媽聽到後決定:從這一刻起,這個家裡只能用英語。

從小有沒有被媽媽逼著學英語呢?家裡只講英語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嗎?

1. 英語恐懼

視頻中的媽媽讓一家人只講英文,如果講了韓文就要罰錢。這樣的獎懲制度中只有懲罰沒有獎勵,對學習者來說很難成為動力,反而更有可能產生挫敗感。

在「餃子」的英文非要是dumplings嗎?這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傳統英語教育中的「三宗罪」:過於機械被動、強調標準答案、不允許犯錯。之所以稱它們為三宗罪是因為它們讓我們喪失了學習語言的興趣,不僅學不好英語,並且對學習這件事產生恐懼。


更好的做法是,從興趣出發一步步引導,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可以有什麼樣的好處,以及做這件事情中會有什麼樣的困難、怎麼克服。並且設立可量化的目標和有效的激勵計劃,有跟蹤和公示,有反饋和總結。

2. 肢體語言很重要

視頻中一家人的英文都很差,在走投無路之際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有body language可以使用。在聊一聊該怎麼提高口語中我和大家分享:

在現實生活中,你沒有聽懂別人說什麼,沒有人會扣你分,你讓ta再說一遍即可,還聽不懂的話就讓他慢點說;你說話別人沒聽懂也不必急,我們可以利用手勢、表情和手機翻譯來輔助交流 。


除此之外,英文中還有一些「非文字非肢體」的語言——nonword communication sounds,即通過簡單的改變語調(intonation)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評論或者意見等。


3. 只講外語太難,退一步海闊天空

讀本科時我也有過「只講外語」的想法和實踐,也組織同學們一起配合。例如把每周的一天列為英語日,只需講英文——這一招從未成功過。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都懂中文,要麼是沒話說,要麼是用英語交流也多是中式英語,折騰了半天覺得沒勁就放棄了。

視頻中的一家人這樣練下去是不會有什麼進步的,因為沒有有效的輸入和反饋,這樣下去很有可能他們會創造出一種新語言出來...

我們學外語的目的是讓交流更方便而不是更複雜,跟中國人講話當然是用我們的母語最方便,跟家鄉人說話用方言更親切。硬逼著我們完全用另一種語言,對初學者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如果不是抗擊打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極強的話,這招很可能並不適合。



我們換個思路,不追求「只講外語」,而是「逐漸地增加使用外語的頻率」。這樣下來學習者的壓力會減少,嘗到了甜頭也有了興趣和信心。

例如,我們可以每天可以定一個話題,每個人要自己去找資料做功課,每天吃飯前輪流用英文發言5分鐘討論這個話題,說得太差的話不能吃飯(或者最差的那個去刷碗)。或者,我們可以要求在特定時段內,說話人在說完每一句話後都要把它翻譯成英語,可以尋求他人幫助,如果都不會的話就存疑,自己回頭查一查然後分享給大家。


這樣做的目的是養成「外語的學習和使用意識」,有了這個意識學英語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也可以利用網站和不懂中文的人交流,因為對方不懂你的母語,用英語成了一件必須、自然的事情。再次推薦Verbling,具體的使用請看試試用這個網站練口語吧。

4. 打造英語學習氛圍

視頻中媽媽的本意無非是讓家人學點英語,我想到了以下幾個小方法來增強家庭的學習氛圍。

把手機、電視、電腦全都設成英文語言,一開始你會不喜歡覺得很難,也會有人說你裝逼,堅持一段時間後你就習慣了 -- 要相信人的適應能力。這樣的話無形的就學了一些英文,例如我電腦上的鍵盤設置界面,這裡就學到了快捷鍵(shortcuts),表情符號(emoji)。隨口把這段話讀一讀就練習了閱讀和發音。


