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管你在家怎麼吃、玩、睡、只要不出門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但是這樣的安逸生活也給部分膽結石患者帶來痛苦。
安逸生活誘發膽結石疼痛
年前回家準備了很多火鍋底料,大年初一一家人圍著鍋爐吃火鍋,奶奶年紀大了飯量小,爸爸擔心奶奶不吃飯缺營養就讓她多吃了幾顆鵪鶉蛋,晚上看完北京衛視的春晚準備睡覺,我聽到樓下的呻吟,我趕忙和爸爸下樓才發現奶奶跪著蜷縮在床上,全身冒冷汗,帶奶奶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膽結石,因為吃了膽固醇食物引發了疼痛。
對於膽結石患者來說,飲食是膽結石的重要誘因,而春節期間的各種美食更可造成膽結石疼痛發作頻繁,一切高膽固醇、高熱量、高脂肪、油膩的食物都應該少吃或儘量不吃,這些食物都可刺激膽囊,引起膽囊劇烈收縮,結石在膽囊內移動導致膽絞痛。
宅家期間出現疼痛又不敢出門就醫,可膽絞痛又著實苦不堪言,該怎麼辦呢?自救,自我緩解!
3個膽結石疼痛應急方法
1.在沒有醫生陪護的情況下,應立即臥床休息,保持俯臥位;若在進食中發生疼痛,應立即停止進食,同時家人要安撫患者情緒,幫其緩解。
2.雙手適當按壓患者腹部使得腹痛有所緩解;若有醫生陪同,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按摩正確的穴位,已達到解痙止痛的效果。
3.用熱毛巾敷於腹部疼痛部位,持續時間可以長一點。
症狀較為嚴重時,患者及家屬應立即送往醫院診治,切勿私自為患者服用止痛等藥物,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
建議膽結石患者在解除疫情後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疼痛的根源在結石,結石不除疼痛發生的次數隻增不減;且膽結石隨著移動卡在膽囊頸部可引發膽囊炎,結石也可掉落至膽囊管成為膽管結石,甚至是肝內膽管結石,這時候再重視治療,不僅增加了治療難度也增加了治療費用。
不痛的膽結石更應積極治療
看到這裡,會有患者慶幸自己的膽結石不痛,提醒有膽結石卻不痛的患者,不可抱僥倖心理,膽結石不痛不代表結石好了,可以放任不管,不痛的結石很容易在我們的忽略中默默發展,損傷膽囊功能,嚴重時只能切除膽囊。而膽囊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具有儲存、分泌和收縮排洩的功能,同時調控括約肌功能,調節膽道壓力,參與維持腸道正常生理功能。
失去膽囊,可因膽道壓力失去平衡和有規律的壓力調節,從而消化系統功能降低,出現膽汁反流以及消化相關症狀,同時也增加結腸癌和膽總管結石的發病率,因此,不痛的膽結石更應積極治療。
膽結石不是小小結石那麼簡單,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會給我們的身體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膽結石也如此,而我們面對疾病的正確態度是積極治療,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將其扼殺在搖籃裡,避免帶給我們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