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本欄目曾報導過位於櫻花東街一座過街天橋的故事,當時有居民提出疑問:「人行橫道旁,建過街天橋有沒有必要?」3個月後,這事兒有變化了嗎?記者回訪發現,這座天橋的現場施工已基本結束,正待開通,但附近居民的看法有了「大逆轉」——從最初的質疑,到如今的期待。為什麼大家看法大轉變,是因為天橋新增設了電梯等無障礙設施。記者獲悉,除了這座橋,阜通東大街新建的過街天橋,也將配備無障礙設施。
增設電梯 天橋告別「雞肋」
目前,櫻花東街新建的這座過街天橋橋上的附屬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橋上還貼心地建了隔音板。大家更關注的是橋兩側的垂直電梯。路人不時舉起手機拍照。記者看到,電梯門前還修建了坡道,方便輪椅的進出。
「這橋不是修好了嗎,什麼時候能用啊?」一位老人迫切地詢問道。記者看到,這座過街天橋的樓梯前,仍然擺著隔離桶,目前還未投入使用。今天上午,記者從北京市政路橋市政六公司了解到,目前,該過街天橋主體施工已經完成,正在等待驗收,同時電梯還需要進一步調試。預計10月份左右,這座天橋會投入使用。
其實,早在三四個月前,周邊居民對建這座橋還頗有微詞。因為橋下就是一條人行橫道。該路段再往南幾十米,還有一個寬敞的大路口。
初次探訪時,記者曾現場調查了50位市民,詢問他們願意選擇人行橫道還是過街天橋。超半數的人說,人行橫道比過街天橋方便。有附近居民還特別提到,附近開放性路口很多,每天有不少人斜穿馬路,並質疑僅靠過街天橋能否改變這類現象。
如今,天橋裝了電梯,大家對天橋開始期待了,老人們過街更願意選擇天橋。
「家門口的過街天橋有電梯,方便太多了!」居民吳大爺告訴記者,每天早晚高峰,這條路的車特別多,老人腿腳不便,走人行橫道的時候,就怕突然指示燈變燈,所以,他們是願意走天橋的,發現這座新建天橋有電梯,大家都高興。
並非爛尾 天橋正在施工中
今年7月,曾有居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阜通東大街新建過街天橋只有橋墩沒有橋身,幾根柱子在街邊立了約半年都不見動靜。
居民們說,因為過街天橋周邊的多個路口都是沒有紅綠燈的開放式路口,所以大家對這座橋充滿了期待。據記者當時了解,過街天橋的主梁為鋼梁結構,由於環保政策要求,電焊、噴漆等工序需要在其他地區完成,所以天橋建造進度稍慢,但並非「爛尾橋」。
昨天回訪時記者看到,該橋主梁、階梯等主體結構都已經建設完成。這是一座典型的H型過街天橋,橋兩側不僅有階梯,還有坡道,以滿足居民出行需求。橋上的工人們仍在加緊作業,他們告訴記者現在正在進行橋梁附屬設施的安裝。
據現場工人介紹,這座天橋上將安裝一種無障礙扶手,這種設施此前並不常出現在天橋上。除了垂直電梯,扶手也是無障礙設施的一種,按照最新施工要求,新建過街天橋都應當配備無障礙設施。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景一鳴 陳聖禹
監製:賴薇
編輯:劉琳 孫延安
流程編輯:洪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