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杭州餘杭大劇院周年慶演出季自亮相以來,各種音樂劇、話劇佳作令人目不暇接。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餘杭大劇院將一連迎來四部大IP、大製作。11月27日-28日,張靜初領銜主演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12月4日-5日,賈凡、劉陽、周可人主演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12月11日-12日,東野圭吾懸疑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2021年1月15日-16日,音樂劇《春之覺醒》,都將一一和大家見面。
張靜初300次翻滾成就舞臺上「被嫌棄的松子」
11月27日-28日,由張靜初銜領主演的明星版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將登陸杭州餘杭大劇院,杭州觀眾將見證中國版《松子》的初次亮相,這部作品由導演趙淼、文學策劃蔣方舟銜領的金牌團隊傾力打造,經過12個月的籌備,6個月的排練,16位演員將演繹超過40個角色與超過24個場景。
松子的一生美麗而哀傷,她一生都在追尋愛,卻次次落得遍體鱗傷、狼狽不堪。她在塵埃裡獨自掙扎的「醜陋」樣子,反而是閃著以愛為名的光芒。為了呈現水面之下松子不易被了解的那個世界,編劇唐夏娃適當地縮減篇幅,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對松子生命有過重要影響的人物關係和事件,把松子一生的真相逐層揭開。導演趙淼則在編排時有意添加了大量的舞蹈與肢體動作,來表現松子天真爛漫的異想世界,以此調和觀眾觀感與演員情感上的共鳴。除了大量舞蹈動作,觀眾還會看到類似現代舞或默劇的表演來表現人物內在心理、絢麗多彩的舞臺設計展現松子令人嘆息又無比絢爛的一生。
由於電影版與原著都廣為人知,主演張靜初坦言雖然非常心儀這個角色,但也曾擔心劇本基調會不會過於沉重,但在看完粗拍之後再沒有了這樣的擔心。從視覺、節奏、舞蹈,舞臺劇豐富的元素足以給人帶來「一種詩意的陶醉」,並且在情感的交代上呈現了更多的層次,正因此,舞臺劇更加接近原著,這個版本的松子也更打動人。
最初接到舞臺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演出邀約,張靜初其實經歷了一段很「矛盾」的心理過程。張靜初認為相比起舞臺劇,拍電影比較簡單,演員只要好好地爆發一條,便永遠留在作品裡了,舞臺劇則挑戰巨大。排練時張靜初曾暗自計算過,整部戲她要在臺上被對手摔打30餘次,在地上翻滾次數多達300餘次,已經被她譽為自己職業生涯中面對的最大一次挑戰。
音樂劇演員賈凡、劉陽、周可人主演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講述天才音樂家拉赫瑪尼諾夫「失落的3年時光」!
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通過天才音樂家的經典曲目講述其真實人生,以現場鋼琴獨奏和弦樂六重奏完美呈現拉氏美妙旋律,通過古典樂與音樂劇的藝術交融,走進天才音樂家的內心世界,為古典樂迷與音樂劇迷帶去絕佳的視聽享受。
當古典樂遇上音樂劇,會碰撞出怎樣的舞臺驚喜?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延續「小而美」的精緻路線,以獨特的古典質感和偶像氣質呈現了一部「閉上眼睛欣賞,也能值回票價」的音樂劇。
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首演於2018年11月,以「零差評」口碑引發熱議,觀眾紛紛盛讚其「為觀眾打開了一扇古典音樂的窗」「下半年遇到最美的故事」「感謝拉赫與達利以人心的美麗治癒人心」……更有多位觀眾表示該劇是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最佳中文版音樂劇」。
2020年12月4日-5日,《拉赫瑪尼諾夫》重磅卡司陣容——音樂劇演員賈凡、劉陽、周可人,將在舞臺上以雋永不息的優美旋律和動人情感,為期盼已久的觀眾們帶來今冬最動人的劇場記憶。
東野圭吾本格推理極致之作:《迴廊亭殺人事件》
《解憂雜貨店》、《嫌疑犯X的獻身》、《白夜行》,銀幕大電影、熱門網絡劇、舞臺音樂劇,近幾年東野圭吾的改編作品,可謂是精彩連連,「東野圭吾」這個名字承載的意義十分豐富。
1991年出版的《迴廊亭殺人事件》是東野圭吾的中期作品,被稱作其「痛苦的轉型之作」。此時東野不再著重於華麗精彩的詭計和謎團,而是有意識地去走進人物的「犯罪動機」;整個故事不再是單一簡單的模式,而是多線貫穿。集雙重複仇、密室、愛情於一體,以兇殺案為起點牽引出另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總而言之,如果你想看東野圭吾,想看具有詭異風格的本格推理,《迴廊亭殺人事件》絕對是在他的眾多作品中獨樹一幟、不容錯過的一部!
