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國內各大高校密集發布「雙一流」建設專家評議結果引發了輿論關注。
近期,對於「雙一流」建設,教育部再多次發聲。在「雙一流」有進有出的建設機制方面,教育部明確「將根據期末建設成效評價結果等情況,動態調整下一輪建設範圍。不搞全覆蓋,不搞終身制,不搞安排照顧」,在首輪「雙一流」建設成效方面,教育部也表示「雙一流」建設是分階段進行的,目前雖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實力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根據「雙一流」建設的總體方案,建設分為三個大的階段,三個節點分別是到2020年、到2030年和到本世紀中葉,並以五年一輪推進。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時間是從2016年到2020年,所以今年作為首輪建設的收官期,各大高校的建設成效,備受社會關注。
那麼,各大高校設定的到2020年建設目標達到了嗎?距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這都是今年驗收中各「雙一流」高校所要回答的問題。下面是對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分開對比分析。
此前,軟科(ID:zuihaodaxue)曾從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中分別摘取了其關於建設目標的描述,以便回顧當初這些高校為自己設定了哪些階段性目標。根據兩個指導性文件,三個建設階段的時間節點分別為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為了方便比較,我們摘取了周期自評階段,各大高校收到的專家評價和「建設方案」中2020年的建設目標 。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各高校對建設目標的表述不盡相同,部分建設方案對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表述較模糊,我們這裡僅根據字面意義結合建設階段的相對關係進行匯總,結果僅供參考,具體解釋還請以官方為準。
10餘所高校把「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寫入建設目標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在42所高校中,北大、清華、人大等10餘所高校為自己設定了2020年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頂尖高校聯盟的C9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9所高校 ,無一例外地將2020年設定為他們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時間點。
對比來看,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校得到的評價都有對是否建成一流大學的具體描述,並與2020年的建設目標基本一致。
建設目標:全面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專家評議:全面建成了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同樣制定了建設方案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又為自己設立了什麼建設目標?現在完成的怎麼樣了,收到評議專家怎樣的評價呢?
軟科(ID:zuihaodaxue)從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中摘取了其中關於2020年建設目標的描述,及」雙一流「周期總結中評議專家的評價和建議進行對比。與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有所不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中關於建設目標的描述一般包括兩部分,分別為:學校總體建設目標和一流學科建設目標。為了方便比較,我們主要摘取各大高校「學校總體建設目標」的部分內容,由於圖表篇幅有限,未能完全顯示,特此說明。(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陸軍軍醫大學、海軍軍醫大學未找到相關文件,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另外,由於各高校對建設目標的表述不盡相同,我們這裡僅根據字面意義結合建設階段的相對關係進行匯總,結果僅供參考,具體解釋還請以官方為準。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入選標準是「具有居於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其建設路徑基本上遵循由優勢學科帶動,逐漸推進整體進步。在周期總結專家評價內容中提到了對是否建成世界一流學科的描述有北京林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
中國科學院大學雖作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憑藉強大的科研實力,給自己制定的2020年建設目標為進入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大學行列,建設成果在周期總結專家評議中,得到充分肯定。
華東理工大學和東北師範大學也得到高度評價。專家認為,華東理工大學和3個一流學科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各項任務均超額完成,強有力地提升了華東理工大學的整體辦學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強烈支持華東理工大學早日進入「一流大學」建設行列;專家認為,東北師範大學圓滿實現了預期建設目標,建議將東北師範大學納入一流大學的建設行列。
建設目標:實現學校整體實力比肩全國高水平大學,力爭進入一流大學建設行列專家評議:強烈支持華東理工大學早日進入「一流大學」建設行列專家評議:建議將東北師範大學納入一流大學的建設行列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是根據各校官網發布的文件和新聞稿內容摘錄而成,可能與學校實際提交的報告內容不完全一致,也不代表周期評估的正式結論,僅供各位讀者參考。關於各校周期評估的完整報導,可訪問學校官網查看。
由於各校的評議內容均系軟科觀察員手工收集整理,難免有遺漏,如有讀者了解其他高校的「雙一流」周期總結的情況,還請不吝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