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提起發明家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基本上全是外國人,難道中國沒有發明家嗎?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也出現了許多發明家,只是被當時的人所遺忘,特別是滿清時期,更是埋沒了許多優秀的發明家。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發明家,堪稱是清朝最厲害的發明家,比愛迪生都還要厲害,如果康熙帝能夠重用他,也許就不會有百年國恥了。此人叫黃履莊,據史料記載,他是江蘇揚州人,公元1656年出生,然而卻出現了一個很奇葩的現象,原來在史書上,只能看到27之前黃履莊的人生經歷,27歲之後卻突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就是這短短的27年裡,黃履莊居然就發明了上百種發明,可以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厲害的發明家了。
可能一般人都會認為,自行車是外國人發明的,然而事實上,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卻是黃履莊發明的,他製造的自行車是用木頭做成的,和現在的自行車幾乎沒有區別。坦白來說,黃履莊的這項發明,就要比西方人發明自行車早了足足100年,除此之外,黃履莊還發明了第一個溫度計,可以預報晴天和雨天,發明時間是公元1683年,比法國發明這一產品足足早了170年。而更為厲害的是,黃履莊居然還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機器,如機械風扇,比外國的同類發明早了一百多年,而這個時候愛迪生還沒有出生呢,可以看出黃履莊比愛迪生還要強。黃履莊的這些發明,有的可以用於生活,但也可以用於軍事,如果當時大量製造,也許中國會提前進入工業時代。
然而可惜的是,康熙皇帝卻對他的發明置之不理,不但對他不重用,相反還對他的發明進行壓制,就這樣,一代偉大的發明家被這樣扼殺了。如果康熙皇帝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重用黃履莊發展科技,也許中國會在康乾盛世結束之後,繼續引領世界發展潮流,那麼中國強大,其他西方列強也就不敢主動挑釁中國。那麼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後來的抗日戰爭都不會爆發。只能這樣說,康熙皇帝一個小小的決策,導致中國繼續在冷兵器時代徘徊,最終被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國門。
筆者認為,康熙皇帝之所以不願意發展火器,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滿清政府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原,擔心漢人一旦學會使用火器,將對滿清政權的統治產生威脅,因此才會竭盡全力的去打壓科技。大家要知道,清朝之前的明朝,是十分重視發展火器和軍事工業的,鄭和下西洋時期的強大國力,讓沿途各國都十分害怕。然而清政府卻喜歡騎馬射箭這一類的冷兵器,坦白來說,在科技方面,中國在清朝其實是在退步的,所謂的康乾盛世也許只是一個飢餓的盛世,老百姓並非那麼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