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漫湖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打造出瑞士特色的景觀。李欣 攝
3月5日下午,告別了湖南省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中山市政協跨省調研特色小鎮考察團一行,又乘高鐵來到貴州省貴陽市,考察時光貴州生態文化旅遊小鎮和雲漫湖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兩個特色小鎮。
潯龍河特色小鎮在重鑄村容村貌的基礎上,兼顧農村新型城鎮化建設、精準脫貧攻堅、農村產業發展轉型等多項命題。與之相比,貴州兩個特色小鎮項目則是活用當地的文化與生態稟賦,在從前的「荒山坡」上從無到有地建設出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生態環境優美的旅遊度假小鎮。
●南方日報記者 李欣
文化融合巧述本地傳統故事
考察團抵達時光貴州小鎮時,2017年CCTV「星光大道」貴州省半決賽剛剛在這裡落下帷幕,熱鬧的氣氛並未完全散去。
2014年8月15日,時光貴州生態文化旅遊小鎮1期開街,以講述「貴州故事」和展現「海派生活」為主題,融合上世紀40年代海派建築與貴州本地傳統明清屯堡文化風格,是貴陽首個以文化傳承為基礎的休閒旅遊主題商業街區,第一年就迎來近500萬遊客。
「小鎮地處紅楓湖與百花湖之間,是黃果樹、織金洞、天龍屯堡等貴州西線旅遊線路的必經之地。」幸福時代生態城鎮開發有限公司是棕櫚股份與成都一家公司的合資企業,該企業項目負責人王承東說,小鎮把地處旅遊交通節點的荒地改造成以文化為依託的旅遊集散地。
「選擇把上海的『海派生活』引入貴陽,給當地年輕人帶來全新生活方式,以此吸引他們前來體驗。」王承東說,小鎮以「海派生活」為由頭,重新講述貴州故事,在年輕人感興趣的環節裡,植入活潑的貴州本地文化元素,以此改變對傳統文化的「硬傳播」。
目前,時光貴州小鎮開業的兩期項目分別以「海派生活·貴州故事」「明清時期黔商黔學」為主題。「小鎮第3期項目,我們將引入貴州本地傳統手藝師匠,邀請貴州省文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張曉松教授建立文化交流基地。」王承東介紹,「因為緊鄰當地在建的全國最大職教城,依託周邊龐大的學生群體,讓學生對貴州傳統文化做到可體驗、可學習、可參與,這樣可以把小鎮打造成貴州省文化產業基地」。
乘大數據產業快車開拓市場
「過去雲漫湖的土地只能種魚腥草,如今已經構建起全生態植被群。」貴安新區棕櫚文化置業有限公司工程副總監高其表示,貴安棕櫚在雲漫湖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項目動工前,耗費近半年時間完成對當地的土壤改造。
「貴安棕櫚利用貝爾高林在國際上擁有的高端設計資源,從瑞士請來YOUNG團隊,依託貴陽與瑞士之間友好城市的基礎,在雲漫湖打造『東方瑞士』。」高其表示,雲漫湖項目正好與貴州推行「大旅遊」戰略相切合,是當地旅遊業態井噴式發展的突破口。
「雲漫湖背靠高峰山,面對馬場河流域,緊鄰佛教進入貴州的第一站——萬華禪院,擁有生態、地理、歷史的豐富資源。」高其說,更重要的是,雲漫湖坐落於國家大數據基地——貴安新區。「貴安新區是國家大數據發展中心,華為、聯通、移動、美國高盛、蘋果iCloud等企業亞洲地區數據伺服器便位於此,帶來龐大的頂尖人才集聚。我們圍繞大數據產業和隨之而來的人才集聚,打造國際高端休閒旅遊度假區。」高其透露,雲漫湖將打造成「可以仰望星空的家庭度假生活小鎮」,他笑著說,今年打算讓妻子也過來生活,選擇在此定居,優美環境是他們主要考慮的因素。
既因地制宜也善用外地經驗
在為期兩天的考察過程中,長沙貴陽兩地、3個項目讓考察團一行對特色小鎮有了全新認識。
「長沙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與一般的特色小鎮不一樣。」市政協副主席何燦成說,「通過建設特色小鎮,潯龍河村村容村貌、農村管理模式全部得到改變,群眾對村委、基層黨組織認同度非常高,這說明特色小鎮確確實實為當地人民所歡迎。中山有基礎,但也有需要改造的地方,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結合本地情況,融合省外成功經驗進行全面思考」。
市政協人資環委主任詹根祥則認為,特色小鎮必須有明確的區域和市場定位。「兩地的特色小鎮項目都提到必須依託周圍已有的龐大消費、產業群體,潯龍河村有長沙縣、長沙市中心,時光貴州、雲漫湖有貴陽市和貴安新區。」他認為,五桂山當地農民數量不多、農田面積並不大,可以探索生態文化特色小鎮的建設。此外,他還建議中山的特色小鎮應當放在珠三角大灣區的高度進行發展定位,充分利用好中山的文化和生態稟賦。
■聲音
貴州省貴安新區規劃建設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郭波美:
政府為項目提供
全生命周期服務
2014年棕櫚股份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得到在貴安新區開發雲漫湖項目的機會。棕櫚股份在項目中展現的從園林設計、規劃、施工、經營、管理的全套技術,給貴安新區在規劃設計、施工監管方面提供了難得的經驗和樣本。
雲漫湖2016年9月開園,「十一黃金周」就接待了近50萬名遊客,期間零安全事故、零投訴,當年被評為「全國最優服務景區」,體現出棕櫚股份在文化旅遊管理運營方面成熟的技術,是貴安新區文化旅遊景觀的標杆示範項目。
我們對重點項目有專門組織機構予以保障。新區管委會專門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和工程指揮部,領導小組由管委會主要領導兼任,為企業在建設過程中協調各種問題,指揮部則關注工程項目的推進並解決現場問題。
貴安新區為了讓項目順利推進,對建設手續、現場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撐。在項目監管上,新區管委會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在行政審批上,採取「一個窗口對外,一個漏鬥對內」,行政審批權集中在行政審批局,各管理部門只是對事中和事後進行監管,因此項目審批速度提高近一倍。
(責編:王趙童(實習生)、連品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