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燈塔》&《雙面膠》:嫁給鳳凰男後,那些姑娘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14 妍七七情感說

原創不易,若是喜歡,請給七七點個關注,愛你呦

朋友,你最近看《黑色燈塔》了嗎?

有不少網友評論道:

「這部電視劇也太敢拍了,每一次案件的反轉都讓我為之一嘆,它對於人性中黑暗,對於社會現實問題都有著深刻描繪。」

《黑色燈塔》是由六個案件組成,其中讓我難以忘懷的便是《邁入鏡子的彼端》。午夜的城市花園下,紅衣妙齡女子在監控下被害,原以為是高知女性被拐案,卻沒想到背後暗藏著一起喪心病狂的謀殺案。

兇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居然是受害者的枕邊人,葉姝的丈夫何學斌。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影視劇中演繹丈夫殺妻的故事,早在十年前,在《雙面膠》的原著中,亞平便將自己的邪惡之拳打向了麗娟。

麗娟和葉姝,兩個同樣苦命的女子,她們的原生家庭優越,有著高學歷,是真正的白富美,可是為什麼她們的命運會因為一場婚姻而改變呢?

原因很簡單,她們嫁給了傳說中的「鳳凰男」,而對於這種男人她們一無所知。

01我是天生的「演員」,帶著面具和你生活

知乎上曾經有網友提出疑問:

「我來自農村,要怎麼做才能娶到城市姑娘?」

其中一條高贊寫道:

「男人想要將婚姻當成階級跳板並不難,關鍵在於你得學會偽裝。」

關於這點,在《黑色燈塔》中,何學斌交出了堪稱「『完美』」的答卷,他是暢銷小說的知名作家,身家不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何學斌曾經解釋自己所描寫的上流社會生活:

也不能說我鍾情此類型題材,因為我生活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我見得多了,我自然能夠品味和表達出來的東西就多嘛!」

「出身高貴、長相英俊、事業有成」這便是何學斌為自己打造的精英人設,在外人眼中,何學斌堪稱「完美」,可是只有何學斌知道,他所說的都是假的。

他並不是英國上流社會的天之驕子,他只是一個熱泉村被遺棄的可憐孩子;他看似對家庭負責,其實他只是希望讓家庭能夠給自己增添光彩。

對於鳳凰男來說,他們是天生的「演員」,在婚姻這場大劇中,為了不同的利益,出演著不屬於自己的劇本。

就像是何學斌,他想要靠葉姝的存在證明自己,當葉姝發現他出軌時,他毫無憐憫地妻子囚禁,他在嶽父嶽母面前依然保持著一個負責人的形象。

而在《雙面膠》中,亞平從出場便是老實憨厚的「愛妻人士」,為了老婆他可以放下尊嚴,現實卻是他處處算計,只是為了讓老婆與娘家為家庭付出更多的金錢。

可是他們內心的邪惡,鮮無人知。

婚姻中,有一種不公叫做:

我以真心待你,你卻對我報以假意。

無論是葉姝還是麗娟,她們都是善良的,她們並不追求名與利,當初的她們都是嫁給了"愛情」,不過可惜的是,她們沒有一雙發現真相的眼睛。

02有一種可悲,叫愚孝

在古希臘的傳統悲劇故事《俄狄浦斯王》中,青年的俄狄浦斯,因為年幼時被身為國王的父親所放逐,等到他長大後將父親殺死,這個情節也就是心理學上經典的「俄狄浦斯情節」,俗稱「戀母情節」。

也許你會有疑問,何學斌從小就被母親遺棄,你怎麼會認為他有嚴重的戀母情節呢?

在何學斌很小的時候,雖然父母健在,可是他卻成為了一個孤兒,被迫生活在孤兒院裡,他的童年是缺失母愛的。當他長大後,在一次採風之後,他與母親重逢,雖然他表示自己並不想要家庭,但是對於母親,他有著一種難以言表的認同感。

他不能理解為什麼母親想要殘疾的孩子,卻不要聰明的自己?

