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硃砂 這些劇毒中藥其實是重症高手

2020-12-19 半月談網

編者的話:提到砒霜、硃砂等,很多人可能會不寒而慄。這些被人視如大毒的「毒物」,其實只要經過科學、嚴格地炮製、配伍、控制用量,並找準適應病證,就能治病救人,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硃砂 可止急性嘔吐

硃砂具有安神鎮靜之功,內服常用來治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驚癇等證;外用具有解毒之功,可以治療瘡毒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證。硃砂主產於湖南晃縣、四川酉陽等地,以湖南晃縣龍溪口所產質量最好,奉為道地藥材。據國內學者調查,含硃砂的中成藥有60種以上,常見的有能靜心安神的硃砂安神丸,緩解心絞痛的冠心蘇合丸,以及清心化痰的牛黃清心丸等。

硃砂還能治療急性嘔吐,以硃砂散治好神經性嘔吐的已有多例,療效甚佳。硃砂散由硃砂30克、法半夏15克、丁香6克、冰片0.6克、生甘草6克組成,均研為極細末後調勻,瓶裝密封,每服3克,每日兩次,餐前半小時溫水調服或裝膠囊吞服。需要注意的是,硃砂散中朱用砂量超過常量數倍,短期服用雖未發現毒性反應,但硃砂主要含硫化汞,久服蓄積對肝腎功能均會有損害。

需要著重強調的是,硃砂一定要嚴格在醫生指導下經仔細辨證使用,患者千萬不能擅自服用,甚至久服。硃砂不宜入煎劑,孕婦、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服用含硃砂的中藥製劑時,應注意中西藥的配伍禁忌。硃砂不宜與碘化物、溴化物配伍服用,兩者同時服用可在腸道內生成碘化汞或溴化汞,其毒性更強,並能導致藥物性腸炎,飲食禁忌上不宜食用海帶及加碘的食鹽,也不要與明礬、阿膠等同時使用。

斷腸草 快速散瘀止痛

斷腸草是多種草本植物的別稱,是指因服用方法不當或誤服後對胃腸道產生強烈毒副反應的草藥或植物。據相關資料記載,「斷腸草」至少是10種以上中藥材或植物的名稱,而非專指某一種藥,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馬錢科鉤吻屬的鉤吻。

鉤吻主要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離開泥土時略帶香味,但多聞會令人產生暈眩感。它廣布於中國及東南亞地區,具有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殺蟲止癢之功,外用治皮膚溼疹、體癬、跌打損傷等。其莖葉均可入藥,一般以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但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處有破潰或傷勢較重應馬上去醫院處理,不要擅自使用。此外,本藥鮮品禁止內服,誤食能致命,中毒後會引起暈眩、咽腹劇痛、口吐白沫、肌肉無力、心臟及呼吸衰竭而死。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馬上就醫,不可拖延。

砒霜 治白血病有療效

砒霜又名三氧化二砷,為信石(又稱砒石)經升華而得的精製品。民間所稱「鶴頂紅」其實就是紅信石,是提取砒霜的一種天然礦物。砒霜的天然礦物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砒霜具有劫痰、截瘧、殺蟲之功,最早是被用來治療梅毒或肺結核病的一種輔助藥物,後被用來治療一些血液疾病。在上世紀末,國內開始研究用砒霜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表明,砒霜具有一定的療效,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臨床路徑中都有明確規定使用該藥,但治療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砷劑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中不是唯一的藥物,必須與其他化療藥聯合或交替使用。臨床上治療白血病砷劑的劑量很小,只有每天10毫克,一個療程也就用到0.28克。

這種劑量的砒霜對人體毒性很低,但有時仍可對肝臟、心臟造成一些損害,需要用保護器官的藥物進行對症治療,故不建議患者自行服用或外敷砷劑。

砒霜口服急性中毒後可出現口及咽喉部幹、痛、燒灼、緊縮感,聲嘶,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於中毒後24小時至數日發生呼吸、肝、腎等功能衰竭及中樞神經病變,出現呼吸困難、驚厥、昏迷等危重症,少數病人可在中毒後20分鐘至48小時內出現休克甚至死亡,而胃腸道症狀並不顯著。砒霜慢性中毒常見頭痛、頭暈、失眠、多夢、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區不適等症狀。經口急性中毒後,可立即以濃鹽水催吐並抓緊送醫;慢性中毒給青酶胺治療。

