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最高可獲10萬元補貼 河北給創業提供啥便利

2020-12-20 河北新聞網

    為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河北省級財政將安排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資助資金,大學生創新創業最高可獲10萬元現金資助。

    據河北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資助資金主要用於資助大學生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試點市」轄區內眾創空間中開展的創新創業項目,重點是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現代農業、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醫藥衛生、文化創意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領域。

    同時,資助資金優先資助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和各省(區、市)創新創業大賽優勝項目團隊,其他各類、各級、各地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團隊,已有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等社會資本介入的項目團隊。資助項目需經專家評審,資助金額不超過10萬元。

    河北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對申報不實,存在弄虛作假、偽造、以不當方式唆使第三方機構出具虛假評價或檢測報告,或其他套取財政資金行為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河北省政協委員:為創業創新者排憂解難

    「雙創」一個重要的特徵是風險性高,特別是一些高科技創業創新投入大,需要不同屬性的資金給予支持。王建江委員認為,要避免好的創業項目困在資金上,創新企業死在黎明前,就要進行金融體制創新,解除更多創業創新者的後顧之憂。

    劉志新委員建議,應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針對創業創新項目的專業化服務,引導銀行研發有利於創業創新項目發展的金融產品,推出符合實際的信貸政策。同時要建立透明準確的信貸評價體系,明確政府責任部門,減少創業創新者在籌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引導金融機構向創業企業提供結算、融資、理財、諮詢等一站式系統化的金融服務。

    「應鼓勵發展天使投資,通過發展天使投資,化解創新活動種子期、初創期投資嚴重不足和社會資本相對寬裕的矛盾。」民盟河北省委建議,我省設立兩支天使投資引導基金。一支是與上海、寧波類似的專門面向初創期創新型企業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另一支是面向大眾創業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其最大特色是純公益性、投資門檻低和覆蓋面廣。這兩支基金相互配合,互為補充,將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創業者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推動我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徐光泰委員建議,加快建立健全適應創業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廣覆蓋、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嚴監管的多層次股權市場,不斷拓寬創業融資渠道,破解初創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積極探索開展網際網路股權眾籌融資試點,以「眾籌」支持「眾創」,以「眾創」促進「眾籌」。促進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規範健康發展,服務初創企業融資,完善天使投資、創業投資退出和流轉機制。

    民盟河北省委:鼓勵貧困地區大學生回鄉創業

    「要把智力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切入點,建強扶智隊伍,靈活扶智方式,強化扶智成效,實現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民盟河北省委建議,制定以大學生回鄉創業為核心的智力扶貧創新模式。

    民盟河北省委建議,制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為貧困地區培養人才的鼓勵政策。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到貧困地區就業創業,並對長期在貧困地區工作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務、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對回鄉創業的大學生給予資金和政策的扶持。

    此外,民盟河北省委還建議,實施「雁歸工程」,營造一個良好的外出人才回鄉創業環境。在工商準入條件、稅收優惠減免、創業用地、住房保障、金融扶持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竭力為回鄉創業人員提供服務。建立對口幫扶的「雙聯」機制,鼓勵「農」字頭職業學校和工科類應用型職業學校圍繞全省新農村建設和新型農民技能需求,紮實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培養造就一代有覺悟、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京津冀籤署框架協議 大學生就業創業如何資源共享?

    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和河北省教育廳21日共同籤署《京津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協同創新框架協議》,就建立定期交流研討工作機制、實施京津冀聯合調查研究、實現京津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資源共享、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成果交流機制等方面達成框架協議。

    建立定期交流研討工作機制。圍繞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定期舉辦京津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專題研討會,構建「目標同向、行動同步」的協同發展格局。

    實施京津冀聯合調查研究。結合工作實際需要在三地高校進行聯合調研,形成高水平調研報告或其他研究成果。加強對京津冀三地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分析和研究,力爭2018年年底聯合發布京津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積極發揮就業質量報告對高校專業設置、招生計劃、人才培養等的反饋作用。

