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胎放開後,很多夫妻就希望能再生一個,湊成一個「好」字,有兒子有女兒,這樣家庭更熱鬧。可孩子的性別並非我們操控的,兩女、兩兒、或一個孩子的家庭都很多見。
難道「生男生女」真的都一樣嗎?20年後,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在小區的亭子裡乘涼,老人談起了自己的孩子。王奶奶說:「小女兒給我買了幾件夏天衣服,花了1000多元,我都捨不得穿上。昨天大閨女又打電話,想帶我去旅遊,我這把年紀哪折騰啊?」話說如此,可王奶奶臉上很是喜悅。
周大娘說:「還是2個閨女好,我家2個兒子可是讓我操碎心,結婚時要買房買車,婚後還要照顧兩個家庭的孩子,天天忙死了。」
嚴大媽嘆了口氣說:「都沒我慘,我家一兒一女,幾個月前拆遷時,留一筆錢給女兒,誰知兒媳婦大鬧不已,閨女又說錢給得太少,結果現在兒女兩家人都不來看我了!」
可見20年後的變數太大,一兒一女並非最好的組合。
有機構做過調查,2個女兒家庭會更幸福一些,女兒出嫁了時,不需要給上彩禮,不會因結婚掏空家庭積蓄。有了孩子後,父母想帶娃與否全憑喜好,不帶也沒人說什麼,還不需要考慮婆媳關係。女兒的心更細,也會變得更孝順一些。
要說在古代生產力薄弱,更希望能生上兒子,還不會被人欺負,如今很多父母都不希望生2個兒子,畢竟結婚時的花費太多了,彩禮錢、買車買房等,一個孩子都夠嗆,更別說兩個娃了,累死累活也才讓孩子都成家立業,自己卻還著貸款。
很多父母都有優生優育的習慣,希望將全部的愛都贈予子女,不管是物質上還是教育上,都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讓子女更好的成長。不過等到孩子結婚、父母老去時,夫妻倆需要養4個孩子,顯然子女負擔大,可能忙不過來。
很多父母都希望能夠「好事成雙」、「好字成對」,有兒子可繼承香火,有女兒養老時更貼心細心,想想都是人生贏家。實際上到老時才發現,自己夾在兒女中間難做人,顧忌兒媳婦臉色,還要幫襯閨女,一旦有財產糾紛,那真的是頭疼一輩子。
不管生什麼孩子,只要他們夠孝順,自己的老年生活就會更踏實,有更多閒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說到底,父母還是要教育好孩子,讓他們都能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