在從「香菜」說起,聊聊英語學習這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了要注意生活中的英文,逛超市、吃火鍋和叫外賣的時候都可以順便學點英文。以「用英文」為學習導向,學習就不枯燥了。例如你吃麥樂雞塊(McNuggets)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它的醬汁?甜酸醬怎麼說?不會說就不給你吃這個醬...

sweet 'n sour中兩個ee念i:,這就是自然拼讀的內容。這三個詞之間還有弱讀連讀的現象:t聽起來像d,and弱讀成了'n, 兩者還能連起來讀,把它念的自然清楚還是需要些聯繫的。


看到一輛車就去查一查它的英文是什麼,看了一部電影/書就去了解一下它的英文名字是什麼,例如享譽中外的《臥虎藏龍》是 Crouching Dragon and Hidden Tiger,《霸王別姬》是 Farewell My Concubine,《釜山行》《名偵探柯南》《七龍珠》的英文怎麼說?


利用便利貼把家裡打造成英語學習教材。視頻中爸爸在想「水壺怎麼說」,他就可以回頭查一查,把水壺的英文表達寫在便利貼上,貼在水壺上,最好是在下面寫一個句子,例如I'd like some water. 多看幾次就學會這個表達了。

或者,家裡弄一個白板,把自己不會表達的話寫在上面,可能哪一天就能找到答案了呢。大家一起做這件事情的話,就能互相學習了。


最後想和大家說的是我們要科學地學習,多想想為什麼要這麼做,還可以怎麼做,而不是非要頭懸梁錐刺股才行。學英文,要有持續的輸入,合適的反饋才行,不要病急亂投醫。

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做好 -- 你的英文可能不好,但是要有提高自己的想法和行動,這樣才能帶動你身邊的人去學。你想讓你的孩子去主動學習,你也要主動去學習,你相信ta可以學會一切東西,也要相信你一定也可以。


你還可以讀:

試試用這個網站練口語吧

為什麼你學不好英文?

