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的水是需要定期更換的,並非想換才換。而這定期換水也非機械式換水,而是建立在魚兒的狀態下有計劃的進行。如在夏季中,氣溫較高,水質易變差,水中的水藻容易滋生,水中氧氣易耗盡,換水的頻率就應多點。而在冬季,水質沒這麼容易變差,換水的頻率就可相對緩一些。
一般情況下,如果魚缸中的放養密度高,魚缸的各項設備功率比較低,在這種情況下,魚缸的水質環境就更容易汙染變化,因此換水的頻率也要適當的緊湊一些,一般5-7天就要更換1次。反之,如果放養密度比較稀疏,且魚缸的各項設備良好運作正常,那麼換水可以10-40天左右1次。
換水分為以下3種方式。
一般換水:
每天排出缸體水量1/10—1/5,然後沿缸壁注入等量新水。
中量換水:
養魚一段時間後,缸壁上都會有一層淡黃色的褐藻,褐藻越厚,影響美觀。此時一次性換掉魚缸1/4—1/2以上的水。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中量換水時間間隔至少在一月以上。為了減少大量換水的頻率,可以購買磁力擦,定期對魚缸內部進行清理。
徹底換水:
常常是由於水質嚴重敗壞或青苔過長導致翻缸:把魚撈出,安頓好之後,刷去原缸壁上的青苔等汙物,徹底衝洗過濾棉,重新注入等溫新水,靜置片刻待水溫相等後將魚撈入原池(缸)內。
換水不可太懶,特別是你看到養魚的水比較混濁,大量水藻滋生,甚至金魚都得浮在水面上喘氣,那麼這水你想不換都不行了,不換水,下來就得付出魚生命的代價。
魚缸換水的注意事項:
1、先把養魚的水給養好,注意新水和舊水的水溫要儘可能一致。
2、新水要沿著魚缸壁分批緩慢倒入,不要一下子倒完,這裡特別要注意,新水要避免衝刷到魚體上,儘量避免破壞原魚缸中的水質環境。
3、颱風過後、雨季等等不利自來水廠淨化水質的因素發生時,注意延長晾水的時間。因為在此時,自來水廠可能添加比平常更大量的氯來消毒,例如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之時,自來水中的氯是增加四倍。
困水最常用的2種方法
1、如果魚缸小,換的水量不是很多,家裡備個大口的桶,盆等容器,讓自來水放置24小時,就可以使用,目的是拿水裡的殘氯,揮發掉。
當然這個過程中,如果能有氣泵,曝氣,或者是同時能讓太陽曬到,那就更好不過了。原因很簡單。氯和氯的化合物,都是非常不穩定的,當遇到空氣和溫度升高時,它就能快速揮發逃逸掉。曝氣的原理,是讓水儘可能多的溶解氧,溶解氧的過程,也就是氯逃逸的過程。曬太陽的目的是讓水升溫加快氯的逃逸。據研究數據表明,一桶水,靜置時,24小時,氯可完全揮發掉。如果有曝氣和曬太陽,10個小時,基本就可以揮發完。這是除了用養水機養水之外,最簡單的困水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我稱之為做水:家裡不具備困水,養水的條件,那你就只能做水了。方法就是在家庭的總進水管上面安裝類似過濾器的淨水設施,具備以下功能就能基本實現養魚的目的。能夠過濾雜質,比如PP棉,石英砂,或者是超濾,或者更高級的反滲透等。 然後是活性碳,吸附掉水裡的氯元素。再然後是根據需要,安裝軟水樹脂。只養魚,有陽離子樹脂,就夠,如果你需要純水,加陽離子樹脂前,再加一個陰離子樹脂,就能得到純水。據我所知,很多家裡地方小的職業玩家,家中總進水管裡面就裝有這套設備。
做水的過濾設備,也不是一勞永逸的,當你得到你需要的水的時候,別忘了任何設備都是需要維護的。記得定期清理過濾設備,該更換的濾芯,一定要定期更換,該復活的樹脂,一定要定期復活。別因為有了這些設備,而掉以輕心,最終好心辦壞事。
看了這篇文章後有沒有解決到你的問題呢?一定留言告訴我們呀,如果你還有更好的方法也記得一定要留言告訴我哦~關注我,會有更多方便快捷的養魚小竅門哦!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
轉發和點」在看「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點個「在看」,好魚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