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最新的網絡騷擾方式,叫做「拍一拍」。
上周,微信更新了這個迷之功能。只要你在聊天界面雙擊對方頭像,對方頭像就會抖動,系統也會發送「拍了拍」的提示。這個提示所有人都會收到,雖然不會強提醒,但還是會顯示在聊天信息流中。
一開始,網友們快樂得像個小學生:
當代網際網路青年人,就是這麼無聊
拍著拍著,總覺得哪裡不對:
「拍一拍」與群聊中@某人、QQ的「抖一抖」的區別是,被拍的人聊天界面不會震動,聊天窗口也不會彈出來,更不會被高亮。於是,有人把它定義為「一種輕量化、不尷尬的社交行為」:
感覺也是結束聊天的利器
也有人玩著玩著,悲劇來得猝不及防:
老虎屁股和老闆的任何部位,都是萬萬拍不得的
微信團隊在官方公眾號裡表示,這是模仿螞蟻通過互相觸碰觸角來打招呼,「讓打招呼不再枯燥」。也有人認為,「拍一拍」上線後,代替「在嗎」的問候方式出現了。然而,由於對方並不會收到提示,你就算拍得再拼命,對方照樣可以不理你。
感覺就是有點好玩但沒任何卵用的新功能,太迷了。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微信小功能?
顯然,「拍一拍」並不能拯救社恐。值得慶幸的是,它沒有強提醒,無論是老闆突然來催稿,還是甲方爸爸半夜要方案,甚至是產品經理臨時改需求,都沒法用「拍一拍」來玩奪命連環call。
在我看來,「拍一拍」只會讓溝通更費勁。舉個例子,本來群溝通就很水,一群無聊生物拍來拍去的,會讓時間更稀碎。如果是公司群,你原本想@老闆,無奈手滑多按了一下、變成「拍一拍」,祝你好運。
敢拍老闆?皮癢了你
無用的功能,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微信使用痛點。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以下功能:
看看誰刪了我 / 拉黑我
人吶,越長大越佛系。曾經我們很在意被刪好友 / 拉黑,恨不得分分鐘肉身過去質問。現在呢,無非是一笑而過,畢竟加好友看緣分blablabla……
(心聲:)要不是微信功能不齊全,不能立刻告訴我哪個傢伙把我刪了 / 拉黑,我早就去撕了好嗎?等我發現了,搞不好一年半載都過去了,人都找不到,你上哪撕去?
偶爾還會收到這種low穿地心的消息
為了我們好友列表的整潔、朋友圈的安寧、群聊時的和氣,建議微信加入「看看誰刪了我 / 拉黑我」的功能,矛盾不要藏著掖著,能動口就別動手。
群內屏蔽(悄無聲息)
說到群聊,誰沒在微信群裡吵過架?但凡人多一點的群,總有幾個能惹毛你的人,比如行業群裡的傻叉,健身群裡的微商,誇客戶群裡的鐵憨憨,校友群裡的前男友/ 女友……
(心聲:)都是因為他們先惹我,我才原地爆炸的。只要見不到他們,人間處處雲淡風輕。群內悄悄屏蔽,既照顧了我的情緒,又不傷面子,對方說什麼我都能當真·空氣,多好。
進階一下,就是一鍵屏蔽某些人。既不用與他們加好友,也不用在任何群裡碰到,就算碰到了也相互靜音,眼不見為淨,和諧社會從我做起。
一鍵找回聊天記錄(付費功能)
用微信的頂級尷尬之一,就是一個多年沒說過話,突然冒出來問你「在嗎」的人。你一是想不起TA是誰,二是當年忘了改備註(誰叫你懶),三是聊天記錄徹底空白(天知道你們聊沒聊過)……總之,尷尬程度報表。
(心聲:)回不回消息?回什麼消息?如果對方是客戶派來的奸細朋友,或者爸媽派來的相親對象,不回就慘了。這時候,我們需要翻聊天記錄,無奈這年頭大家手機換得勤,搞不好沒同步……
更尷尬的是,前男友 / 女友來找你了,你卻沒同步曾經的聊天記錄……
如果能一鍵找回聊天記錄就好了,哪怕是付費的也好啊,至少讓我判斷對方的來意吧,不然一直尷尬下去怎麼辦?致微信團隊:這個功能一定能創收,羊毛趕緊薅起。
已讀可見(需雙向確認開通)
微信隔壁有個叫Line的APP,有個天怒人怨喜聞樂見的功能,就是已讀可見。
如果你用了Line,老闆催稿,裝死是不行的;甲方催方案,裝死也是不行的;媽喊你相親,裝死還是不行的;男/女朋友找你,裝死更是不行的。你只要打開了聊天頁面,對方就會顯示你已讀,「已讀不回」的梗就是這麼來的,釀成了無數炒魷魚 / 欠款 / 回家挨打 / 分手的慘劇……
但是,這個功能也有亮點。假設你是老闆 / 甲方 / 爹媽 / 男女朋友,你會希望對方已讀不回嗎?不!
來自我國寶島臺灣的……尷尬現場
解決途徑很簡單:「已讀可見」作為一種功能,需要雙向開通才能實現。只要你同意開通,雙方的交流便沒有障礙,讓微信培養你認真負責的精神。
如果開通了還是已讀不回,你活該。
群內關鍵詞強提醒
比如「紅包」、「福利」
你錯過了幾次搶紅包,就錯過了幾個億。
群裡發紅包的人,只有兩種。一種只在逢年過節發,大家都知道,然而網速 / 手速渣渣搶不到。另一種是冷不丁給你來一包,你沒看見,紅包是一場錯過,難捱別離多……
(心聲:)我不窮,我只是錯過了財富。
為了搶紅包,手速要練
這時候,群裡有關鍵詞強提醒功能就好了。相當於@你,只要關鍵詞出現,群聊立刻高亮+ 置頂 + 一行紅字,「XXX發布了關鍵詞:紅包」等等。微信加入這個功能,大家絕對喜聞樂見。
如果這樣還搶不到,只能怪你手殘了。
別把微信做成QQ好嗎?
以上才是我們普通用戶千呼萬喚的功能。能不能實現,就看微信團隊的誠意了。至少這些可比「拍一拍」有意義多了,「拍一拍」這種從QQ時代起就玩爛了的功能,做產品的就不要有返祖行為了吧。
話說,公眾號也可以跟進一下,讓我看看是誰點了「在看」,卻沒有轉發,說好的素質三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