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能成大事的孩子,越喜歡做這些「窩囊」的事情,家長別讓他改

2020-08-15 小屁孩兒

文|文兒


一直以來,我們在看待一個孩子的時候,好像只有他從小事事出挑,能力碾壓眾人才是優秀的,長大才能夠前程似錦。其實,孩子能夠慷慨激昂地前行是優秀,孩子能屈能伸,也是大丈夫的表現,能成就一番大事。


就比如,據我在生活中的觀察,一些看起來「窩囊」、不起眼的孩子,他們表面上很平凡,但是卻有成大事的潛力。家長可別讓他們改。

和同齡人競爭,不喜歡針鋒相對,喜歡默默地努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跟同齡人競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繼續砥礪前行,變得優秀。就拿孩子的學習來說,他要跟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競爭,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有的孩子,學習的時候,遇到比自己成績好的同齡人,非常不服氣,咬著牙、發著狠,一定要超過對方,氣勢凌人。當然,孩子這種宣戰方式固然很有骨氣,有成就一番大事的勁頭。

但,如果孩子在面對學習比自己好的同齡人時,懂得冷靜地處理,把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韜光養晦上。這樣的孩子懂得積攢力量,也容易一躍而起,變得優秀。孩子和同齡人競爭,不喜歡針鋒相對,只是默默地努力,容易被人誤解為「窩囊」。不過,這不是「窩囊」而是一種智慧和處事方式,暗示孩子能成就一番大事,家長別讓孩子改。

受得了委屈,不計較眼前得失

孩子年齡小,生活閱歷少,任何人都可以對他說教,他非常容易受委屈。比如,孩子上課,在專心致志地思考的時候,被老師冤枉走神;孩子幫助同學,樂於助人,被別有居心的同學毀壞名聲,說「裝」等等。孩子遇到委屈的時候,家長都希望孩子據理力爭,為自己討回公道。當然,孩子如果有為自己伸張正義的勇氣,也是能成就一番大事的徵兆。

但是,如果孩子受得了委屈,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不把精力浪費在跟人解釋上,不斷充實自己,也是能夠成就大事的表現。只不過,孩子敢於忍氣吞聲,委屈了也不做申辯,可能就會被家長當成「窩囊」、沒出息,殊不知孩子格局遠大,能夠成就大事。

與人為善,不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得罪人

孩子和孩子之間,也會有利益之爭。雖然,他們不會像大人一樣爭奪金錢,但是也會爭老師和同學的喜愛、爭班級排名等等這些稀缺「資源」。有的孩子,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為了多獲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在背後偷偷說別人的壞話。孩子這樣做,當然是不妥的,但是現在不少家長都認為,只要家裡孩子不會吃虧,就都是值得驕傲的。

