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指出要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教師深入理解學科特點、知識結構、思想方法,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上好每一堂課。為切實落實意見精神,市中區教研室組織學考學科 「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聚焦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開展深度教研,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學科教學向學科育人的轉化。
12月10日,濟南高新區科航路學校道德與法治學科燕永芹老師和黃寶聰老師積極報名參與了此次「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積極觀課,認真學習,所獲匪淺。
第一階段 課堂教學展示
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展示活動地點在經緯學校,活動流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課堂教學展示、授課教師教學反思和專家點評。
第一階段的課堂教學展示環節由經緯學校路璐老師和泉海學校趙慶臻老師主講,就九年級下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開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展示。兩位老師課堂教學設計完整豐富,教態自然大方,帶著學生們充分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
第二階段 教師教學反思
課堂展示環節結束後,兩位授課老師分別就自己的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路和反思過程向在座的教師和專家進行了詳細地闡釋。首先,路璐老師以《慢慢來》為主題講述了此次備課和展示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多種教學資源的獲取渠道。趙慶臻老師以新教師身份向在座的老師們分享了學習和成長的過程,既離不開自己的努力,更離不開同仁的幫助。
從這兩位老師的身上,同樣作為青年教師的燕永芹老師和黃寶聰老師都更深入的理解「向下紮根,向上生長」!
第三階段 專家點評
在專家點評環節,由濟南市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左霞老師進行了總結點評。她指出,本節課主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但對於整個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師團體來說,也應該構建共同體。
這兩節課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採用了時政播報,並將其與本節課內容聯繫聯結,讓時政為教學服務是值得借鑑的。這一課的內容多,理論性很強,離日常生活比較遠,那么九年級下冊的內容如何在短時間內高效落實?無論如何處理教材和課堂,都要先做到深研教材,精研教材,這是前提。本課的兩個框題是具有內在聯繫的,只有把教材內在邏輯架構捋順了,才能更好的突破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兩節課各有千秋,希望與會教師能深入學習,為我所用。
左老師還指出學考的一個變化,即學考既要看到學生的結論,也要看到學生的分析過程,即知識與材料的融合,我們要實現知識、能力和價值的統一,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在學生分析的過程中生成知識,再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通訊員:黃寶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