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學不來」,家長的填鴨式教育,正在毀掉孩子創造力

2020-09-05 耿倩倩聊育兒

文丨耿倩倩(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小明的媽媽生怕小明的學習成績比其他同學差,所以對於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在乎。為了能夠讓小明更好得到掌握知識,小明的媽媽更是一口氣給他報了三個興趣班。但是小明媽媽的做法卻沒有得到小明的理解,反而被他極力吐槽。小明曾經不止一次的對媽媽抱怨,自己學不過來了。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填鴨式教育是不可取的。

一、這種方式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危害?

1.變得不願意思考

填鴨式教育就是通過知識灌輸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所有知識灌輸到孩子的腦海裡,這樣的方式雖然能夠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由於所有的知識都是由父母或者老師直接灌輸給孩子,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針對問題進行思考。這就會導致孩子慢慢的養成不愛思考的習慣。

2.影響孩子的創造力

填鴨式的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儘快的掌握知識,但是在得到這個效果的同時也在失去,而失去的就是對於孩子創造力的啟發。由於這種教育方式不需要孩子在原有知識基礎上進行創造,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習就可以了,所以對於孩子創造力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3.讓孩子的思維能力受到限制

由於在進行填鴨式教育的時候孩子所接觸的知識在固定的框架之內,所以孩子的思維方式也會受到限制。但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和書本中學到的知識都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很多思維不能及時轉變的孩子無法適應,所以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學習成績好,但是能力非常低的孩子。

二、家長為什麼會推崇「填鴨式教育」?

1.父母過於急躁

其實父母願意採用這種教育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現在的父母都非常擔心自己孩子的成績比其他孩子差,所以內心感到非常焦躁。在這種心理影響之下他們就希望孩子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所有知識。為了能夠達到目的,所以他們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

2.父母習慣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由於受到了社會經驗的限制只能聽從父母的安排,但是隨著他們的成長會逐漸產生自己的想法。這讓很多早就習慣了孩子言聽計從的父母感到非常不適應,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想法直接灌輸給孩子,所以不少父母也會採用這種教育方式。

3.推崇這種教育方式

這種教育方式可以非常明顯的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提升成績,但是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並沒有那麼明顯。所以在很多父母的眼中這是一種不錯的教育方法,他們只看到了孩子快速提升成績,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變化。所以這些父母會非常推崇這種教育方式。

雖然很多父母對這種方法比較認可,甚至特別喜歡用這種方法來教育孩子。但是這種方法的危害也是很明顯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儘量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避免「填鴨式教育」。

三、家長怎麼才能避免「填鴨式教育」呢?

1.正確認識早教

很多父母認為早教就是讓孩子更早的掌握知識,但是其實這種理解方式是錯誤的。我們對孩子進行早教的目的是對他們進行啟蒙,讓他們逐漸了解一些學習方式並且愛上學習,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後續的學習中充滿樂趣。

2.不要破壞孩子的天性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是掌握知識和了解世界的方法,但是很多父母看待這個事情的時候卻非常功利,他們的眼中只有成績。如果太過於看重成績就很容易造成填鴨式教育,但是如果父母能夠更加耐心一些,不要破壞他們的天性,也許能夠讓孩子受到更多啟發,學到更多知識。

3.讓孩子愛上學習

如果對某件事情感到厭煩就很難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快樂,更會產生牴觸情緒,孩子的學習便是如此。這就直接導致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時候只能採用填鴨式教育。所以為了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定要引導他們找到其中的樂趣,從而愛上學習。

學習成績是每個人都非常關心的事情,但是在提升學習成績的時候一定不能以孩子未來的發展為代價,而是應該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填鴨式教育」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他們的成績快速提升,但是產生的危害也是非常明顯的。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儘量避免這種方法。

