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董雯
學院:法學院
專業:法學
成績:88.4(截止到大三下所有科目平均分)
語言成績:IELTS 7.5、上海中級口譯
交換經歷:大三國內交換一年(華東政法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Summer School
實習經歷:法院、律所實習;省級大創
其他活動:省級大創
Offer:
倫敦國王學院(KCL)、愛丁堡大學、杜倫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布裡斯託大學
最終去向:
倫敦國王學院(KCL)
內容摘要
一、選擇:UK or USA
二、如何提升背景(GPA、語言成績、實習、夏校等)
三、申請過程指南
四、結語
寫在前面
首先感謝錢溢寶寶的約稿,能有機會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的條件比不上那些「大佬」,申請結果也沒有那麼優秀,但是從大一開始準備出國到現在基本完成真的也有很多想法和感悟,希望分享的經驗能給學弟學妹提供一點參考和想法。
(先分享一下申請期間的Timeline,因為目前還沒有進行到後面的選宿舍辦籤證等,所以只有申請的部分。如果可以早點準備PS什麼的也是可以的,畢竟9月份法考還是很費時間。)
一、選擇:UK or USA
很多法學專業的同學都會考慮去美國留學,在我看來,美國和英國都擁有世界一流的法學教育,也都不乏頂尖的學校,那麼對於這兩個國家的選擇就要考慮很多個人因素。
留學其實不單單是學英語、提升學歷等,它也是生活的過程,選擇一個自己更喜歡或者對自己更有益的環境很重要。很多人會說要跳出舒適圈來挑戰自己或是怎樣,但是這件事情本身是有利有弊的,我們也沒必要為了它的「利」去強迫自己做太多不喜歡的事情。英美文化和中國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一年的時間我們需要跨越語言障礙、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建立新的生活圈等等,而這些事情每一件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選擇英國是因為這個國家雖然和我現有的生活圈不同,但是與我個人的匹配度更高,它既能滿足我提升能力的需求也不至於給自己太大的精神壓力。(不過,倫敦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除此之外,LLM可能會考慮到考Bar的問題,去英國如果想考Bar的話還是比較複雜的,基本讀一年LLM是肯定不符合條件的(具體要怎麼操作我也沒搞清楚)。相對而言美國考Bar的機會就多一點,但是因為我個人並沒有打算留在國外,也並不是一定要去外所,所以bar對我來說是個加分項但不是必需品,所以去英國或者美國就沒有那麼重要啦。
二、背景提升
留學的競爭還是很大的,法學專業雖然不比商科激烈,但是優秀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好好規劃三年的時間來提升自己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GPA
英國LLM的申請季一般是在大四上的九月份開始,所以就需要提供大一至大三完整的成績單。對方學校在考量的時候一般看全部成績,有的學校也會在offer中con畢業時的專業成績(比如布裡斯託)。
不同學校對均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大部分學校是以211/985和非211/985為標準進行區分,但像倫敦政治經濟學校等G5學校有可能會要求target school(倫敦政經為例:網排top30)以外學校的學生均分達到90%。對於均分的計算方法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愛丁堡是要求平均分而KCL是要求加權平均分。
通過官網信息等我認為,申請G5需要均分達到88%甚至90%,而申請KCL、愛丁堡、杜倫等需要85%以上。
刷均分是一件很辛苦也很重要的事情,我個人不推薦通過重修來刷分,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每一個時間段都有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儘可能第一次期末考試的時候好好複習和準備才是最優選擇。
(二)語言成績
法學專業的雅思要求還是很高的,不同的學校對雅思總分和小分都有具體的要求。G5類一般要求7.5(7),其他的需要7.0(6.5),有的學校也會(例如杜倫)要求寫作達到7.0。雖然可以通過語言課來彌補語言課程的不足,但是語言課不僅花費大而且也存在考試不能通過的風險,所以花時間來準備語言考試還是十分有必要的,畢竟刷分的同時也是學習英語的過程。
(三)綜合能力
1. 實習
本科期間的實習不僅是申請的加分項,對於個人的發展也是很有用處的。我建議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實習,包括法院、律所、公司法務或者行政機關等等。在不同的地方實習能學習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與此同時也能了解自己更喜歡哪一種職業或者生活方式。
找實習是一件很難也不難的事情,重要的是,並不是只有外所、紅圈所才能學到東西。大一、大二因為課程較多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實習,例如法院(尤其是一些基層法院),不僅相對於律所而言工作機會更多,而且可以了解到很多程序上的知識。大三大四課程相對少了之後,個人能力也相比之前更高,可以通過投簡歷或是關注學校的實習機會去律所進行實習。在律所的工作可能較於法院而言更加豐富,同時也是積攢人脈的好機會。
我當時是寒假的時候聯繫了基層法院,自己通過微信公眾號找到法院的電話,然後詢問一下是否需要實習生就可以了,反正放假在家也是閒著,去法院實習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記得我在法院的工作包括整理材料、聽庭、和公益律師一起給當事人提供諮詢等等,同時法官還會帶我出去送達、查封等等,可以認識到各種各樣的當事人、律師,接觸到很多有意思的案例。
因為有機會在華政交換,所以我也利用在上海的時間投簡歷去了一家上海的律所實習(就是很普通的律所)。帶我的律師主要從事國際貿易方面,而且已經工作了三四十年了,所以真的是經驗豐富。期間律師會講案例、推薦閱讀、帶我見客戶等等,也帶我去了上海的很多地方(我真的是重新認識了一遍上海啊)。基本上律所都是要通過投簡歷或者學院提供的途徑來進行實習,所以就需要準備好簡歷,掌握必備的面試技巧等。
