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如期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啦,但2020在全民抗疫的背景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註定不同尋常。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主要圍繞「少年強·中國強」這一主題,以「團結·科學·擔當」三個篇章展開生動講述,彰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弘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現中國少年兒童在這場疫情中的成長和精神面貌。
節目邀請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了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
▲鍾南山院士
▲張文宏
同時,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還講述了北鬥衛星在抗疫中的運用,展現科學的力量。
▲謝軍
廣外附設肇慶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在觀看完節目《開學第一課》後都表示,作為青少年更應該熱愛祖國,珍愛生命。
▲廣外附設肇慶外國語學校 學生 楊子晴:「鍾南山爺爺的(故事)是最打動我的,我覺得他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在這次疫情中他是付出比較多的人,而且我在他身上也學到了不怕困難、勤奮好學、無私奉獻的精神,還有一定要相信科學,要講衛生,要聽醫生的話。」
▲廣外附設肇慶外國語學校 學生 林沁:「看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的故事),因為我長大也想成為他那樣的科學家,像他那樣為人民的科學家。因為北鬥三號是最了不起的,有了它才能讓火神山醫院和雷神醫院七天建成,讓病人得到收治,才能讓疫情受到控制。我現在要好好學習。」
學校老師認為,《開學第一課》對學生們的成長具有教育意義,會把節目當中真實的故事更好地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們成為有夢想、有抱負、有擔當的國家接班人。
區中心小學的學生們表示,觀看《開學第一課》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立志不負韶華,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區中心小學 學生 李藝暄:「一位高考生,她也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她依然堅持學習備考,她還把病房變成了夢想的教室。我要學習她的學習精神,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區中心小學 學生 張梓晴:「我長大以後想成長他們一樣的人,他們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還有講了些防疫的內容。(我知道了)飯前便後都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還有要正確佩戴口罩。」
教師王麗霞希望學生們,在觀看完《開學第一課》後,能夠學會熱愛生命,珍惜當下的生活,要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
▲區中心小學 老師 王麗霞:「讓我們知道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我們老師在平時工作中也要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積極認真投入工作,給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榜樣,並且在以後的生活中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記者/嚴藝 李文堅
編輯/朱曉婷(實習)
校審/楊飛虎
主編/何彼佳
監製/魏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