本文由耿倩倩聊育兒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中國式填鴨教育,孩子的負擔太重了,各位家長的壓力也很大
    在我們中國小孩子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開始給我們不斷灌輸知識,並且這些知識的數量根本不在少數,然而在這樣的填鴨式教育下,我們中國的小孩子確實能夠學到很多知識,但是卻沒有對於我們創造力得到培養,這就是最直接讓我們在科學創造力上得不到有力的提高,而對於物質的探索就失去了興趣, 當前已經有很多父母開始意識到填鴨式教育的危害性
  • 中國的填鴨式教育
    那麼「填鴨式教育」到底有哪些缺點?為什麼它就不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呢?     教育是個技術活,做一個「好」父母真的不容易!     「填鴨式教育」到底有哪些缺點?美國為什麼不搞「填鴨式教育」?      一句話概括就是,「填鴨式教育」不利於培養高級思維能力。   什麼是高級思維能力呢?
  • 孩子的創造力很寶貴,「填鴨式」的教育不可取,會毀掉他們的未來
    小朋友的創造力和注意力,觀察力,記性和思維等能力比起來,這種能力的層次相較來說是更為高級的。可惜的是許多小朋友對小朋友進行培養的時候比較注重另外幾種能力的培養,而並沒有注意到創造能力的引導以及培養。創造力可以幫助我們衝破現有的框架和束縛,用一種獨有的方式去解決和完善問題,所以說它可以突破原來的固定思維模式,不過我們應該調整原有的事事都幫助孩子的思維方式,不能把自身的僵化思維硬塞給小朋友,自身如何想和做就是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強迫孩子擁有和你一樣的思維模式,這是完全不可取的一種方法。
  • 建議:有遠見的家長,要懂得將教育從「填鴨式」轉變為「個體式」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時代正在以「質變」的方式向前發展,家長們無法否認,但目前而言,教育的方向尚未出現什麼大變化。孩子不應當再是流水線上的學習機器,而應當追求創造力和想像力,成為完整而幸福的自己。01先「應試」再自由的想法,是脫離實際的其實家長們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們也在踟躕,這是時代和社會帶來的焦慮。
  • 填鴨式教育,或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談起填鴨式教育,很多80後的父母會深惡痛絕,認為填鴨式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創造力,破壞了成長中的快樂,是不人道的教育方法,對此全盤否定。難道填鴨式教育真的這麼不堪嗎?這要從什麼是「填鴨教育」了解起:填鴨是因為鴨子這麼小,他的胃很小,吃的很少就飽了,但是賣鴨子的人,想要讓鴨子重一點,就灌食物,比胃大兩三倍的食物,不管他吸收和消化,這種狀況叫做填鴨。所以填鴨是不人道的,奉勸天下賣鴨子的人都不要填鴨,鴨子是很痛苦的。
  • 張桂梅的填鴨式教育,家長為什麼不應該照搬?
    「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只能培養出背答案的機器,怎麼算得上是培養人才?」華坪女高踐行的是填鴨式教育嗎?我們先來看看張桂梅校長的做法。在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她給孩子們制定了極其嚴格的規章制度。即使累的頭昏腦脹,讀不懂題目的意思,也要大量刷題。可以看到,張桂梅採用了死讀苦讀、應試教育、題海戰術的傳統方法,的確就是填鴨式教育。「每天只睡五個半小時,他們的身體素質會不會受到影響?」
  • 父母「填鴨式教育」真的好嗎?用體驗式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現在的孩子競爭層面大,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要求高,從小就用灌輸的方式傳授給孩子知識,甚至會幫孩子報很多興趣班、培訓班,最後看似有點效果,但不過是在"填鴨式"教育。作為家長會看重孩子的發展?不過是看重孩子的成績而已,"填鴨式"教育想要淘汰,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畢竟它並不是沒有效果,不過是效果不佳而已。
  • 小心「填鴨式教育」,破壞了孩子的童年
    什麼是填鴨式教育?所謂填鴨式教育,我們又稱其為灌輸式教育!就如同在飼養鴨子一般,養鴨人用柱狀飼料塞進鴨子嘴裡使其快速增肥,不看結果,只求片面效益。在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我聽,我忘記;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記住。而填鴨式教育恰恰是只佔前二,就是沒有"做"這最後一點,導致成了光說不做的尷尬理。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光說不做,等於白幹,而這也正是填鴨式教育,最為令人苟同的地方。
  • 「填鴨式教育」有很多危害,但很多家長仍舊使用,你可以這樣做
    在我的眼裡,這種教育方法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因為強迫孩子去學習,無非就是不停的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而這樣的教育方法跟填鴨式教育有什麼區別呢?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用到填鴨式教育方式。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叫做填鴨式教育呢?
  • 「填鴨式教育」會毀了孩子未來?父母做到這三點,讓教育回歸正途
    而這個朋友的妻子主張對孩子進行全面發展式的教育,希望孩子在每一個領域都能具備自己擅長的東西,於是想要給孩子請各種各樣的家教老師來幫助孩子學習。當時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我的第一想法是「既然必須要學點什麼東西,那還不如讓孩子學習自己喜歡的,若是孩子喜歡古箏的話,那麼就讓她專門學習古箏好了」。
