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每天寫一篇原創文章的第1028天
我是從上初中開始正式學英語,到大學畢業,在學校裡學了十一年,出來社會參加工作了,這英語也沒發揮什麼用處,很浪費。
所謂用處,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能經常用。雖然,我不在國外,沒有這個英語環境。但是,能用上的地方,其實也不少啊!自己看英文原著的書,英文寫的一些研究文章,英文社交網站,英文的視頻等等。這是學習輸入的角度來看的,另外,更加高層次的英語用法,要能說能寫,這是一種輸出,是更能給自己帶來收益的。
另外,就是在工作中,也沒用上英文。目前來說,很多公司確實不需要你用英文。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你能熟練掌握英文的話,工作機會是不一樣的。前幾年我面試過一家公司,就是要求能用英語進行正常溝通,並且能用英文撰寫科技網際網路相關的文章。
所以說,英文學得好,還是能給自己創造很多機會的。
還好是來到了深圳這樣的大城市,來深快八年了,還是有兩次偶然的機會跟老外打過交道。跟老外聊了幾句,感覺自己就很想學好英語了。
這也說明英文的環境真的很重要。如果我有機會在美國工作或留學一年,我相信我用英語正常跟老外交流肯定是沒問題的。
但是,英語環境也是可以自己創造的啊!
與十年前的我相比,我對英語的感悟還是有些變化的。
十年前,還在讀大學,學英語,就是上課跟老師學。然後,當時也有早起的習慣,我們宿舍經常就我一個人早起,到小樹林去讀讀英語。當時我的諾基亞手機裡,下載了英語課文的音頻,跟著讀。其它的,有英語的視聽課。就是在電腦上,看看互動性強的視頻,做做題,有時候老師還會安排角色扮演練習。另外,最多就看看英文電影。大概,就是這麼學英語的。
現在,是一種什麼態度學呢?我覺得還是有進步的。當初,大都是被動學的態度。學的動機沒那麼強。現在,是自己要學的。這個動機哪來的?這是因為我覺得,學了是真的有用。
可能是自己接觸的外國文化多了些,潛移默化的有了這個動力去學吧!
大學加入了軍樂團,是用西洋樂器演奏古典交響樂,因此對歐美日的交響樂有所了解。
然後是看NBA看得多了,對NBA球員的生活還是了解很多的,特別關注這些東西部球隊所在的城市。
另外,工作上,做蘋果開發,少不了要關注美國網際網路圈子。
自己做開發了,慢慢地也更會上網了。比如搜索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也是很好的習慣。我相信,我遇到的問題,基本上都有人遇到過了,這個時候打開谷歌,就能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也就沒必要自己重複造輪子了。
另外,也會經常看看國外的社交和視頻網站。
綜合影響之下,今天發現了一個很好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打開YouTube看TED的演講視頻。
當然,發現這個方法之前,有一件事對我影響很大。那就是最近半年,每天都開口說英語。這說明,現在用這個App學英語的確是比當初聽MP3學英語高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