相反,那些與人為善,不為了自己的利益得罪人的孩子,倒是顯得畏手畏腳,顯得很「窩囊」。其實,孩子的這種「窩囊」是光明正大,不屑於各種小人行徑,長大能夠成就大事。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有以上「窩囊」的行為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做這些「窩囊事」,將來也許能成大器,家長別急著讓改
    文/小熊育兒日記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大器,有大出息。所以說,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不希望孩子活得「太窩囊」。因為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身上的這些「窩囊」行為,會阻止孩子成大器。孩子喜歡做這些「窩囊事」,將來也許能成大器:1.
  • 孩子以下行為看上去很「窩囊」,卻是能成大事的預兆,家長別攔著
    文\文兒人道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對於家長來說,想知道孩子將來是否能成大事,基本從七八歲就能判定出來。有句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放到孩子身上也一樣適用,只不過有些孩子兵行險著,經常做出有些有違常理的舉動,讓家長摸不著頭腦。
  • 爸爸越喜歡做"這3件事",證明他越"窩囊",孩子也深受其害
    爸爸越喜歡做&34;,證明他越&34;,孩子也深受其害家庭對於一個人來說影響有多大在這裡就不用多說了,一個人的品性、發展以及格局眼界與他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離不開。而在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教育以及環境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個孩子長大以後 有沒有出息很大原因取決於成長的環境。
  • 越是不合群的人,越會有這三個「優點」,往往能成大事
    越是不合群的人, 越會有這三個「優點」, 往往能成大事 古話常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意思是做好一件事,單打獨鬥是不行的,需要有人幫助
  • 家長越是喜歡講道理,孩子就越是不聽話,那麼家長該如何去做?
    後來有的家長發現了,其實講道理不一定要孩子全部聽懂,習慣和氛圍也很重要,便開始和孩子講各種各樣的道理,出現很多「不可以,不行」。實際上,講道理可以,但是要注意方法。並不是所有講道理的家長都會成功,有的時候,家長越是喜歡講道理,孩子就越是不聽話,這些方面的事情,家長必須知道。
  • 女人要擦亮眼,越是喜歡做這些事的男人,越是沒本事
    女人要擦亮眼,越是喜歡做這些事的男人,越是沒本事每一個女人都希望自己以後的老公有本事,為整個家遮風擋雨,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她們知道結婚前和結婚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在戀愛的時候,開心最重要,有些事情可以忽略,有些事情不必較真,但是結婚後
  • 孩子上了幼兒園,有這4個行為時,家長別不管不顧,越長大越難改
    孩子長大後,家長們都會及時將孩子送進幼兒園,認為孩子還是要受到老師的約束,才能成長的更好,慢慢地懂得講文明、講禮貌等好習慣,但也有的家長並不這麼認為,總以孩子小為藉口,疏於管教,不管不顧,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其實一個人的品質,是一天天積累出來的,所以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應該第一時間引導或教育,這樣做孩子才能越變越好,否則越長大越難改。
  • 男人越是在這些方面「慫」,越是愛在女人面前說一些大話來掩飾
    可是男人越是在這些方面「慫」、沒有底氣的時候,越是喜歡不經意地說這些大話來掩飾,大家看看是不是能找到生活中這些男人的影子。第一,賺錢能力比較差的男人,卻往往更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大家發現沒有,越是沒錢的男人,卻往往越怕別人知道自己沒錢。
  • 為什麼越是父母不想讓做的事情,孩子越要去做?
    為什麼她明知道我讓她看書是對她好,但是她卻還是不按照我說的去做,而是非常氣憤地反駁我呢?因為,小編和女朋友的溝通會給人帶來一種被控制的感覺,不自覺地生出抵抗的情緒。我們討厭被別人改變,被別人控制。對方越是把我們的問題當做問題,我們就越會抓住那個問題不放。
  • 能成大事的孩子,小時候常愛做下列「窩囊事」,看看你家娃做過沒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的未來發展上限往往由他的性格所決定,但是孩子看待事情的方式和大人不一樣,所以不能以成人世界的規範去看待孩子,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孩子會做一些
  • 能夠成大事的男人,往往會有這四種「窩囊」的表現
    能夠成大事的男人,往往會有以下這四種「窩囊」的表現,看起來是在退步,其實是在默默前進。1.在愛人面前很「窩囊」,常常低頭認錯,甚至是言聽計從。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現在,張珏成了行業裡的領頭人,別人反而要敬他三分。一時半會的「窩囊」,換來了一生的成功,也值得了。3.在求別人的時候很「窩囊」,臉皮也很厚。男人要成大事,不可能完完全全靠自己,也不能靠家裡人。