如果想去外所實習的話,相對而言比較困難,畢竟我們學歷有限,而且外所也不是定期招實習生。但是每年司法部的網站會有全國外所的資料和信息,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官網了解一下。
2. 交換
交換也是申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加分點,尤其是海外交換。在這方面如果有想法的話可以提早了解學校的一些項目,早做準備。交換本身是有很有益處的,開拓視野,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等等。
3. 夏校
英國和美國的大學都會有很多的夏校課程,我自己是參加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夏校。在這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項目:LSE的夏校是三周的課程,前一年的十二月左右開放申請,可以選擇的課程範圍也很廣泛,包括商科、法學、政治等等。與遊學不同,夏校的課程量還是很充足的,有期中和期末檢測。除了學習之外學校會組織很多活動,各種聚會、講座等資源還是很豐富。所以我認為夏校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和提前適應留學生活的機會。不過就法學專業的同學來說最好是在大二暑假去參加,因為大一學生在選課上是有限制的,很多專業課不能選,與此同時大三的同學又需要準備法考。(我本人是大三暑假去倫敦,後期複習法考的壓力還是很大)
三、申請
首先關於申請,我是選擇了DIY,那麼就申請中的一些經驗和步驟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一)材料準備
不同的學校對於申請所必須提交的材料有不同的要求,但必備材料主要包括:
1.Reference;
2.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
3.CV;
4.Academic Transcript(中英文);
5.Studying Certificate(中英文);
6.語言成績證明;
7.Passport(部分學校需要提供)
(二)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是DIY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了解不同學校的不同招生需求,並最終確定自己最想去的學校以及專業。英國學校的官網都有詳細的信息介紹,基本上可以囊括所有需要的信息,有些學校有專門的申請手冊、PS/Reference寫作要求等。具體的信息搜索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從了解學校入手。每一個學校都有不同的價值定位,也有自己的目標,了解學校不僅能挑選適合自己的學校,對於寫PS也是個切入口。可以多去了解學校的校訓、歷史、現有的排名、國際聲譽、留學生比例、就業前景等等。QS排名官網、學校官網、留學論壇等等都是重要的信息來源。
第二,了解環境。學校的地理位置、學科設置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比如倫敦的學校大部分地理位置都很好,對於實習、兼職等等都很有利;同時有的學校也會提供更多的講座、外語課程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
第三,了解專業。英國LLM基本都會細分具體的專業,包括智慧財產權、國際金融法、國際商法、國際貿易法、商法等等,不同學校的專業設置有所差別,側重點也不同。當然像KCL、LSE、UCL這三所學校在申請的時候只有Master of Law一個選項,需要後期確定自己的具體專業類別,我認為也是一個很靈活、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來調整方向的不錯的方法。
再者,了解基本要求。每一個學校對於語言成績、平均成績、文書的格式內容等都有具體的條件和要求,可以自行進行整理,也可以作為自己平時學習的目標。
第四,了解學院的背景、教授等。每一個學院都會有對學院教授以及知名校友的介紹,提前了解他們的研究方向等不僅是一個為自己做選擇提供素材的機會,也可以在後期寫PS的時候有所側重。
(三)文書寫作
1. Reference
一些學校(比如杜倫)會提供專門的Reference寫作指導,可以以此為模版然後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修改。關於推薦人,最好的還是選擇了解自己的老師,比如和自己接觸時間較長的,這樣他/她的推薦在對方學校看來更加具有說服力,例如可以選擇自己的專業課老師和大創等項目導師等。關於推薦信的內容,可以從多個方面來準備,第一是學術能力;第二是實踐能力等。
具體來說,推薦信的內容需要包括老師的聯繫方式、郵箱(學校用官方郵箱)、籤字、日期(愛丁堡大學要求必須籤上日期)等。形式上需要用學校官方信紙進行列印。部分學校(如LSE、UCL)要求推薦人通過郵箱發送電子版推薦信、同時填寫一個評價表格之類的東西,其他的大部分學校提供掃描版即可。
2. 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
PS是英國申請中除了成績之外最重要的考量標準。關於書寫PS,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
第一,結構框架。我的PS其實比較傳統,大概就是以下幾個部分:
第二,具體內容。
關於Why this school,可以從學校的一些特色,或者地理位置等來寫,簡單說來就是能說明白為什麼是這個學校而不是英國的其他學校。
關於Plans for LLM,可以說明一下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方向,然後你有什麼樣的計劃來充分利用一年的時間。
關於自我「推銷」部分,可以結合自己的Reference和CV;通過以具體的經歷為基礎體現自己的一些能力和過人之處也是不錯的方法。
關於最後一個部分,可以根據字數要求來決定內容。我記得杜倫大學的申請中有提到他們希望招收「interesting person」,對於這類學校適當介紹一些自己與法學無關的興趣愛好也是加分的。
3. CV
按照類別寫清楚各個你認為有用的項目就可以了,可以找一些國外大學課程的CV模版。
(四)填寫申請表
最後一步就是填寫申請表啦,不同學校的表格不同,不要著急注意細節,確保所有的文件都上傳了,信息沒有錯誤就可以啦。
四、結語
總的來說呢,忙完了一年的申請收穫還是很多噠。感謝耐心看完我一堆囉嗦的人,最後想說,沒有人能告訴你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如果有了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最後一定會有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