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市長,兒子是總統,身在海外不忘根,攜妻兒回浙江認祖歸宗

2020-12-20 騰訊網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人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短,匆匆幾十年一晃而過,我想每個人在這幾十年中都會留下一些遺憾,對程志平,無法落葉歸根,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也是一生痛事。

程志平,出生在浙江溫州一個偏僻的小農村,溫州人以經商聞名,這種特殊的經商之道,也流淌在程志平身上,雖然沒讀過書,但從小就跟著父親做起了一點小生意。

1931年抗日戰爭打響,在戰火紛爭的年代,湧現了不少的有志之士,程志平雖有心抗日,但一家老小都要吃喝,家中就他一個青壯年,他需要賺錢養家餬口。

他捕過魚、販賣過柴米油鹽,可那個時候,難有好市場,程志平打算去國外闖一闖,1933年,程志平購置了一些瓷器,買了一張票,前往了法國。

瓷器和船票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這趟旅程,對他來說就是一場豪賭,他不了解國外的市場,但聽說外國人都喜歡中國的瓷器,他也想靠著販賣瓷器賺上一筆錢。

中國的瓷器,確實在海外非常受歡迎,自從絲綢之路開通以來,絲綢、瓷器就成了我國對外的一張明信片,明清兩朝時期,中國的瓷器更是熱銷海外。

程志平並不是第一個前往海外創業的溫州人,翻閱歷史書籍,自唐朝開展「海上是絲綢之路」以來,沿海的溫州人帶著致富的夢想前往了世界各地,即便有不勝枚舉的失敗案例,但依舊有數以萬計的人,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前往海外創造財富,這就是程志平堅信的高風險、高回報。

程志平漂洋過海來到了法國的殖民地加彭,他將自己的攤位設在了讓蒂爾港,瓷器生意跟程志平想像的熱銷不太一樣,生意慘澹,他待了數天,賣出的瓷器連他的日常開銷都難以維持,程志平不得不將這批瓷器低價出售,又換了一張船票回歐洲,再找創業的機會。

然而,程志平卻因為睡過頭,完美錯過了發船時間,程志平被迫留了下來,沒有收入的他只能找工作,他在一家麵包房當烤麵包師傅,待了三年,攢下了一筆錢,程志平又生起了創業的心,他移居到了埃丁布埃州。

埃丁布埃州面積不大,是一個楔形半島,直插大西洋,東面又是瀉湖,臨近大海,程志平將自己的捕魚本領,發揮的淋漓盡致,在當地慢慢也有了名氣,也得到了當地人的讚賞,更重要的是獲得了當地米耶內族首領女兒的青睞,兩人結了婚,程志平也正式在加彭安家落戶。

程志平靠著經營捕魚和伐木業致富,在妻子的協助下,他的公司發展壯大,上世紀50年代,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爆發,西方公司只能裁員來度過危機,但是程志平沒有這麼做,他沒有捨棄一個工人,經濟困難時期,他變賣家產給工人發工資,程志平跟工人眾志成城一起度過了這場大危機。

當經濟開始復甦時,程志平迅速向全球銷售木材,一舉成為了龍頭老大,他不僅收穫了財富,更是得到了當地人的讚譽和支持,當地人都叫他「平父親」,在眾人的支持下,他當選了埃丁布埃州市長,一連兩任,任職期間,大力發展經濟,免費提供各種服務。

1985年,71歲的程志平去世了,加彭的總統親自為他舉行了國葬,對程志平來說,事業很成功,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他在晚年時期始終都念叨的故鄉,無法落葉歸根成為了人生一大遺憾,他叮囑兒子一定要回去看看。

程志平的兒子讓·平並沒有繼承父親的公司,他走入了政臺,在2016年贏得了總統大選,他始終銘記父母的教誨,多次攜帶妻兒返回浙江溫州祭祖,他總是很自豪的說:我是中國人的後裔。

