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有人說,這一年,
更理解了感恩和珍惜兩個詞的意義。
2020年,這些BGM你都聽過嗎?
又是否曾被某一段歌詞或旋律感動?
來吧,讓我們一起回顧共同經歷的2020......
不畏艱險 衝鋒在前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2020
煙滾滾、倒木遍地。他們手腳並用,在70度陡坡上負重挺進、追擊火頭;洪水滔滔、圩堤告急。他們徹夜堵漏,在渾濁的泥水中奮戰18小時,雙腳泡到起皺發白……
從繁華城市到茫茫林海,從雪域高原到戈壁荒漠,他們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
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並致訓詞。兩年來,這支近20萬人的「火焰藍」隊伍,忠實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4句話建隊方針,不畏艱險、衝鋒在前,處置應對了一場場災害事故,改革建設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消防事業是「苦累」的,是「孤獨」的,是「危險」的......但是,如果問起消防員自己如何看待這份事業,他們多數都會用一個共同的詞——「自豪」。答案有很多:有的是滅火返回途中,路邊八九歲孩子淳樸的敬禮;有的是89歲老人心疼消防員腳上磨泡,花一年時間親手縫製100多雙鞋墊;有的是機場、車站等場所,「消防救援人員優先」的字樣……
熊熊烈焰裡,他們向火而行,用逆行背影開闢一條條救援通道;滔滔洪水中,他們力挽狂瀾,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道安全防線;滾滾落石前,他們星夜馳援、深入現場,用科學施救創造一個個生命奇蹟……
改革轉制兩年來,廣大消防指戰員始終戰鬥在險情最緊急的地方,出現在人民群眾最危難的時刻。11月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表示,組建兩年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警出動261.6萬次,營救和疏散遇險群眾123.7萬餘人,有效應對處置了江蘇響水「3·21」爆炸、四川長寧6.0級地震、貴州水城「7·23」山體滑坡、福建泉州「3·7」建築坍塌、山西榆社「3·17」森林火災以及超強颱風、嚴重洪澇等一系列重大災害事故,2019年3月還應莫三比克政府請求實施跨國救援,協助當地應對處置強熱帶氣旋災害。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一次次的磨礪錘鍊,讓這支隊伍實現了從專業消防隊向國家綜合救援隊的成功轉變, 成為國家應急救援的先鋒力量。
素 材:人民日報
制 作:內蒙古消防救援總隊融媒體中心
編 輯:劉珈彤 馬宇婧
審 核:劉 東 郝 偉
原標題:《同回顧|記錄我們共同經歷的2020》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