為此,他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當母親提出要給智障二弟找媳婦時,何學斌明知不該如此,但是他渴望母親認同感的心壓制住了他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為他害怕如果不這樣做,他對於母親來說根本不存在的意義。

就像是心理學家武志紅曾寫道:中國常見一種情況:結婚了,但能量或注意力還是留在原生家庭裡,還將原生家庭與父母兄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此不惜犧牲伴侶和孩子的利益。這種愚直地將原生家庭特別是父母的利益放在絕對第一位的行為,我稱它為愚孝。愚孝的孩子,都是嚴重缺愛的。

何學斌的愚孝讓他打開了潘多拉的大門,從此找不到正確的方向。

與何學斌不同,雖然亞平的原生家庭不存在大問題,但是亞平的父親不作為,母親成為了家庭的支柱,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極度渴望得到母親的表揚,對自我他沒有自主評判的能力,他是自卑的。

愚孝的鳳凰男,他們最大的錯誤是將婚姻主體弄錯,婚姻原本應該是兩個人的事情,可是他卻要將成為三個人的戲碼,「婆婆」不是婚姻中的第三者,卻勝過第三者。

如果一個男人缺乏對於親情的邊界,一味包容家人的要求,那麼他的生活重心就會發生改變,他的婚姻也就像一座建築在山頂的大廈,搖搖欲墜,岌岌可危。

而好的家庭,是需要界限感的。

03勢均力敵的愛情才是真諦

按照前面的說法,難道家庭貧寒的人就不配擁有愛情嗎?

當然不是,完美的婚姻需要的是門當戶對,而這種門當戶對不僅僅是經濟上,而是精神上的。

談起大導演李安,你可能會想到他的《喜宴》,也可能會讚嘆《臥虎藏龍》之經典,但是誰能想到他曾經在家吃過長達7年的「軟飯」?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983年,李安和戀愛五年的女友林惠嘉在紐約舉辦了婚禮,當時的李安是心懷大志卻一無所有的窮小子。

婚後的六年裡,李安在事業上到處碰壁,家裡的生計都要林惠嘉微薄的薪水來維持,看著妻子的疲憊的身影,李安也想過要放棄,重新開始工作,可是妻子卻說:

「安,不要放棄你的夢想!」

在妻子的支持下,李安拍攝多部經典影片,他成為了一流的導演。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結婚三十年,李安和太太的經濟身份曾經發生過改變,但是他們在思想上一直都是平等的。

現在的李安即便身處娛樂圈這個大染缸中,他依然能夠做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便是因為他對於妻子的尊重,這種尊重與金錢無關,與愛有關。

就像《簡愛》曾寫道:「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久以往相依相惜。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過弱的對手讓人疲倦。」

婚姻不是一場生意,不能用金錢論輸贏,決定婚姻沒有別人,只有你們自己。

最後想說: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生活中誰都會有低谷,誰都會有巔峰,如果你站在山頂,別忘了等等路上的愛人,如果你在山腳,不如加快腳步。