回到溫州讓他倍感親切,作為常年漂泊在外的遊子,讓·平同繼承中國人特殊的落葉歸根傳統,他的「回歸」讓溫州添上了一筆光輝,也讓中非兩國的友誼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女神范文芳攜丈夫兒子,回中國認祖歸宗,整個村都來迎接她
    日前,范文芳在社交網絡平臺上發了自己的一組照片,是關於她和李銘順還有兒子一家三口,回到中國老家一起合影的照片。她還激動地說:「終於回老家啦,好激動好感動,原來故家鄉你那麼美,好愛你們!」而范文芳的老家,就是廣東的河源。
  • 一個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來中國認祖歸宗,拿族譜證明是中國人
    因為在中國人心裡,故鄉是跟祖國是根,只有紮根自己的土地,才能踏實安穩,只有紮根自己的土地,才能汲取更多的營養,為中國撐起更大的樹蔭來庇佑這片土地。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我們這次要說的一個故事,這是一個家族對於祖國的深切思念。他們是一個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來中國認祖歸宗,拿族譜證明了自己是中國人。
  • 認祖歸宗
    我在祖父去世兩年後出生,與他素未謀面;自懂事後每逢清明都隨父親到麻坡六支半巴口新村的中華公冢祭拜祖先。我是從父親的描述中「認識」了我的阿公。與祖父安民公素未謀面,作者每逢清明都到柔佛州麻坡中華公冢祭拜祖先。我曾問父親「三房樓腳」是什麼意思?他也弄不清楚,只是隱隱約約說那是指在我們祖上屬於三房樓腳社人。
  • 末代閩浙總督後人流落荷蘭 近日回閩認祖歸宗
    最近,長期幫助海外遊子「尋根」的陳有理女士接到來自北京的一封郵件,發信人北京大學金安平教授是閩浙最後一代總督松壽弟弟松群的後人,她希望通過陳有理,聯繫上松壽在荷蘭的後人。在此之前,陳有理剛剛幫助松壽在荷蘭的後人圓了「尋根夢」。在陳有理的牽線下,目前,金教授已經和遠在荷蘭的Angeline女士聯繫上了。
  • 這位華裔差點當上總統,多次回國尋根祭祖,稱永遠是中國人的兒子!
    加彭,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其實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一位中國溫州商人的兒子讓.平,在2016年差點成功競選總統。最重要是,讓.平多次回到中國探親,對中國有很深的感情,多次直言「自己是中國和非洲人的兒子」「永遠記得自己的根在中國」。
  • 一個流落海外300餘年的家族,攜全族來到中國,百年族譜為其正名
    不管我們身在何處,都以祖國為榮。我們是龍的傳人,作為中國人是我們的驕傲。如今,我們國家發展越來越好,很多流落在外的人都想盡一切辦法,希望回到祖國的懷抱和自己的親人團聚。祖國永遠都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依靠。每個流落外在的人,都思念著祖國,思念著家鄉和親人。祖國是我們的母親養育了我們,為我們遮風擋雨。
  • 成龍回安徽落葉歸根,兩個哥哥家裡寒酸,成龍是唐朝宰相後人?
    中國有句古語有道是「落葉歸根,認祖歸宗」,國際大名鼎鼎的影星成龍,眾人都熟知他叫成龍,知道他姓房的或許是少數,知道他的宗族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大家的眼裡也許他和其兒子房祖名一樣都是家中的獨生子。但實則不然,在2001年,成龍從其父親的口中得知他的祖上父輩姓房,於是便在其後的2004年為其兒子舉行更名「房祖名」的儀式,以此方式來認祖歸宗。
  • 父女皆是總統:女兒當上總統,領著華裔丈夫回中國認祖歸宗
    圖為阿羅約夫人 這位阿羅約夫人,其父親就是菲律賓前總統馬卡帕加爾。也是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影響,年少的她在學習生涯階段可謂是暢通無阻,甚至在15歲的年紀就已經住進了馬卡拉南宮(菲律賓總統府)。 高中畢業後的她,選擇聽從父親的建議便前往美國喬治敦大學就學,在校期間的她認識了一同求學的柯林頓,二人建立了十分深厚的友誼。在校期間,阿羅約夫人也認識了自己的一生所伴——何賽·阿羅約,並且二人順利成婚。
  • 蔣經國後代中最有出息的人,一直不被承認血統,千禧年才認祖歸宗
    蔣經國後代中最有出息的人,一直不被承認血統,千禧年才認祖歸宗蔣經國和蔣方良夫婦有三子一女,大女兒蔣孝章1938年出生,乖巧懂事,後來嫁給了俞大維的兒子俞揚,大兒子蔣孝文曾被寄予厚望,哪知他借著父親和祖父的名聲在外闖禍,一生沒做成什麼大事,後來因咽喉癌去世了
  • 因為兒子買肉丸沒加辣,父親得知暴打妻兒,民眾:幫你們報仇