蛇膽 清熱化痰良藥

蛇膽是蛇體內貯存膽汁的膽囊。所有蛇膽都可入藥,特別是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眼鏡王蛇、五步蛇、蝮蛇的膽,更是入藥的寶貴原料。蛇膽性涼,味苦微甘,具有祛風除溼、清涼明目、清熱化痰等功效。以蛇膽為主配製成的中成藥有十多種,如蛇膽川貝液、蛇膽川貝枇杷膏、蛇膽川貝散、蛇膽半夏散、蛇膽陳皮散等止咳化痰的中藥,均很受歡迎。

在武俠小說中常有身受重傷的人生吞蛇膽獲得「神功」的橋段,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認為如此便能治病和強身健體,競相效仿。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生吞蛇膽危害極大,極易引發中毒,輕則噁心、嘔吐、頭暈,重則危及生命。因此,大家千萬不要自行服用。

硫磺 溫腎壯陽通便

硫磺為自然元素類礦物經採挖後,加熱熔化,除去雜質或直接用含硫礦物經加工製得。硫磺外用解毒殺蟲療瘡,內服補火助陽通便。中成藥半硫丸即以半夏、硫磺為主藥,多用於治老年人脾腎陽虛導致的便秘。硫磺溫腎壯陽,前人稱之為「火之精」。

老年人腎陽虛弱,大腸傳導無力,糟粕停滯不下而大便不通,用硫磺後腎氣溫壯、真陽充盛,故水谷糟粕可從濁道排出。

硫磺用於丸藥中,劑量一般在1.5至3克,現在多在湯藥中加半夏6至12克,另用硫磺粉1克(分衝),用量不可過大,服該品期間不可食用動物血製品,如血豆腐、豬血、鴨血等。

草烏頭 緩解關節腫痛

草烏頭走進普通人的視野,可能來源於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草烏頭主要產於浙江、遼寧、江蘇等地,具有祛風除溼、散寒止痛等功效。一些溫陽救逆、祛寒止痛的中成藥中都含有草烏頭,大家熟知的如雲南白藥、小金丸等。民間也有人稱草烏頭為「斷腸草」,因其含有的生物鹼對腎臟有一定毒性,超量使用會引起口唇和四肢麻痺、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草烏頭生用毒性極大。炮製後的烏頭鹼則會被水解,毒性降低。所以,草烏頭一般是用炮製品,先煎再用,用量不宜過多,現行藥典法定用量為3~6克,草烏頭煎煮的時間越長,毒性就越小,若煮至舌頭不感覺麻時,則近乎無毒。草烏頭外用相對較安全,皮膚無破口時直接搗碎調敷,製成膏藥或藥酒外用,可治療關節疼痛、肩周炎、瘀血腫痛等。

