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蛇並不是一種蛇,而是眼鏡蛇屬動物的通稱,是眼鏡蛇科的一屬,其成員大多被統稱為眼鏡蛇。
眼鏡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毒蛇,它們並不是真的戴著眼鏡,而是頸部膨脹後,花紋的輪廓就像是一副眼鏡,因此,形象地被叫」眼鏡蛇「。眼鏡蛇屬目前約有20多個已確認物種,雖然眼鏡王蛇的外形很像「眼鏡蛇」,但其實它並不是眼鏡蛇屬的一種,它是屬於獨立的一個屬。其分別在於體型及頸部斑紋 :眼鏡王蛇的體積比一般的眼鏡蛇要大;其頸部的斑紋是「/\」形而不是一般眼鏡蛇的單眼或雙眼圈紋。
既然眼鏡蛇有這麼多種類,那麼毒性肯定會有區別,其中最毒的要屬菲律賓眼鏡蛇,它們的劇毒能讓受害者在一小時內迅速死亡。
不過在我國是沒菲律賓眼鏡蛇的,我國有2種眼鏡蛇,分別是舟山眼鏡蛇(naja atra)和孟加拉眼鏡蛇(naja kaouthia),前者過去又稱為中華眼鏡蛇。因為當時第一次被國外探險家發現的時候是在舟山,所以被冠以舟山之名。
舟山眼鏡蛇成蛇體全長為1.5~2米。排毒量大,毒性強,致傷面廣,蛇毒主要含突觸後神經毒素,與神經肌肉接頭處N_型乙醯膽鹼受體(nAChR)結合,阻礙化學神經遞質乙醯膽鹼與受體結合,從而阻斷肌肉興奮。被咬後如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時間長了就算是搶救過來也可能會被截肢。
不過,眼鏡蛇其實並不是中國毒性最強的蛇,它只是毒量大,另外,眼鏡蛇還具備噴射致命毒液的能力,所以危險性更高,中國最毒的蛇是銀環蛇。
蛇類其實也很怕人,通常只要不去主動招惹,它們是不會發起攻擊的。很多咬傷都是在人們不小心踩到蛇,或捕捉蛇的時候發生的。
如果被蛇咬傷之後,記住,不能用手使勁擠壓傷口,這樣不僅不能擠出毒液還會加速毒液吸收。可以使用火罐之類的負壓裝置來吸出毒液,不到緊急情況不推薦採用口吸毒液的方式。
因為如果嘴唇或口腔中有創口,吮吸後會加快毒液吸收。火燒傷口也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會加快傷口組織壞死。
被蛇咬傷之後,應該立即用淨水、飲料或甚至尿液衝洗傷口內外,有條件時可用碘酒、消毒酒精進行清創,並用乾淨的紙巾手帕吸淨滲液,簡單處理之後要馬上去附近醫院就醫。哪怕是最毒的銀環蛇,被咬後只要在6小時內就醫,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不一定要打死蛇帶去醫院,記下蛇的品種去醫院,醫生也可以快速辨別毒蛇品種,更快注射對應的抗蛇毒血清。
像眼鏡蛇如此體型龐大的蛇,是很難在被咬傷後將它打死帶回醫院的,有人說,必須要用咬你的蛇製成的血清才可以解毒,其實並不是,蛇毒血清的製作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在醫院中注射的抗蛇毒血清都是已經製備好的,並不是用「當事蛇」的毒液製造的。
而且,相同類型的蛇毒可以使用同一種血清,也不盡然必須一一對應——如抗蝮蛇毒血清對於蝮蛇、原矛頭蝮、竹葉青蛇、烙鐵頭蛇咬傷都有效果。
目前,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眼鏡蛇毒可以用於癌症等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