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9 06:26:00 作者: 王紅軍 來源: 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李德倫 全國指揮比賽 藝術單項比賽
[提要] 6月23日,由文化部主辦、省文化廳等承辦的第一屆李德倫全國指揮比賽在青島落幕。本次比賽是「十藝節」專業藝術單項比賽展演系列活動的第一項賽事,來自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的焦陽和辛辛那提大學的景煥分別贏得第二和第三名,第一名空缺。
□記者 王紅軍 報導
本報青島訊 6月23日,由文化部主辦、省文化廳等承辦的第一屆李德倫全國指揮比賽在青島落幕。本次比賽是「十藝節」專業藝術單項比賽展演系列活動的第一項賽事,來自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的焦陽和辛辛那提大學的景煥分別贏得第二和第三名,第一名空缺。
本屆比賽自今年2月啟動以來,共有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以及海外的68位中國籍選手報名參賽,其中男選手46名,女選手22名,平均年齡26歲。比賽分預選、現場比賽兩個階段進行。6月18日至22日,參賽選手經過初賽、複賽和決賽三輪角逐,評出3個名次獎項。
此次比賽成立了重量級的評審委員會。比賽由著名音樂家吳祖強和著名指揮家黃飛立擔任藝術顧問,由俄羅斯著名指揮大師格納迪·羅日傑斯特文斯基擔任評委會主席,評委包括李心草、張國勇、鄭小瑛、俞峰、譚利華等多位著名指揮家。
對於第一名空缺的比賽結果,評委張國勇表示,按照國際比賽慣例,評委會對冠軍成績設定了一個「上線」,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就產生不了第一名。「這既是對選手負責,也為這一賽事預留了向上發展的空間,也是評委會對比賽藝術質量高標準要求的結果。」
據了解,焦陽、景煥和取得決賽資格的李昊冉均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之後出國深造,也都有參加國際指揮比賽的經歷。
「指揮是一個樂隊的核心和靈魂。指揮人才的發現和培養,對於提升中國交響樂發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陶誠表示,第一屆李德倫全國指揮比賽是音樂指揮領域的國家級政府最高賽事,也是我國第一個以音樂家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指揮比賽。對每一位選手來說,這既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雖然第一名的空缺略有遺憾,但卻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評委們的責任感和專業精神,以及比賽的含金量和權威性。」
我要評論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布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伺服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