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9日,深圳鹽田高級中學教師熊芳芳辭職一事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她是1972年出生的,現年48歲的她卻已經從教31年,並且再只有七年就可以退休了。網絡上有不少人認為她在這個時候離職有些不划算,畢竟七年時間換來的是養老金、退休金,到時候再想做什麼都是可以的。
其實早在五年前,2015年4月13日,同樣有一位體制內老師因辭職而爆紅網絡,她叫顧少強,在辭職信上寫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當時這樣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透露著灑脫與文藝,是無數體制內人員所不敢做出的行為,那麼先來看看這位已經離職5年的顧少強現在過得怎樣?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顧少強現狀
其實之所以這些體制內的人員離職會引發關注,是因為大家佩服他們的勇氣,因為在體制內工作,被外人認作是鐵飯碗,而體制內的人又深知在其中待久了,離開後很大可能變得沒有了謀生的技能。
當時顧少強離職並非是一時興起,而是為了愛情,因為她在當年過年期間去到雲南旅行,認識了同樣有些穩定工作的於夫,而兩人離開時互留了聯繫方式。
後來回來後聊著聊著,越發覺得投緣,於是顧少強與於夫兩人都選擇了離職。
而後,她們在一同旅行到成都的街子古鎮時,都很喜歡那裡,後來兩人在那裡開了客棧,兩人已經結婚,並且還生有一個女兒。
如果說顧少強是為愛情任性離職,那麼熊芳芳就是為有實力、追求精神自由
顧少強是為了愛情而任性離職,而熊芳芳則是有退路、有實力,為追求精神自由而選擇的離職。
有人可能覺得熊芳芳還有7年就退休了,熬一熬七年很快就過去了,現在離職有些不划算,但其實並非如此。
熊芳芳雖年僅48歲,但是已經從教31年,並且還有特級教師榮譽,也是正高級教師,可是說是名師了。
像她這樣的人離開體制,是不愁發展的,脫離了受束縛的體制之內,發展得或許更好。據說她在離職當晚就收到了不少企業、單位的邀請,其中還有南京大學的邀約。
她說7年才能夠光榮退休,但是卻想將這7年賞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因為生命無法重來,不願醫生被人安排。短短的幾句話,卻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只是做了別人所不敢做的事情,這也是大家羨慕和佩服她的地方。
普通人不要盲目衝動,三思後行動
像顧少強、熊芳芳這些體制內離職的人,常人不要再羨慕、也不要盲目效仿,因為離職之後可能會有更好發展,但是也可能會使得生活變得糟糕,所以不要盲目衝動,需要三思之後再行動。
同時那些在體制內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危機意識,體制內有體制內的好,但也有體制內的不好的地方,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具備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
你認為已經離職5年的顧少強,現在過的生活如何呢?你又是怎樣看待熊芳芳的離職行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