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故事#
說起才女,絕對繞不開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她,是一個好酒之人,她的詞中經常有酒的出現。李清照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少女時期,和丈夫趙明誠婚後的琴瑟和鳴時期,以及靖康之難後的顛沛流離時期。而她有三首詞,詞中都有酒,卻是不同的心境,對應了她人生中的三個時期。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首《如夢令》,應該是李清照到汴京不久之作,當時應該十六八歲。她常常回憶在家鄉與她的小夥伴無憂無慮玩耍的情景。喝酒喝盡興,無法辨別回去的路,但迷路有迷路的妙處,不經意間,會偶遇一處絕妙的風景。這就是李清照的第一杯酒,是她無憂無慮的少女時期,肆意青春,享受最純真的快樂。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寫於李清照新婚不久,和丈夫趙明誠新婚燕爾,兩人生活蜜裡調油。昨天晚上又颳風又下雨,於是就喝了酒,沉沉睡了一夜,結果第二天還是昏沉沉的,軟綿綿。向丫環詢問雨後的海棠,她卻說花兒依舊,飲酒後的李清照更是多情,說道應是綠肥紅瘦。這是李清照的第二杯酒,安逸的少婦生活,享受著婚姻的甜蜜。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了得!」
1127年靖康之恥,1129年趙明誠因病去世。青春的肆意,少婦的安逸,恍然如夢裡。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於是寫下了這首悽慘的《聲聲慢》。幾杯酒完全不能消下她內心的憂愁。李清照的第三杯酒,怎么喝也喝不醉,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李清照的一生,她的詞與她的經歷不無關係,她是才女,也是個好酒之人,詞中經常有酒的存在。據不完全統計,李清照存世的45首作品中,關於酒的有23首,比例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