  • 《三傻大鬧寶萊塢》:填鴨式教育、逼迫式教育帶來的危害
    ,家長也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校長和老師傳統的教育觀念:填鴨式教育,讓學生死記硬背,以成績名次排座位合影,不重視學生的新思想和新發明填鴨式教育:填鴨式教育,是一種教育方式。比喻灌輸式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把書本上的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毫無創造性可言,極大程度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
  • 6歲男孩暑假完成376份考卷,填鴨式教育正在扼殺孩子的未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罷,無疑不詮釋著父母對於孩子成功、成才的殷切期盼。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家庭客觀理性的教育理念是缺失的。《親愛的小課桌》是一個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期間有一幕是葉一茜在輔導徐敬凱小朋友作業時,剛提醒孩子筆畫問題,徐敬凱就告訴葉一茜:「球」字沒有學過。葉一茜很疑惑:「沒學過,那你為什麼要做呢?」孩子無奈回答:「這是家裡的(作業)。」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
    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禮貌和道德品質,只是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長為了擁有一個「懂禮貌」的孩子而刻意訓練孩子,而這種刻意的「中國式禮貌」其實反而傷害了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培養孩子懂禮貌固然是一件好事情,這是在教會一個孩子的生存之道,也是讓孩子今後在社會上的有一定的立足之本。
  • 填鴨式教育是教育的最優選擇
    由來填鴨式教育是蘇聯一位教育家凱洛夫發明的,他發明這種教育後就被蘇聯人民唾棄,當時中國沒有完善的教育體系,結果撿了人家失敗的發明(中國人當時比較保守)。在中國全部都是這種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給了文章,就死背,全都不明白意思。「反正完成任務就得了」學生如實說。與之相對的是啟發式教育。相對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方式當然是啟發的好。在教育界有一句話:「我聽,我忘記;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記住。」填鴨式教育前兩項都佔全了,就是沒有「做」這一環節。而啟發式教育就充分考慮到了做的重要性。
  • 須知:「填鴨式教育」已經過時了,但很多家長仍然使用這套模式
    不過是看重孩子的成績而已,"填鴨式"教育想要淘汰,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畢竟它並不是沒有效果,不過是效果不佳而已。如果用填鴨式教學,只會讓孩子明白知識的基本概念,真正在實操的時候他們是不知道如何處理的,面對問題只會用死板的一面去解決,看起來是被動很多。父母"填鴨式教育"真的好嗎?
  • 填鴨式教育的興衰史
    填鴨式教育是我們家長聽到最多也擔心最多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那到底什麼是填鴨式教育呢?它是由誰創造出來的呢?它為什麼在中國教育界統治了這麼久呢?它的利與弊、功與過是什麼樣的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填鴨式教育的概念。
  • 填鴨式教育培養的是「奴隸」?
    一直對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深感不滿,特別不喜歡這種應試教育模式,為了獲取高分而死記硬背,毫無實際意義,甚至感覺這種教育將人教傻了。而萬維鋼就美國與中國教育所做的對比,讓我突然對這一塊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時也對自己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
  • 「填鴨式」教育不可行,把「填鴨式」變成「個體式」才是明智選擇
    張小北的母親對兒子的表現不甚滿意,她總覺得孩子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了能提高孩子的成績,她採用了填鴨式教育,每天放學後就逼著孩子做這做那,做不完不許睡覺,為了補上漏洞,她還給孩子請了家教來給小北「開小灶」,原以為這樣做就能夠提高孩子的成績了,但沒成想,孩子的成績不升反降。
  • 僑報:填鴨式教育施壓 贏了起跑線輸了未來?
    信息 僑報:填鴨式教育施壓 贏了起跑線輸了未來?對於她的抱怨,母親王婷卻回答:「別人都在學,你不去怎麼能跟得上?」三歲背唐詩、四歲練鋼琴、五歲解數學……望子成龍,是自古以來父母們的期盼。美國僑報16日刊文則稱,家長的「殷殷期盼」成了中國孩子沉重的「枷鎖」。坊間稱,「填鴨式」教育已經從娃娃抓起、「虎媽」的虎爪已經伸向了幼兒園的孩子們。  文章摘編如下 :  當下,中國父母普遍認為讀大學是最好的出路之一。
  • 臺灣媽媽吐槽:亞洲人把補習文化帶到澳洲,毀掉了這裡的教育?事實真的如此嗎?
    因此,很多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這裡讀書。來到這裡之後,一些家長難免會有一些感慨。原以為到了澳洲,就可以擺脫各種補習班的困擾,徹底告別國內填鴨式的學習,但現實是補習班在澳洲依然真實的存在著。在這種模式之下,多數孩子考試成績確實提高了,但實際上這種補習文化正在毀掉澳洲的教育。她認為澳洲教育的獨特之處在與培養學生的思考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