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7月21日訊 (青瑩)關於子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華大基因(300676.SZ)7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說明。
公告表示:「對於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的決定,我們表示不解和遺憾。『實體清單』中提到的新疆絲路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1月,至今沒有開展實際業務。另一家提到的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
華大基因重申:「華大集團恪守商業倫理,嚴格遵守國際商業慣例及法律法規,在全球範圍內合規開展業務經營,致力於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公眾健康做出積極貢獻。我們將儘快就此事與各方積極溝通,以確保獲得公平、公正的對待。我們有信心最大限度地保護客戶、合作夥伴、投資人以及員工的利益。」
資料顯示,華大基因是一家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的公司,致力於精準醫學服務,抑制重大疾病對人類的危害。公司恪守商業倫理,嚴格遵守國際商業慣例及法律法規,在全球範圍內合規開展業務,致力於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公眾健康做出積極貢獻。
北京六合的主營業務為面向科研的一代測序服務,此次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溝通核實。根據美國《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英文簡稱「EAR」)的規定,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採購受EAR 管制的物項,需要出售方事先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出口許可證。
北京六合 2019 年度實現的淨利潤不超過上市公司同期淨利潤的 1%。後續華大基因將進一步分析和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並將積極與美國商務部及相關部門溝通,做好各項應對工作,盡最大努力消除不利影響。
在說明公告裡華大基因特別強調:「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國際市場不確定不可控因素增加。公司產品及服務覆蓋全球超過 100 個國家和地區,國際業務經營可能面臨所在國家地區貿易保護風險,對公司業務的潛在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新冠疫情」)全球性蔓延擴散,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疫情列為全球範圍內的「大流行病」,本次疫情對各國公共衛生事業形成了嚴峻挑戰,對國內外宏觀經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公司相關業務難免會受到宏觀經濟的整體影響,對未來經營業務造成潛在的不確定性風險。」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7月21日華大基因股價微跌1.7%,收盤價162.2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