相關焦點

  • 給寶寶讀原版英文繪本是否應一定要講英文
    原標題:給寶寶讀原版英文繪本是否應一定要講英文  在昨天的《走開,大綠怪!》英文繪本互動後,有幾位媽媽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講英文繪本是不是一直讀英文還是用中文解釋?講中文會不會影響其英文思維?」
  • 這個女孩對媽媽說,也許分開會更好....
    活潑開朗,這是沈超群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她喜歡繪聲繪色地形容一件事,說到動情處,會不自然地流露出內心的小激動。 可我們沒想到的是,沈超群的爸爸酗酒,這些年得了酒精肝、肝硬化,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只能守著樓下租來的小店,卻連自己也養不活。
  • 對媽媽說的話
    家裡的大事小情我鞭長莫及,您也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而我,也只能從您隻言片語中揣測家中是否有事情發生。 但是我不後悔,從警已兩年,從穿上這身藏藍色的警服開始,就意味著肩上有了責任與擔當。您和爸爸常說我,自己還是個孩子,上了車就要當一千多號旅客的大家長了,作為一名「大家長」,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一名讓祖國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警察,我相信,這也是您最大的心願。
  • 那一刻我長大了作文600字(精選四篇)
    我立刻縮進被窩,閉上眼睛不敢睜開眼,心想,有什麼好怕的,媽媽不是說過,什麼都不要怕嗎,對,把燈打開,我開燈一看,屋裡什麼也沒有,這不是自己嚇自己嗎?  一分鐘,兩分鐘,咚咚咚,好像有人敲門,我緊張了起來。「元一,快開門」是媽媽的聲音!我緊張的心一下放鬆了。我給媽媽開了門,媽媽摸著我的頭,問我一個人怕嗎?我得意地對媽媽說開始害怕,後來不怕了。媽媽露出笑臉說我女兒長大了。
  • 開心一刻:老媽買了一包水果糖回來,告訴倆孫子一次只能吃一塊
    你準備好聽我講給你的故事了嗎?我老婆是家裡的獨生女,家裡條件也好,備受寵愛的,我們結婚以後住在我嶽父母家裡,原本我有準備婚房,雖然不是什麼好房子,但是兩室一廳,我覺得也挺溫馨的。我嶽父母來看過後,直接說「這麼小的地方是人住的嗎?我們家姑娘可不能住在這種地方」。當時就說的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最後在她們一家的堅持之下,住到了嶽父母家裡。
  • 從沒教英文,3歲寶寶竟然能用英文跟老外交流!只因媽媽小舉動
    ……這是一個3歲的小女孩跟一個老外在廣州某麥當勞的交流,引無數家長側目。有家長好奇地問孩子在學英語嗎?小女孩的媽媽說沒有。有家長又問父母是說英語的嗎?小女孩的媽媽說父母懂的英語很少。到後面,這個媽媽說因為知道英語重要,所以寶寶還未懂說話前就經常播放英文歌,稍大時給寶寶看純英文動畫片,父母從沒解說,也聽不懂,沒想到寶寶自己聽懂了而且還看得津津有味,平時偶爾會蹦出幾句英文,現在在街上遇到老外,基本上能做簡單的交流。從小讓小寶寶接觸純英文的效果真的那麼好嗎?
  • 這個二傳不一般!丁霞給玩偶講故事餵草莓並徵名,惠若琪回復英文
    不過丁霞不可能閒下來,她家裡最近添丁了,丁霞在線向網友徵名,並得到了前女排隊長惠若琪的回覆。丁霞在今晚突然更新社交媒體,向大家介紹她家裡新添的「人口」,並表明這是一個小妹妹。只是還沒想好叫什麼。這就是讓丁霞突然出現的那位正主,一隻紫色的兔子,還是玩偶兔子。不過它頭頂的蝴蝶結還挺漂亮,顏值絕對在線。難得獲得休息時間的丁霞抱著玩偶給它講故事。
  • 奪金一刻申雪媽媽暈在沙發 稱女婿功勞最大
    幾小時後,這枚獨缺的冬奧會金牌落入申趙囊中。「雖然奪冠只是幾分鐘的比賽,但我們全家卻等了近20年!」申傑說。鳩佔鵲巢客人多過親人雖然申雪/趙宏博的比賽中午才開始,早上8點,10多個親屬已守在電視機旁。全家人的衣服甚至襪子都是統一的紅色,「為了這次比賽統一買的,圖個吉利!」
  • 【學生佳作】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姜清楊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兩峪鄉中心中學 八年級 姜清楊 已是初中生的我們,多多少少也會經歷一些難忘的時刻。但是,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那一刻的味道,至今還是甜甜蜜蜜的。記得那是去年夏季的一個周五,下午最後一節課。這一周老天爺總是愛下雨。叮鈴鈴——叮鈴鈴——「這麼快就下課了?」
  • 輕鬆一刻:某男生隨便給別人起外號,總不能別人像啥就叫啥吧?