無論是你在哪裡,都要有讓自己走下去的勇氣與底氣。

人生的旅途,一個人太寂寞,兩個人剛剛好。

相關焦點

  • 嫁人不嫁鳳凰男,《雙面膠》播出14年後,原型的結局仍讓人難釋懷
    為了自己的面子忘記了婚姻的初心,也就出現了很多的鳳凰男。鳳凰男有兩種,一種是開始就是想通過結婚改變命運的,對妻子的感情並不多,甚至沒有, 第二種就是一開始是真感情,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矛盾重重,變成了鳳凰男。無論哪種最後受傷的都是女人。
  • 重溫《雙面膠》:嫁給那個自己愛的男人,為什麼婚姻還是死掉了?
    嫁給一個對的人有多重要?電視劇《雙面膠》講的是上海姑娘胡麗鵑嫁給東北小夥亞平之後面對婚姻生活故事。胡麗鵑在結婚的時候選擇了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的亞平。胡麗鵑是個純純的上海姑娘,從小到大都被父母捧在手心上,得知她嫁給剛畢業一無所有的李亞平,她的父母自然不同意。但是奈何胡麗娟堅持,最終還是嫁了。本以為是一段幸福的婚姻的開始,但事實上卻是悲劇的開始。
  • 13年後重溫《雙面膠》:我才明白,孔雀女為什麼不能嫁鳳凰男
    可以說,容嬤嬤這個角色是很多90後的童年陰影,也是李明啟老師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除了容嬤嬤外,李明啟老師飾演的另一個反派人物也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她在電視劇《雙面膠》裡扮演的李亞平母親。
  • 《雙面膠》:鳳凰男就是媽寶男,一旦婚姻得手,雞賊行徑全面鋪開
    《雙面膠》講的是,孔雀女嫁給鳳凰男的婚姻悲劇。沒看《雙面膠》之前,對鳳凰男一詞沒多大反應,覺得他們不過就是那些,出身貧寒,幾經辛苦考上大學,然後留在城市,想擁有更好人生的男人。看了《雙面膠》後,才對鳳凰男有了深刻的理解。
  • 《雙面膠》中愚孝的鳳凰男,最終鬧得家破人亡
    婚戀市場流傳著一句話,遠離鳳凰男和扶弟魔。《雙面膠》劇中的男主就是一鳳凰男,此劇告訴你,一定要遠離三觀狹隘的鳳凰男。藉此劇,來扒一扒一下鳳凰男,看看其成色和特性。鳳凰男,通俗的理解,出身農村或小縣城,家境貧困。有強勢的爸或媽,還有兄弟姐妹和七大姑八大姨等眾親戚。通過上學或其他途徑走進城市,和家境小康或中產的城市女交往,性格貌似敦厚和溫和。談婚論嫁後立足城市,暴露真實面目,愛面子,大男子主義嚴重,重男輕女……各種理由回報原生家庭,要求媳婦無條件服從和支持。
  • 《雙面膠》:改變自比電視更恐怖的現實故事
    電視劇《雙面膠》,與最近大熱的劇《安家》是同一個編劇六六。與《安家》這部職場劇不同的是,《雙面膠》主要講述的是城市白富美與農村鳳凰男結婚後,與婆婆因為生活習慣等問題而導致家庭矛盾的婆媳劇。在劇中,年輕漂亮,獨立自主的上海小資女麗娟愛上了來自農村的鳳凰男亞平。她不顧父母的反對,不在乎亞平的經濟條件,毅然決然的嫁給了他。婚後初期夫妻兩宛若蜜裡調油,十分幸福。可這一切都隨著農村婆婆的到來而被打破。因為生活習慣,經濟條件的不同,導致傳統的婆婆對麗娟十分不滿,甚至鬧到了麗娟要和亞平離婚的地步。最後在劇中,以婆婆快要離世,麗娟退讓一步回歸家庭而結尾。
  • 電視劇《雙面膠》竟然有原型!女方慘死鳳凰男和婆婆手下!
    也許有很多人都已經忘了那部電視劇《雙面膠》,它是作者六六在2010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講述的是一個東北婆婆和一個上海媳婦之間的家庭悲劇,而後被改編成電視劇,在社會反應強烈,引來一系列關於婚姻與婆媳關係的討論。
  • 《雙面膠》和《王貴與安娜》:女主同是嫁鳳凰男,結果為何不一樣
    《雙面膠》和《王貴與安娜》都是由海清主演的,講的都是大城市女孩嫁給鳳凰男的故事,前者夫妻兩大打出手,差點丟了性命,鬧到離婚的地步,後者則收穫了愛情,日子雖有磕磕盼盼,但也過得甜甜蜜蜜。1《雙面膠》中婆婆的作妖,《王貴與安娜》婆媳雖有矛盾,卻退出了他們小夫妻的生活。
  • 《雙面膠》被拳頭打死的麗娟:鳳凰男比家暴男更嫁不得的背後
    鳳凰男的前半生卻不如這樣平坦,貧窮帶來的坎坷會一直伴隨著他,左右他的很多人生選擇,但他憑藉著自己過人的毅力,堅持和努力,拼命往上遊,最終用知識改變命運。這的確是鳳凰男的優點,作為一個同事,一個益友,鳳凰男有著很理性的思考,且待人隨和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但唯獨結婚這件事情上,鳳凰男是最不可取的。
  • 雙面膠:13年前的這部劇令人膽寒,「鳳凰男」比你想像中還可怕
    在婚姻裡上有這麼一個說法,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鳳凰男」。扶弟魔指的是有了錢都給弟弟花,結了婚還在為原家庭付出,鳳凰男是指男方家裡很窮,大都是農村出生沒有背景,靠妻子結婚之後變得富裕。扶弟魔也好,鳳凰男也罷,他們都是背著一座大山走進婚姻。