草烏頭使用時由於中毒劑量和治療劑量難把握,很容易發生烏頭鹼中毒。在家中自行煎煮中藥時,一旦發生口、唇、舌發麻,臉部以及皮膚發癢或者有螞蟻爬行感、噁心、發慌等,都預示可能是草烏頭中毒,應立即到醫院救治。在前往醫院救治的同時,可大量服用甘草水或者綠豆湯來解毒。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鉤吻、砒霜、硃砂等「毒物」的另一面(圖)
    【天地網訊】    編者的話:提到砒霜、硃砂等,很多人可能會不寒而慄。這些被人視如大毒的「毒物」,其實只要經過科學、嚴格地炮製、配伍、控制用量,並找準適應病證,就能治病救人,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苦杏仁要認清防誤食 常見五種中藥有毒性
    常見五種中藥有毒性  1、雄黃—遇熱氧化成砒霜  【毒性指數】★★★★  含有雄黃的中成藥不少,如牛黃解毒丸、六神丸、雄黃也是有毒的,它遇熱後可被氧化為劇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中毒後可引起口腔咽喉幹痛、燒灼感、口中有金屬味、流涎、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嚴重者會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長期接觸還會引起皮膚過敏,出現丘疹、皰疹、痤瘡樣皮疹等。因此,雄黃的臨床常用量為0.05~0.1克,多入丸散用。孕婦禁用。
  • 牛黃解毒片有毒…竟然含「砒霜」?!
    而硫化砷,暴露在空氣中,遇熱易分解氧化,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對於砒霜,我們一定不陌生,古代影視劇經常出現的「劇毒」之物。它又名白砒 , 為砒石經升華而成的三氧化二砷 (As2O3) 的精製品。那麼砒霜究竟有沒有毒呢?古代銀針試毒主要試用與檢測物品是否含有帶硫或砷等毒性元素(例如砒霜)。
  • 硃砂是毒物還是寶物?其實硃砂有3個用處,不懂藥理的人不可擅用
    硃砂這個物件對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東西。普通百姓看來,硃砂是毒,那是要命的東西;而玩珠寶的人看來,硃砂是寶,是值錢的東西;而在醫家看來,硃砂是一味藥材,是可以治病的東西。硃砂最早記錄於《神農本草經》,典籍記載其具有「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醫家眼中的硃砂吧!
  • 5大中藥含毒性:雄黃遇熱變砒霜 杏仁勿多食
    導讀: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中藥我們總是存在許多的誤區,錯誤的認為只要是中藥都能夠用來放心安全的治病。其實不然,然而對於中藥我們還存在許多的誤解,要知道,有些中藥是含有毒性成分的,所以在用中藥治病的時候一定要警惕了。
  • 揭秘江湖牙醫無痛拔牙:秘方「脫骨散」其實是砒霜
    正是這種心理給了這些「江湖牙醫」機會,他們利用顧客的怕痛以及貪小便宜的心理,以「無痛拔牙」作為噱頭,吸引顧客上門。  當你告訴他你要拔那顆牙的時候,他就會拿出他的獨家「秘方」,將一些粉末塗抹於你要拔的那顆牙周圍的牙齦上,讓藥力慢慢兒沿牙根深處滲將下去。經過幾分鐘便會滲透到壞牙處,藥力所到的牙齦、牙周膜、牙槽骨都會腐化,與此同時,牙齒便會輕鬆脫落。
  • 從孕婦藥箱中清除這些中藥
    請把這些中藥從孕婦藥箱中「清除」   我國古代醫家將孕婦禁用和慎用的中草藥,編成了一首歌訣,叫《妊娠禁忌歌》:「螈斑水蛭與虻蟲,烏頭附子及天雄, 野葛水銀暨巴豆,牛膝薏苡並蜈蚣,稜莪赭石芫花麝,大戟蟬蛻黃雌雄, 砒石硝黃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兼通草,瞿麥乾薑桃木通, 硇砂乾漆鱉爪甲,地膽茅根與蔗蟲
  • 劇毒!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 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牛黃解毒片含有最毒的砒霜?提醒:這幾種藥物千萬別和它混著吃!
    硫化砷就是我們常說的砒霜的主要成分,遇熱容易分解成具有劇毒的三氧化二砷,導致患者出現中毒反應。 對於砒霜,我們一定不陌生,是古代影視劇經常出現的劇毒之物。影視劇常有誇大,但是砒霜的劇毒作用,卻是真的!它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砷和砷化物都被列為一類致癌物。
  • 哺乳期媽媽怎樣喝中藥才安全?