    輕鬆一刻,給你的腦袋放個假:某男生給同班某友生取外號,叫胖豬,女生向老師哭訴,老師答應對該男生批評,第二天教師在班上講:「某男生太沒禮貌,隨便給別人起外號,總不能別人象啥就叫啥吧?」我………輕鬆一刻,給你的腦袋放個假:我哥讀一年級時,考了全班第一。開家長會時,老媽被班主任請上講臺講話。老媽口沫橫飛大談教育方法,足足講了半小時,可威風了。後來,我讀一年級了,還是那個班主任,老媽打死不肯去開家長會了。她說 :上次牛吹大了。
  • 7歲的她能即興講英文故事,怎麼做到的?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觀察、想像、創造等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也鍛鍊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對於今年7歲的於子喬來說,她不僅英語說得很棒,還可以即興講英文故事。那麼,子喬是如何建立英語思維,媽媽又有哪些教育秘籍呢?
  • 古力娜扎講英文被全網吐槽,看清中文音譯的小抄,真是難為她了
    古力娜扎講英文被全網吐槽,看清中文音譯的小抄,真是難為她了 近日,古力娜扎作為開獎嘉賓出席了韓國MAMA盛典,這次她打扮得很漂亮,穿了一件一字肩銀色長裙,臉上也化著精緻的妝容,可以說是豔壓全場,幾乎所有的男生都迷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媽媽說小孩不能吃零食,反被識破
    而最近有一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媽媽說小孩不能吃零食,反被識破。我們來看一下具體情況。萌娃手中拿著一袋零食,用奶音跟媽媽說想吃,媽媽指著零食袋上的字說「小孩不能吃」,沒想到萌娃認識這幾個字,指著這幾個字說「旺旺小小酥」。
  • 退休英語老師突發偏癱中風 失語後再開口只能講英文
    退休英語老師突發偏癱中風 失語後再開口只能講英文 2015-01-27 08:12:32當查房醫生改用英文與他對話時,出現神奇的一幕:他竟然改口狂飆英文 ,無論問他姓名還是年齡,他都能用英語正確表達出來。這是近日發生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的稀奇事。  中風醒來說不出中文  楊老師卻可用英文對話  65歲的楊先生家住江岸區,是一位退了休的中學英語老師。
  • 輔導作業的那一刻,都成了後媽!」
    一個孩子的情商來源於媽媽的穩定程度,你能不能夠成為一個穩定的媽媽,還是一顆定時炸彈,很多媽媽是家裡的。這個家裡面最危險的人是媽媽,所以孩子會分大概80%的精力在應付父母的情緒,孩子寫不出作業來,你覺得父母應該怎麼做?還在寫作業。很多媽媽說一輔導他寫作業,我的火就不打一處來,對嗎?受不了,大家不都這樣嗎?這只是因為你小時候遭受過這樣的經歷,這個狀況叫做投射,什麼叫投射呢?
  • 孩子會講英文就高人一等?
    在香港,很多家長經常跟子女講英文,甚至有的寶寶一出生便已迫不及待地只講英文,一句廣東話也不講,務求令英語成為孩子的母語,增強他們入學面試的勝算,令他們在競爭激烈的求學生涯裡可以贏在起跑線。 事實上,如果家長只用外語與子女溝通而放棄自己的母語,這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 以《那一刻,我淚流滿面》為題作文
    那一刻,我淚流滿面(這是悟空問答上的題目,臨時寫的)孩子剛出生,我就因重病躺進了醫院,我和妻子的家都遠離我們,我不得不讓農村的老母親來幫忙,那一刻,我深感自己生命的脆弱,也深感愧對剛出生的孩子和剛生完孩子的妻子
  • 媽媽沒幫忙,6歲女孩輕鬆實現英語自主閱讀,背後是這個因素在起作用
    ▼即使背對這電腦,雪兒也能完整複述闖關句子。今天,我們就來分享蘇雪兒的故事。去年9月開學後,幼兒園的家長們開始討論孩子的英語啟蒙。這時,雪兒媽媽才重視起來。她帶著雪兒到南寧一些線下機構試學,但高昂的學費和繁重的接送,讓她始終沒有下定決心。想來想去,媽媽決定自己教孩子。在網上下載了一大堆APP,買回一堆繪本,但孩子學了就忘,始終提不起興趣。
  • 那一刻我長大了作文(精選10篇)
    那一刻,我忽然發現自己是幸福的,媽媽的話猶如一抹陽光照進我的心田。我多麼想對媽媽說一句:「媽媽,放心吧!我長大了,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那一刻我長大了作文3  有很多人認為,成長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卻認為,成長有時只在一剎那。
  • 13歲華裔少年控父家暴 父迷茫:兒子說英文 不知和警察講了什麼
    13歲華裔少年控父家暴 父迷茫:兒子說英文 不知和警察講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