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前說的是150塊,結果修完了卻要我1900塊,還說如果我不給就不讓我出門。」家住朝陽區四惠附近的小範家馬桶被堵,她從網上聯繫了一家公司,維修人員操作後以疏通劑每升200元為由要求她支付1900元,因夜深又獨居,小範出於安全考慮只得支付。事後小範報警,而記者發現,不少網友都有過疏馬桶遭遇「天價」收費的經歷。
遭遇:
被收1900元疏通費
小範回憶,3月1日,她家馬桶堵住,當時物業已經下班,她上網在一團購平臺搜到一公司,想著該平臺商家一般都經過認證,且資料顯示離她家僅700多米,於是致電諮詢,「對方說上門通馬桶價格是150元,我就告訴他地址來修了」。
隨後一男子登門服務,搗鼓了十來分鐘不見好,「他說我家馬桶比較難通,我就說你正常修就行,他繼續搗鼓。我在客廳聞到了很刺鼻的味道,但以為是正常流程也沒多想。」半小時後,衛生間裡終於傳出譁譁的水聲,馬桶通了,但男子卻張口要她1900元,「他說疏通劑每升200塊,往我家馬桶裡倒了好幾升才疏通。」
小範回憶,對方見她不悅還出口威脅,「他說如果我不給錢,他就不走,我也甭指望出去」。考慮到當時已是晚上10點多,且她獨自一人居住,小範只好用支付寶轉帳了事。記者從她提供的截圖中看到,她當晚向一私人帳戶轉出1900元。事後小範向高碑店派出所報警。
商家:
按流程會告知顧客
北京晨報記者在該團購平臺通過同樣的關鍵詞搜索找到該商家,點擊頁面僅顯示電話號碼及地址。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撥通電話,對方聲稱自家是正規公司,上門通馬桶需120元。被問及如果疏通難度較高,是否需要疏通劑時,對方回答:「能不用就儘量不用,萬一有需要,我們按流程會提前告訴客戶。」團購平臺的客服則表示,該商鋪之前曾有售賣,不過目前商品已下架,「建議消費者和商家自行溝通解決」。
記者網上搜索發現,有不少網友都有過疏通馬桶遭遇「天價」費用的經歷,對方一般都以昂貴的疏通劑為收費理由。「我自己買疏通劑才十幾塊錢,這價格差太遠了。」一網友抱怨。
律師:
消費者可投訴索賠
就此,記者諮詢京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餘超。他指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在本次事件中,如果商家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故意欺詐,則小範可以要求消費者協會組織調解或向工商部門投訴,還可直接向法院起訴,主張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是範小姐支付費用的三倍」。
同時,如果團購平臺明知疏通馬桶公司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卻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疏通馬桶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商家的工作人員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有暴力、威脅等行為,則建議消費者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