    實現京津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資源共享。三地按照統一建設、業務協同、資源共享的原則,逐步建成一體化的智慧就業平臺。建立京津冀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庫,實現就業管理和就業服務工作全程信息化,實現各類就業創業信息統一發布。不定期聯合舉辦三地高校畢業生專場或綜合性招聘會或網絡招聘活動,實現信息共享。

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成果交流機制。舉辦三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學成果觀摩展示、教師基本功比賽等活動。發揮京津冀高校力量,聯合舉辦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教師培訓班。組織高校參觀三地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園、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和基地,並加強校際合作,在三地互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組織大學生就業創業典型事跡巡迴報告。

相關焦點

  • 江西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落戶南昌 入駐最高可獲10萬元無息貸款
    江西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以下簡稱「雙創基地」)正式落地南昌,並向廣大高校大學生伸出橄欖枝,邀請創業項目及團隊入駐。入駐創業團隊最高可獲10萬元無息貸款。
  • 成都大學生開網店可領創業補貼 最高10萬元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張明海)11月26日,記者從成都市人社局獲悉,11月25日成都市人社局、財政局、教育局出臺通知,調整高校創新創業平臺內創業補貼審核發放相關工作事項。根據這一調整,成都大學生開「網店」也可以領取創業補貼,大學生創業補貼最高金額為10萬元。
  • 江蘇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可獲10萬元補貼
    本報訊(記者沈大雷)記者日前從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經過自主申報、縣區初審、市級覆核、投資機構和專家評審等環節,500個江蘇省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脫穎而出,入選的每個優秀創業項目可獲省財政10萬元一次性補貼,每個優秀創意項目可獲1萬元一次性補貼。
  • 跑步進入「創時代」 瀘州大學生創業 最高補貼10萬
    大學生在西南商貿城的電商部內打理自己開的淘寶網店 劉傳福 攝 瀘州市政府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26個方面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瀘州設立市級創新創業引導資金5000萬元,用於支持創新創業載體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開展創新券補助試點等。同時,各縣(區)、各園區按照實施意見也要設立創新創業引導資金,其中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瀘縣、瀘州高新區、四川瀘州長江經濟開發區、瀘州白酒產業園區資金規模不低於2000萬元,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資金規模不低於1000萬元。
  • 洛陽市支持大學生創業 39名學生獲創業補貼及運營費補貼18.97萬元
    近日,洛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了《關於大學生創業補貼和創業實體運營費補貼資金撥付情況的公示》,我市有32名大中專學生獲得共計16萬元的創業(開業)補貼;19家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內的在孵創業實體獲得一年的運營費補貼共計10.5萬元,其中7家由大中專學生開辦的創業實體獲得運營費補貼2.97萬元。
  • 漳州:大學生自主創業最高可申請30萬元創業貸款
    近日,為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漳州印發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將初創三年內的小微企業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對象放寬至個體工商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貧困村從事扶貧工作等,此外大學生自主創業可申請最高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等。
  • 南陽大力扶持自主創業 大學生創業可貸款10萬元
    我市在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擺在首位的同時,重點通過大學生能力提升、創業引領、校園精準服務等5大行動增強服務保障能力,努力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鼓勵中小企業更多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組織開展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服務活動,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 自主創業最高可獲10萬元免息貸款
    為樹立創業典型,展示創業風採,激發全民創業熱情,洛陽市第二屆全民創業大賽預賽將於本月底舉行,同時人社局、總工會、團市委、工商局「四輪驅動」, 落實就業創業幫扶政策,力爭到年底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
  • 徐州:緩解創業壓力 大學生創業補貼可網上申領