  • 重溫《雙面膠》:胡麗鵑之所以會下場悲慘,是因為3個錯誤行為
    嫁人莫嫁鳳凰男,這是很多女孩尤其是家境富裕的獨生女的忠告。能夠被冠以鳳凰這個詞來形容,說明這個男人很有本事。可是,鳳凰男的原生家庭是他們最大的負擔,也是束縛他們一生的枷鎖。自負、拎不清、扶貧、把家人看得比妻兒還要重、打著真愛的旗號為原生家庭謀利,這些都是鳳凰男的毛病,讓女孩子望而卻步。
  • 13年後再看《雙面膠》婆媳的別樣人生,到底誰是喜,誰又是悲
    《雙面膠》是一部家庭倫理劇,改編自六六所著同名小說。我沒有看過同名小說《雙面膠》,我只看過電視劇,我聽看過的朋友說,要是你看了電視版《雙面膠》後,你接受不了,會感覺到精神壓抑,那你就不要去看小說,電視版還是改版的,怕過審不了,也怕觀眾會接受不了。
  • 《雙面膠》已經過去13年,現實的主人公原型,他們一家啥結局?
    不知道大家對《雙面膠》這部電視劇還有沒有印象,作為婆媳關係的鼻祖,它將家庭中最不堪的一面,淋漓地展示出來。《雙面膠》中,上海姑娘麗娟嫁給了一個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的鳳凰男亞平,他在丈母娘家的幫助下,在上海買了房子成了家,小兩口恩愛無比,跟丈母娘家的關係也非常融洽,但一切在婆婆到來後,發生了改變,溫馨的小家庭發生質變,生活觀念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 《雙面膠》真實結局:妻子被丈夫掐死,爸爸突發心梗,媽媽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雙面膠》這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對於婆媳相處,刻畫的還是比較現實的。因為這部電視劇本來就是根據真實的生活改編,而且胡麗鵑的原型,在現實生活當中結局並不太好。
  • 雙面膠:麗娟看上東北小夥,媽媽當初為何不同意?女孩該深思
    雙面膠:麗娟看上東北小夥,媽媽當初為何不同意?女孩該深思導語:結婚最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但是當一個女孩子被愛情衝昏頭腦的時候,她就會只剩下感性的思維,而缺少了理性的思維,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面對家長的反對,她也不會考慮太多,就像《雙面膠》中的胡麗娟一樣。胡麗娟作為一個上海姑娘,卻喜歡上了一個東北小夥,這讓胡麗娟的媽媽非常頭疼。
  • 《雙面膠》原著:為什麼亞平媽敢如此「欺負」胡麗鵑?真相太殘酷
    13年前,一部電視劇《雙面膠》播出引發極大反響,這部劇就講了一個孔雀女和鳳凰男的悲劇。劇中海清飾演上海孔雀女,塗松巖飾演東北鳳凰男,不同成長背景的兩個人在大學校園裡相愛了。和所有類似的故事一樣,剛開始孔雀女的媽媽極力反對,後來熬不過女兒對愛情的忠貞,同意了二人的婚事,她掏錢幫兩個年輕人在上海買了房,一個幸福的家庭組建完成。
  • 外牆真石漆黑色雙面膠-棉紙黑色雙面膠帶
    雙面膠帶基本是人人都知道,也是知道用做什麼的。那這個外牆真石漆黑色雙面膠,是幹什麼用的呢?用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呢?今天小編就來給網友們科普下這個棉紙黑色雙面膠帶。黑色棉紙雙面膠帶其實這個外牆真石漆黑色雙面膠,也就是外牆真石漆膠帶,用在外牆分格劃線的。
  • 13年後看《雙面膠》亞平不愛麗娟,鳳凰男城府是一直把你當外人
    13年後深度解析《雙面膠》這部電視劇亞平根本不愛麗娟,他這樣的鳳凰男愛情本就不純粹。雙面膠一邊黏著是父母,一邊黏著是妻子。鳳凰男雞窩裡飛出來的金鳳凰,他的經歷和普通的男人有所區別的。從心理角度來說,鳳凰男從小格局決定後面的一切。
  • 《雙面膠》:胡麗鵑的「心軟」,害慘了三代人,女人要引以為戒
    電視劇《雙面膠》中,胡麗鵑和丈夫李亞平本是恩愛甜蜜的小夫妻,但在李亞平家人不斷幹涉後,胡麗鵑和李亞平的矛盾越積越深,竟然走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實在是令人惋惜。電視劇的結局還算溫和,胡麗鵑帶著孩子和李亞平分居,婆婆臨終前,胡麗鵑還去見了她最後一面。
  • 《雙面膠》真實結局:妻子被丈夫掐死,爸爸突發心梗,媽媽瘋了!
    在婚姻市場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嫁人不嫁鳳凰男。電視劇《雙面膠》中的男主角李亞平就是一位自私到極點的鳳凰男,對於自己的家人,他毫無底線的幫助,甚至要求妻子也必須無條件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