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3年8月,當《新參者》的後續《麒麟之翼》紅遍日本,刑警加賀恭一郎在人形町續寫傳奇時,我再次來到東京,為了還原小說裡的每個畫面,我直奔人形町。
《麒麟之翼》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參者》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提到推理小說,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福爾摩斯或波洛,進而覺得那是需要聰明頭腦的、非常專業的文學形式,讀者群的人數恐怕很有限。但是在日本,推理小說是最重要的大眾文學形式之一。人們或多或少都會閱讀推理小說,從不覺得它是一個特殊的文學種類。在這樣的氛圍中,出色的推理小說家自然而然就會成為社會名人,出色的推理小說也常常創下暢銷書的記錄。而日本當今公認最傑出的推理小說天王,正是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出道27年,以作品高產著稱。無論什麼樣的作家,一旦寫多了,就很容易會有劣作出現。但東野圭吾是個例外。他手中的素材似乎永無窮盡,涉及社會各個方面,部部精彩。而且他的小說往往不同於一般的推理懸疑,從上個世紀80年代出道開始,他就試圖打破傳統推理小說的模式,到了90年代末期,他的作品終於開創了推理小說的新方向,特別是代表作《嫌疑人X的獻身》和《白夜行》,不但成為了日本推理小說的標杆,更獲得了一般只有純文學作品才能斬獲的日本文壇最重要的直木獎,風靡整個東亞,翻拍的影視劇也層出不窮。無論是否對推理小說感興趣,東野圭吾的作品都值得一讀。
與其他推理小說名家相比,東野圭吾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更多地選擇創作獨立的故事,而非固定使用某一個偵探或警察。但「加賀探案集」是個例外。從上個世紀80年代創作該系列的第一部《畢業》開始,加賀恭一郎這個形象漸漸與東野圭吾一起走向成熟。
至今,「加賀探案集」已經有9部作品面世,它完全脫離了傳統推理小說給人的模式化印象,環環相扣的探案與細膩入微的溫情融為一體,刑警加賀恭一郎不是冷冰冰的只會破案的警察,而是心靈的治癒者。正如小說中加賀刑警的一句臺詞:「有人會因案件而留下心靈創傷,他們也是受害者。刑警的職責就是尋找能夠拯救受害者的線索。」特別是《新參者》和《麒麟之翼》,街頭巷尾的家長裡短構成了小說最能打動人心的靈魂,改變了推理小說的面貌。這其中,日本橋人形町成為東野圭吾為「加賀探案集」選取的主要場景。熟悉日本文學與影視的人都知道,日本作家和導演在創作時,偏愛在作品中明確地告知故事發生地的地名、街道名,乃至每一家店鋪的名字。即使使用化名,在現實中也都有對應之地。東野圭吾的《新參者》與《麒麟之翼》即是如此。東野圭吾經過實地走訪後寫下這兩部作品,因此刑警加賀在小說中拜訪的每一條街、每一家店鋪都有原型。再加上在人形町實景拍攝的《新參者》的電視劇版和《麒麟之翼》的電影版大獲成功,著名演員阿部寬完美演繹加賀恭一郎,使得無論是讀者還是影迷,都對這個位於東京市中心卻樸素無聞的地區,一下子有了發自內心的好感。
於是,在經過兩年斷斷續續的閱讀與觀影后,我毫不猶豫地把第二次東京之行指向了這裡。為了更好地感受人形町的氛圍,我的第二次東京之行就選擇住在了人形町,旅館就在人形町地鐵站的出口附近。人形町站是換乘站,東京的兩家地鐵運營商——東京METRO和都營地下鐵各有一條線在人形町設站。這裡距離交通樞紐東京站和繁華的銀座並不遠,但走出地鐵站,舒服的市井氛圍撲面而來。便利店、居酒屋、平價餐館……一家挨著一家。道路兩旁也有不少高樓大廈、公司酒店,但沒有任何嚴肅壓抑之感,更沒有新宿或澀谷的喧囂和浮躁。在日本橋人形町,東京仿佛轉了個身,忽然顯示出它親近、質樸的一面。
