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今,家長的陪讀戰線已經從小學、中學,拉長到了高中。為了拉近孩子生活與學習的距離,陪讀現象成就了校園周邊的房子。
提前下手,一房難求,差不多就是每屆陪讀家長的寫照。
鐵人中學後身的「陪讀大院」,在迎來送往中即將結束它的陪讀使命,與最後一批「陪讀生」揮手告別。而新校址旁的「陪讀圈」已經在預熱,不管是陪讀房還是商業街,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學生忙碌著……
這個大院住的都是陪讀家庭
學校「後院」的陪讀房
在大慶,說起陪讀,讓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鐵人中學「後身」的那些陪讀房。
因為與學校僅隔著一道牆,且有一個小門連接著家校間的距離,所以,這裡可謂距離課堂最近的陪讀房。住在這裡,家長不用接送孩子,每天只要按時將飯菜做好,透過窗戶就能看到孩子從校門走出來。
孩子吃完飯,家長只要站在門口,就能看著孩子走入校門,不用擔心交通安全等問題。
但如此便利的陪讀房,也就那麼數十戶,所以就算眾多家長即便盯住了,也不見得能等到空房間住進來。
陪在這裡的家長,多數都是全職的「陪讀媽媽」,就算原本她們是公司的白領、單位的業務骨幹,但為了孩子,也都紛紛放下工作,每天的生活重心從工作變成了買菜、做飯、洗衣……
從清晨準備早餐開始,一直到孩子下了晚自習回到家,陪讀家長們日復一日地做好後勤保障,所有的話題都圍繞著孩子。一批批畢業生從這裡走出去,又有一批批新生住進來。自2017年有鐵人中學即將建新校址的消息傳來,住在這裡的陪讀家長就格外關注。
他們的孩子能否在這裡住到畢業?如果中途學校就搬進了新校址,他們是否需要提前去選陪讀房?
小區與鐵人中學新址一牆之隔,房子紛紛出租,賺取陪讀家長的錢
早已「過期」的通告
學校搬遷,陪讀生活隨之調整,作為家長,要打提前量,穩妥安排好陪讀房,確實該早下手。
9月10日9時許,記者來到鐵人中學。校門前,交通秩序井然。正是上課時間,校園內,一如既往地安靜。轉過校園外牆,記者來到它後身的那片陪讀房。
進入敞著門的院子,在門口左側的一扇門旁,有一塊金屬牌子上寫著「大慶鐵人中學車隊」。院子裡的房子呈「匚」形排列。
不遠處的「殭屍車」,早在幾年前就停在這裡。最近連續降雨,院子中心位置地勢較低,積水隨著微風蕩漾著水波。幾戶居民家窗戶前的晾曬杆上,掛著鐵人中學學生的校服。
在走廊一側的「筒子房」門口,記者看到一則「通告」。通告中說,將對此處所有房屋進行封閉管理,不再以任何方式對外出租,所有業戶必須於2020年7月20日前搬走,屆時,將進行停水、停電、停暖、圍擋等措施進行管理。
在走廊內,記者看到雜物都已清理乾淨,除了清掃工具,再無其他物品。通過幾戶敞開著的門,記者看到室內的格局也呈筒子狀,窗戶與門正對著。有些開著門的人家,偶爾傳出來低聲說話或者用水洗東西的聲響。
鐵人中學新校址周邊小區成了新的「陪讀圈」
消息「未到」家長早準備
整個院子顯得很安靜,多數房門緊閉著。偶爾,走廊一側的「筒子房」裡,有人出來扔垃圾。
記者問起「租房」的事兒,一位住戶驚詫地表示:「你現在來租房?說不準哪天就得搬走了。」溝通中,這位住戶告訴記者,雖然總有消息說學校要搬,但對於搬遷的具體時間,到現在為止,學校也沒有正式通知。所以,大家都是做好了準備,等著「官宣」。
9時30分許,院子裡有了動靜,3位女士拎著大包小包從院外回來,手上拿著生活用品、蔬菜、水果等,邊走邊聊著前一晚孩子的學習情況。隨後,走向各自的家門,收回窗前晾曬的衣服,拿起門口的笤帚,將門口掃乾淨……
近10時許,院裡走動的人多了起來,之前鎖著的門也逐一打開,有說話的聲音,洗菜的聲音,手機鈴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演奏著大院裡別樣的陪讀樂曲。
隨著學校的遷址,這所大院將結束它多年的「陪讀」使命。
隨後,記者來到鐵人中學新址。施工車輛停在一邊,有工人正在忙碌著。途經的行人,時不時駐足往裡張望著。
一位陪著孩子在附近玩耍的家長表示,學校還沒搬過來,旁邊小區裡出租房子的廣告已經鋪天蓋地了。
3位陪讀家長買菜回來
「陪讀圈」已經開始預熱
走訪中記者發現,為了迎接鐵人中學的到來,提早做準備的除了一牆之隔的銀億小區陪讀房,還有它身後商業街上的輔導機構、自習室、書店及待租商鋪。
記者剛一進小區,幾名陪著孩子在門口玩的中年女性問記者是不是來租房子的,其中一位女士稱,她父母在這裡有一套房子,一直空著,打算租給陪讀家長。因為陪讀,入住的也就是家長和學生,平時也知道照顧房子,所以,她願意把房子租給陪讀家長。
溝通中記者得知,雖然在一個小區,但租金也有差異,靠學校近的一側,價格會稍微高一些,且出租的數量也多。隨後,記者通過走訪也證實了這一點,窗戶上的「出租」字樣,幾乎成了小區一景。只要有人在樓下徘徊時間長一些,就會有經過的人問「來租房子?」「陪讀?」
在小區門口的商業街兩邊,開著多個自習室、書店、輔導機構,多家商服前拉著醒目的「出租」條幅。一位「一帶二」商服房主告訴記者,近兩個月間,來看房的人很多,有時一天有兩三夥,多數都是要租房子開輔導班的。
「學校馬上就要搬過來了,想開班,肯定得提前做準備。你等學生都來了,別說房子沒有了,就是學生也都提前找好輔導班了,還去哪裡找生源?」房主說。
正說著,房主接到電話,對方詢問租金是否能再低一些。不遠處,掛著紅綢布的店面前,有人正在擦玻璃;對面的樓前,有工人在給樓體做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