    中藥的藥物含量成分會更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教授龐震苗解答,從中藥的特點上來看,中藥湯劑是複方,一貼中藥大約由12味藥物組成,並且是用水煮以後溶出的(不是有機溶劑溶解高濃度萃取出的),所以事實上喝中藥身體所攝入的藥物含量比起化學合成的西藥來說是少得多的。
  • 服用腎毒性中藥變成尿毒症,最全腎毒性中藥名單!你有沒有中槍呢?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很多腎友覺得「中藥指標又治本,基本沒有毒副作用」,所以很多人也就放心地、毫無顧忌地使用中藥治療自己的腎臟病。可是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是藥三分毒!凡是大家接觸到的藥物,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都是有一定的毒性的。
  • 藥店誤將砒霜賣給豆腐店 萬人出動搜毒
    東方網3月14日消息:得知自己手中的石膏竟是砒霜,豆腐店老闆驚出了一身冷汗。3月9日上午,雙峰縣杏子鋪鎮一藥店內,有人要買石膏,工作人員誤將3兩砒霜當石膏賣給了這位顧客。發現這一情況後,當地政府緊急動員1萬多人搜尋砒霜。  3月9日上午,這家藥店來了一名顧客,說要買三斤半石膏。
  •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砒霜」治療白血病
    人民網哈爾濱10月10日電(丁洋、通訊員施暘)2015年9月19日,在安徽合肥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的2015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83歲的終身教授張亭棟榮膺本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獎勵其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ATO)治療白血病上所作出的奠基性貢獻。這一獎項的揭曉,讓公眾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神奇的中藥砒霜上!
  • 中醫師承考核考點解讀【辨識中藥】——砒石
    【臨床應用】砒石外用有去腐拔毒的作用,現在常合枯礬、烏梅肉等用以蝕痔;又可合枯礬、硃砂、石膏等用於?管、瘰歷等症。此外,本品合紅棗同?研末,可治走馬牙疳。2.用於寒喘氣促,不得平臥。砒石性溫,能劫寒痰,以奏平喘之功,常合淡豆鼓,研製成丸,內服以療寒性哮喘、咳嗽、痰多清稀等症。
  • 這些石頭都有毒?31種黑名單石頭大盤點
    那如果換成「砒霜」,相信你一定就知道了~但是,礦石中的銻元素含有劇毒,會刺激人的皮膚以及眼、鼻、喉嚨,長期接觸會損害人的肝臟功能,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溫石棉本身對人體並沒有傷害,但是石棉的纖維會分裂出很多細小的纖維,如果長時間的處在有石棉的工作環境下,這些纖維便會通過呼吸進入到人體並附著在肺部,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因石棉引發的疾病往往具有較長的潛伏期,有的甚至達到40年之久。
  • 晚上吃薑,難道真的賽砒霜?這些問題弄明白了,再吃薑也不遲
    但是又有一種說法是晚上不能吃薑,一旦晚上吃,就會毒似砒霜。還有說吃生薑的時候要去皮。那麼這些說法到底是真假?在夏季吃薑之前明白一些問題是對身體健康的負責!1、晚上吃薑賽砒霜?實際上,仔細想想,這個說法是存在漏洞的。都知道,砒霜是劇毒,沾染必然會喪命。
  • 中藥硃砂安神丸
    【方劑名】硃砂安神丸,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硃砂五錢(15g)另研,水飛為衣 黃連去須,淨,酒洗,六錢(18g) 炙甘草五錢半(16. 5g) 生地黃一錢半(4.5g) 當歸二錢半(7.5g)  【用法】上四味共為細末,另研硃砂,水飛如塵,
  • 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禁止使用銷售的中藥品種
    美國:禁止含有汞、鉛、硃砂成分的中藥進口,禁用黃連(1990年開始)。禁用碎杏仁製成的B17Laetrile,禁售含有某種動物或礦物的中成藥,包括蘭州牛黃清心丸(含龍腦)、大活絡丹(含蜈蚣)、蘭州牛黃清心丸(含硃砂)、潤腸丸(含麻仁)。
  • 硃砂的功效與作用 硃砂使用不當危害大
    很多人都不知道硃砂是什麼?只是從電視劇中了解一些。其實硃砂是一種化學物質,要成份為硫化汞,是大紅色的天然礦石。那麼,硃砂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硃砂的副作用有哪些?什麼是硃砂痣、硃砂草?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