《迴廊亭殺人事件》不但是東野圭吾數少見的回歸古典本格的作品,更是150多部書裡,唯一以女性為主視角敘述的故事。也正是因為選取了更為細膩的敘事手法,以及龐大且錯綜複雜的家族設定,問世十年一直被推理迷奉為東野最不尋常的經典。
故事從一封遺囑開始。企業家一原高顯逝世,為家族留下了巨額財產。當整個家族的人都來到迴廊亭旅館等待遺囑宣布時,一名老婦帶著當年那場命案的真相混入這個家族,使得等待發財的繼承人們在財富、欲望、鬥爭中一個個離奇死去。隨著真相逐漸浮出水面,人們看到了一個叫桐生枝梨子的年輕女孩的悲憫命運——她曾享受過短暫的幸福,然而等待著她的卻是充滿了仇恨與絕望的漫漫長夜......
改編東野圭吾的作品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主創們在劇本編寫階段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把近10萬字的文本拆分排列,寫出了34場戲、5萬字的戲劇文本。導演趙淼還帶領演員們特意赴日體驗生活,讓他們觀察日本來來往往的行人、看餐館裡的日本人怎樣吃飯。趙淼給演員們制定了一個表演原則——「能做就不說」,因此在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抽象的表演動作及象徵手法,重複不斷地拷問著人性與情感。
舞臺劇《迴廊亭殺人事件》將這個經典的故事完整重現在舞臺之上,完全尊重還原東野圭吾原著中的人物和情節設定。原著中令人窒息的恐怖情節、殘酷的命運鋪設、人物複雜艱深的衝突,以及作者對生命的悲憫和關照,都在極具「日式美感」、節制且冷靜的舞臺調度中,一一為觀眾還原。
許多看完劇的原著黨都表示:「評分8分名不虛傳!不得不承認,劇比書還好看!」
音樂劇《春之覺醒》:帶來穿越一個世紀的觸動
一部經典作品總會吸引來眾多演繹,多次嘗試後,力爭找到最優的呈現。《春之覺醒》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這部誕生在128年前德國的劇作,曾在2007年一舉拿下舞臺戲劇最高獎——託尼獎的8項大獎,它還獲得了4項紐約劇評人獎、格萊美大獎。
以男主角的身份主演音樂劇《春之覺醒》的鄭藝彬有著強烈的表達欲,「你懂那種感覺嗎?你知道很多秘密,一直憋著,直到有一天,有人給了你一個麥克風:現在,可以把你知道的真相告訴大家了。我演《春之覺醒》就是這種感覺。」
這部讓鄭藝彬如痴如醉的音樂劇,發生在十九世紀極度保守的德國:青春期的女孩們逐漸發現身體和心靈的成長,渴望尋找答案;男孩們在學校接受著古板的教育,試圖向書本與權威發起挑戰……這群年輕的生命,帶著迷茫找尋方向,卻在與現實的碰撞中遍體鱗傷。
「原作距離我們一個多世紀,但劇中反映的問題,在2020年的當下,在我們的身邊依然存在。」鄭藝彬說,故事末尾,男主角Melchior獨自站在聚光燈下,他的摯友、他喜歡的女孩都離他而去,這一切都是當時的社會和教育環境釀成的悲劇。
2021年1月15日-16日,《春之覺醒》將在杭州餘杭大劇院連演2場,表達屬於青年人的溫度與熱愛,帶來穿越世紀的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