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案例,小芳今年7歲了,但是身高卻一直是同伴裡最矮的,小芳媽媽在家裡也沒覺得她有這麼矮,可是一起約出玩的時候尤其明顯,比別人家孩子矮了半頭,小芳媽媽很著急,怕孩子會一直矮小。
於是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醫生告知小芳媽媽說「根據小芳的情況,實際年齡雖然7歲,但是骨齡才4歲,對於4歲的骨齡來說,110釐米並不矮。而且最近半年的長了3.3公分,預計一年能長6.6公分,生長速度還可以」。並且表明不用再做進一步的檢查,但是小芳媽媽還是很不放心。
相信家長都有小芳媽媽的疑慮,那麼什麼情況下孩子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呢
身高監測評價作為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指徵,是兒童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事實上,還有很多發育偏離和疾病都會直觀體現在身高和體重的變化上。
有一些家長覺得吃得好睡得好就不需要做管理了,然而等到孩子骨骺線完全閉合,一切都為時
面對身材矮小的孩子父母總是說孩子長個分為「早長、晚長」現在矮點沒關係,以後還會長。
正是不少家長的這種錯誤觀念讓很多身患「矮小症」的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以致遺憾終生。
遺憾終生。
其實,孩子身材矮小有可能患上矮小症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呀!
矮小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2SD,標準線稱SD),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者。以下情況提示患兒生長緩慢:①兒童的生長速度3歲前小於7釐米/年;②3歲到青春期小於5釐米/年;③青春期小於6釐米/年。
臨床上通過準確測量及對比後確定身材是否矮小。
後確定身材是否矮小。
通俗地講,就是一百個同齡同性別兒童按大小個子排隊的最後3人。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是班級裡同性別孩子中個子最矮的,或生長高度少於5釐米時,應考慮孩子可能存在生長障礙。
導致孩子出現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
1、遺傳,家族性身高偏矮
孩子本人的生長速度正常,骨齡也正常,矮小情況不嚴重,也無青春發育的延遲,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這屬於家族遺傳性身矮。
2、低出生體重兒生長緩慢
這類孩子出生足月但體重小於2500克,又稱足月小樣兒,無家族矮小史,也沒有內分泌異常的情況,生長速度在正常值範圍內,骨齡正常或落後。他們的生長激素激發試驗正常,但有生長激素分泌節律的改變。
3、垂體性侏儒
這是由生長激素缺乏引起的。罹患垂體性侏儒的男女比例約為3∶1,2~4歲時會發現明顯的生長落後,生長速度每年小於4釐米以下,不過這樣的寶寶肢體還比較勻稱,只是面容幼稚、腹部脂肪堆積,這是這種疾病的典型表現。此外,骨齡延遲常與身高齡相符,出牙、換牙延遲,智力正常。
4、營養失衡
孩子生長發育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種營養元素,可80%以上孩子存在營養攝入嚴重失衡的情況。一天當中攝入量最多的是油炸食品、漢堡包等糖分豐富或熱量高的食物。飲食結構失衡必然導致鈣、鐵、鋅等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的營養元素攝入不足,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出現矮胖身材、發育不良等情況。
5、睡眠不足
這是容易引發孩子發育不良、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因為缺乏良好的休息,將嚴重抑制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晚上10時是孩子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而現在父母則往往為提高孩子學習成績而一再延長夜晚的學習時間、縮短孩子的睡眠時間。此外,缺乏運動也是是導致矮小症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6、亂服補品
臨床調查發現,97%矮小兒童家長認識到了孩子身高偏矮,但只有1.6%的家長意識到這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大多數愛子心切的家長採取讓孩子服用補充各種微量元素的保健品;甚至讓孩子把蛋白當成飲品喝、把各種保健品當零食吃。這樣不僅無益於孩子增高,反而會殘害孩子稚嫩的腎臟,過量服用鈣劑,影響骨骼發育;過量補鋅,孩子性早熟;過量補鐵會腹瀉;長期服用魚肝油會引起慢性中毒;服用蜂王漿,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和性早熟,甚至
據調查,90%的矮小症患兒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鬱、內向等心理或行為障礙,影響孩子未來升學、擇偶、就業等,不少職業對身高也有一定的要求。
身材矮小對孩子的影響
據調查,90%的矮小症患兒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鬱、內向等心理或行為障礙,影響孩子未來升學、擇偶、就業等,不少職業對身高也有一定的要求。
國外研究證實:矮小兒童與正常兒童相比,更容易被欺負、排斥等,容易導致自卑甚至抑鬱。
未來生活質量
1. 求學2. 工作3. 婚姻
心理問題
1. 自卑2. 抑鬱症
關注兒童生長發育中家長要避免哪些誤區?
(1)把「矮小」當成「晚長」,錯過最佳的幹預治療機會;
(2)矮小是因為缺鈣、缺鋅、缺營養,最終補出結石,影響孩子健康;
(3)父母矮,孩子肯定矮的錯誤觀念誇大了遺傳因素的作用,放棄了長高的機會;
(4)輕信保健品、增高藥,花了冤枉錢還延誤治療;
(5)誤以為女孩初潮、男孩變聲長喉結才開始發育,錯過長高機會。
日常生活還應注意
1、 均衡營養
豐富、均衡的營養素供給是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
2、有效運動
督促孩子每天堅持20~4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骨骼的生長。
3、充足睡眠
生長激素夜間分泌達高峰 ,年齡越小,睡眠需要時間越長,早睡對如何科學關注身高?
1、 定期體檢
觀察身高增長速度,1歲內每3個月一次,1歲以後6個月隨訪一次,計算一年的生長速度,2歲後每年身高的長速大於5釐米的寶寶就可以排除矮小情況。
2、 採取正確養護方法
對於單純矮小的兒童,在養護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要點:
採取正確養護方法
對於單純矮小的兒童,在養護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要點:
3、如果發現有生長偏離,及時就醫。
兒童綜合發展評價系統
兒童體格發育評估
兒童體格發育情況評價,圖表直觀化展現。
兒童全營養指導
根據4種膳調方式,4種指導方式,出具兒童基於營養、運動、心理、睡眠、飲水的全方位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