  • 老祖宗告誡:在這3個人面前越「窩囊」,就越有本事,長見識了
    所以說,我們看到的某些「窩囊」表現,其實是「潛龍」行為。虎行似病,鷹立似睡;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個男人,越是有這三種「窩囊」表現,越能夠成大事。能成大事的男人,常有這三種「窩囊」表現,越窩囊越厲害!第一種人:在比自己厲害的人面前「窩囊」的人。
  • 幼兒園老園長:家長在這幾件事情上,越是捨得孩子,孩子越優秀
    有人說孩子將來是不是優秀,從小就能夠看出來,俗語不是說三歲看到老嗎?其實,孩子都是天生善良聰慧的,只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就引導孩子走向不同的道路。一個開幼兒園十年的幼兒園園長說,很多家長總是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他們對孩子要求很嚴格,可是卻從不知道孩子是否優秀,其實和他們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 幼兒園孩子有這些行為,家長不能慣著,越長大越難改
    教育孩子是個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家長的一場修行。孩子不懂禮貌、做事不專心等等,家長總覺得是孩子年齡小,不急於管教。但孩子不會一夜長大,他所有品質都是在成長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錯誤的習慣需要家長的及時引導和糾正,才能避免越大越難改。
  • 越是沒本事的爸爸,越喜歡做下面3件事,孩子也會效仿自己的父親
    越是沒本事的爸爸,越喜歡做下面3件事,孩子也會效仿自己的父親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看的都非常重要,因此他們會花很多錢讓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在周末的時候還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展。但其實他們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好的父親能夠給孩子起到正面引導的作用,但是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父親並沒有起到自己應該起到的作用。
  • 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
    導讀: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孩子越聰明可能越難帶,如果孩子有這些特徵,父母可別嫌他調皮
    文|西紅柿媽媽帶過娃的爸媽會發現,小孩子越聰明,可能越難帶。其實,不止是老一輩人這樣說,連教育領域的教授都這樣講。李玫瑾教授說:越是聰明的孩子,越要有個聰明的父母。媽媽說,一個大人被一個孩子累得精疲力盡,媽媽說啥,孩子都不聽,娃還覺得自己了不起。小豆丁畫畫很好看,但媽媽告訴他,他拿筆姿勢不對,對手指不好。可是,媽媽越是糾正,孩子越故意拿錯。而當孩子一個人畫畫時,就會主動糾正自己的握筆姿勢,還偷偷呵呵地傻笑。
  • 男人越是深愛一個人,越「慫」
    我們都知道男人越是在乎一個人,越會對她呵護備至,把她當成手心裡的寶,害怕一不小心,就會從指尖滑落,甚至碎落一地。因為我們在愛的人面前,總是唯唯諾諾,喜歡照顧對方的感受,因為愛他,所以想要給她最好的。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件事情,就是一個男人越喜歡一個女人,越害怕她生氣,所以道歉的總是他,在女人面前表現出很「慫」的樣子。有些人認為,這樣的男人是沒有脾氣的,更覺得這樣的男人活著窩囊。其實,不過是因為這個男人在這段感情中,愛的很深。朋友小林,總是非常尊重妻子的意見,即使一大群同學聚會,他也會提早結束回家。
  • 越是「成大事」的男人,反而越離不開女人,這是為什麼?
    所以,在外面越是風光無限的男人,其實背後越是離不開女人為他打理一切。01在外風光的男人,身後總是有一個「厲害」的女人。當李軍在外工作忙碌的時候,彭曉就在家裡照顧孩子,做做家務,沒事的時候就觀察股票行情。完全不像一個哀怨的家庭主婦。李軍說:「很多人都說我在外面很風光,但是我要說,其實全靠我老婆在家裡幫我處理掉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我才得以有今天的成就。
  • 你越是不讓孩子做,孩子越要做?緩解「逆反心理」這樣做
    木蓮媽媽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有其不同的特徵。很多情況下令父母束手無策,頭疼不已。而最令家長朋友們怒火中燒的就是,你越告訴孩子不可以做的事,孩子越是要去做。這樣的暴力式溝通會讓孩子覺得很壓抑,精神緊張。久而久之,對父母的不滿日益嚴重,而在父母的面前又得不到平等、互敬的良性溝通,「以暴制暴」便成了順其自然發生的事。2、與上一個原因截然相反。如果家長長時間對孩子過分遷就,會讓孩子覺得沒人能管得了自己,也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是非觀念,覺得自己即使犯了錯誤也是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