    因為兒子買肉丸沒加辣,父親得知暴打妻兒,民眾:幫你們報仇家庭暴力是一種非常惡劣的行為。但有些孩子就生活在這種悲慘的家庭暴力中。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是暴力或懦弱,缺乏勇氣和責任感。因此,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對孩子使用暴力的行為。最近,中國臺灣就發生了一起關於家庭暴力的事件。
  • 末代閩浙總督後人定居荷蘭 外國媳婦認祖歸宗
    最近,長期幫助海外遊子「尋根」的陳有理女士接到來自北京的一封郵件,發信人北京大學金安平教授是閩浙最後一代總督松壽弟弟松群的後人,她希望通過陳有理,聯繫上松壽在荷蘭的後人。在此之前,陳有理剛剛幫助松壽在荷蘭的後人圓了「尋根夢」。在陳有理的牽線下,目前,金教授已經和遠在荷蘭的Angeline女士聯繫上了。
  • 孟氏宗親鄒城祭祖:路途再遙遠也要認祖歸宗
    公祭結束後,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孟氏宗親進行了家祭。「母教文化的影響力在逐年提升,每年孟氏宗親回來祭祖的人數也在增加,這是一種落葉歸根的歸屬感。」擔任家祭主祭官的孟慶峰說。「我們在海外的孟氏宗親,跟國內的孟氏宗親有一樣的想法,即便路途再遙遠,也要認祖歸宗。」孟亨在說,自己也會讓子孫常回家看看,讓他們知道身上流淌著跟孟子一樣的血液。
  • 美國新澤西州首任亞裔市長謝蘭
    因為政績突出,2006年再次競選、以高票連任,並於2007年被蒙市市議會推舉成為新澤西州的第一位亞裔女市長。謝蘭的外祖父周培源是中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在上世紀80年代擔任中國著名學府北京大學的校長。父親謝榮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麻醉學家之一,五十年代留美回國,他著作的《麻醉學》系統性地把西方現代麻醉學引入中國醫學界,成為中國各大醫學院使用的教科書。
  • 一位美華人的移民之路:兒子怎樣進入「常春藤」
    本文的作者移居美國多年,他以一個父親的視角,講述了兒子如何順利完成自己的「常春藤」之路的故事。  一個新移民該如何營建自己的理想,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文中滿是父親的驕傲和樂觀,以及誠懇真摯的經驗之談,讓人有所思索。
  • 洛陽副市長失聯後續:公文仍照送 妻兒仍上班
    郭宜品的妻子和兒子目前都在正常上班。9月22日,洛陽市政協多名工作人員證實,郭妻上午還在單位開會,「網上說她失聯完全是胡說」。  「省領導震怒,省公安廳介入」  對洛陽這樣一個地級市來說,副市長失聯史無前例。  2014年9月23日,洛陽市黨政大樓2001室大門緊鎖。
  • 明道親哥哥欠下巨額賭債,勒死妻兒上吊自殺
    明道親哥哥欠下巨額賭債,勒死妻兒上吊自殺 文|原創 海棠抓娛樂 圖|網絡 侵刪 成名以後,不忘扶持家裡,曾屢次為兄長還錢。
  • 黃秋生改英文名,回英國認祖歸宗
    黃秋生改英文名,回英國認祖歸宗!大家都知道黃秋生是中英混血,他也從來沒有隱瞞這個身份。在他出道的時候,就曾表示自己會選擇搬到英國,一方面是血緣,另一方面則是自己的個人習慣。這樣的選擇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畢竟他的親生兄弟就在那裡,血濃於水的親情讓他嚮往。雖然有著回英國認祖歸宗的想法,但是他對於祖國的愛戴,還是讓很多人都欽佩的。
  • 張幼儀改嫁前,徵求兒子意見,兒子回8字,是對父親最無情的諷刺
    徐志摩對妻兒一點也不憐惜,他叫張幼儀快點去打,可在那個年代,打胎是很危險的,甚至可能出人命。這幾個徐志摩並不在意,他只是強迫張幼儀籤了離婚協議,然後自己獨自離開沙士頓。不顧一切,張幼儀只好向其兄長張君勱求救,後來在柏林獨自一人生育。張幼儀被丈夫遺棄,獨自生產,身處異鄉,卻如浴火重生一般,開始表現出從未有過的勇氣與勇氣。
  • 臺中前市長胡志強兒子結婚,四位歷任國民黨主席現場道賀
    臺中前市長胡志強兒子結婚,四位歷任國民黨主席現場道賀 中新網 2016-04-03 15:52 來源:澎湃新聞
  • 兒子每月給父親200,給乞丐2000,父親去告他,兒子拿出父親遺照
    每個人都有年老的時候,如果我們在年輕時過於放縱自己,完全不顧家庭,等年老了,身體不便利了才後悔,才想起當年被自己拋棄的妻兒已悔之晚矣……2018年11月21日,湖南省洞口縣人民法院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等著法庭最後的審判結果,劉笛山老人狀告兒子每月給自己這個父親200元,卻給個乞丐2000元的訴訟今天判決,親朋好友們眾口一詞,幾乎都站在兒子劉致鋼一邊,認定法庭會還兒子劉致鋼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