    為緩解大學生創業者和徐州籍返鄉創業者的壓力,徐州市在疫情防控期間開通網上申領業務,約有500人次申領大學生創業補貼。從今年2月至今,徐州市創業工作指導中心為近500人次申辦大學生創業補貼,緩解或者降低大學生創業者和大學生創業企業的負擔。
  • 寧德市扶持大學生創業 最高可申請30萬元貸款
    每個縣都將建創業孵化基地,設立創業貸款擔保基金  化解就業壓力,創業成為新方向。寧德市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將獲不少扶持。日前,市委、市政府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全市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可向主辦金融機構申請30萬元以內貸款,符合貼息條件的可享受10萬元以內小額貸款貼息。
  • 來佛山南海創新創業的港澳人才可獲交通補貼
    1月13日,佛山南海區發布《南海鯤鵬人才計劃》,宣布未來5年投入超50億元,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大力支持人才與創新創業團隊發展。來南海創新創業的港澳人才可獲交通補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搭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人才、信息、技術等經濟要素互通的橋梁。南海此次在人才領域的高規格投入、大力度支持,正是暢通灣區人才科創要素流動的舉措。
  • 福州大學生創業最高獲30萬貸款 其他人員10萬
    海峽網12月4日訊(海都記者 王林成)小微企業發展稅收政策和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暫免,小微企業吸納應屆畢業生,每人次可獲千元補貼……昨日,記者從福州市政府獲悉,福州出臺十五條措施推進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福州市政府還要求各縣(市)區貫徹辦法和部門配套政策應於12月中旬前出臺。
  • 潼南第三屆「大創慧谷」 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開始!最高可獲3萬獎金!
    潼南第三屆「大創慧谷」 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開始!最高可獲3萬獎金!即將啟動啦8月10日-9月15日報名最高可獲3萬元獎金心動不如行動符合參賽條件的童鞋們記得抓緊時間報名喲!
  • 四川大學生創業可領萬元補貼 在校生可經高校貸10萬
    原標題:四川大學生創業可領萬元補貼 在校生可經高校貸10萬   稅收優惠   3年內按9600元扣減稅費   除了創業補貼,大學生創業者還能享受到稅收優惠。大學生持《就業失業登記證》和《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在畢業年度內從事個體經營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96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而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創辦實體店,只要新增吸納2名以上勞動者就業,便可向創業項目所在地公共就業服務管理機構申請一次性獎勵。
  • 河北將扶助30萬人創業 建設眾創空間400家以上
    三年內將建設各類創業孵化園400家  省人社廳今後將推廣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鼓勵各地根據眾創空間為創客提供的創業服務內容、工作實效及費用減免情況,給予適當的房租、寬帶網絡和公共軟體補貼;採取與知名創業投資機構、專業化創業服務機構合作共建
  • 合肥大學生創業可享免息貸款 單戶實體最高可貸10萬元
    記者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合肥市大學生創業創新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已經出爐並印發,合肥市設立大學生創業創新引導資金(以下簡稱引導資金),為在合肥開展創業創新實踐的大學生創辦的經營實體提供免資產抵押融資支持。單戶實體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人民幣10萬元(含),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 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最高可獲300萬元啟動資金
    作為第二屆中原人才發展環境高峰論壇的重要內容,12月12日,許昌市對外發布「許昌英才計劃」第四批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引進和高層次人才認定公告,以最大誠意招才引智,為加快「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夯實智力支撐。
  • 樂至創業青年有福了!最高可獲得10萬元無息貸款
    四川在線資陽頻道消息(記者 黃智微)「提供6大服務,整合創業貸款、導師、補貼等資源,助力青年創新創業……」今(11)日,記者從樂至縣2017年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引領下,樂至團縣委圍繞青年創業的實際需求開展了一系列促進活動。
  • 合肥大學生創業可享免息貸款 單戶實體最高可貸10萬元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人社局獲悉,《合肥市大學生創業創新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已經出爐並印發,合肥市設立大學生創業創新引導資金(以下簡稱引導資金),為在合肥開展創業創新實踐的大學生創辦的經營實體提供免資產抵押融資支持。
  • 攜女友在德陽創業 臺灣大學生獲德陽1萬元創業補貼
    四川新聞網德陽12月17日訊(記者 周鴻)12月17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德陽市人社局獲悉,來到德陽創業的大學生陳柏翰拿到了德陽市給予他1萬元的創業補貼。據悉,他也成為四川省實施「在川創業的港澳臺大學生,同等享受創業扶持政策」以來,在德陽市第一個拿到補貼的臺灣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