踏著刑警「加賀恭一郎」的腳步
我尋找刑警「加賀恭一郎」的旅程是從日本橋開始的。乘坐東京METRO到達日本橋站,從B11或B12號出口出站,日本橋就近在眼前。日本橋是江戶時代起就存在於東京的地標性建築,歷經翻新,如今是車水馬龍的現代橋梁,但兩側的雕刻仍頗有古典風格。橋面上方的高速公路可謂奇景,但也是無奈之舉。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為了發展交通,政府計劃修建新的高速公路,但徵地未成功,最終只能將公路架在了本該受到景觀保護的日本橋及河道上方。
「加賀探案集」《麒麟之翼》的故事,就是從這座擁有麒麟像的日本橋開始的。小說中一位中年男子青柳武明不幸遇刺,身受重傷的他卻仍堅持著走到麒麟像下方,直到在那裡倒下。帶翅膀的麒麟像象徵著夢想的起飛,而青柳武明想要放飛的,則是兒子的未來。而與橋南的日本橋派出所相對,橋北西側是日本公路零公裡起點的標誌(真正的標誌設在日本橋的正中間,由於車流量大,在橋頭設置了複製品)。小說中相依為命的八島冬樹和女友中原香織曾在這處「起點」駐足,憧憬美好的生活,不料卻被捲入了這場命案之中。
七福神巡禮之茶之木神社(布袋尊)
七福神巡禮之椙森神社(惠比壽)
從日本橋向東,經過江戶橋,就逐漸進入了《新參者》與《麒麟之翼》的風景接連出現的密集區域。日本有「七福神」一說(七福神指來自不同宗教派別如神道教、佛教、道教以及婆羅門教等的七位神),正月初還有祭拜七福神的習俗,很多地方都保留有祭拜七福神的散步路線,日本橋人形町也不例外。《麒麟之翼》中,受害者青柳武明生前在每一處神社或寺廟供上彩色紙鶴,讓這樣的巡禮有了格外溫暖的色彩。如果從江戶橋向東南再向東北,按逆時針的方向在經水天宮站走向小傳馬盯站,就會陸續看到日本橋人形町的七福神。
七福神巡禮中,最讓我期待的無疑是水天宮。這裡祭祀的是七福神之一的弁財天,但是更出名的卻是能夠保佑安產的「子保犬」銅像。銅像周圍有代表屬相的半球,據說撫摸銅像會帶來好運。也有很多人撫摸小狗的頭,以祈求孕婦母子平安。《新參者》中,四十多歲的女性三井峰子遇害,她生前就曾經滿懷期待地撫摸過小狗的頭。刑警加賀發現死者生前可能與附近一下鐘錶店的老闆在某地相遇,於是前往鐘錶店調查,結果發現鐘錶店老闆日常的遛狗路線近期在悄然改變。鐘錶店老闆的狗將刑警加賀引向另一隻狗,最終揭開了隱藏在水天宮裡讓人眼角溼潤的秘密。無論是遇害的三井峰子還是鐘錶店老闆,都曾在水天宮的「子保犬」銅像前駐足,為他們心中不能言說的愛而祈禱。
古老商店街上的重重疑雲
重盛人形燒
從水天宮前沿人形町通一直向西北方向走,便是人形町的核心地區。一路上會經過著名的重盛人形燒,也會看到頗具特色的街頭裝飾。而位於核心地區最中央的,就是在《新參者》中被反覆提到的商店街——甘酒橫丁。
這裡就是人形町通,人形町地區的「中央大道」
甘酒橫丁與「人形町通」大街十字交叉,是人形町最熱鬧、最有趣的地方。不同於銀座的高端和新宿的前衛,甘酒橫丁是一條任何人都可以很快融入其中的舒適街道。從甘酒橫丁路口出發,沿路向西南漫步,最先發現的便是《新參者》和《麒麟之翼》裡都出現過的老字號咖啡館「吃茶去快生軒」。《新參者》中,刑警加賀曾在這裡與三井峰子的前夫見面,到了《麒麟之翼》,這裡又成了加賀與同為刑警的表弟松宮碰頭的地方。而從路口轉向東北,沿甘酒橫丁一直朝濱町公園方向走去,則是《新參者》中那條讓刑警加賀找到案件突破口的路徑。
創業於大正8年的咖啡館「吃茶去快生軒」
走在甘酒橫丁這條古舊的商店街上,幾乎滿眼都是《新參者》中描述的場景,甚至讓我有一種正在小說裡行走的感覺,閱讀文字所帶來的跌宕起伏的心情,在這樣的行走中變得更為真實。《新參者》的第一個故事「煎餅店的女孩」,就是從這條甘酒橫丁上開始的:煎餅店「鹹甜味」在甘酒橫丁經營數十年,由老太太聰子和兒子文孝共同打理,孫女菜穗則在美容學校學習,夢想有朝一日成為自力更生的美容師。但年邁的聰子忽然得了重病,好不容易才康復出院,給菜穗帶來了深深的不安。就在這時,附近小傳馬町的一棟公寓裡發生了兇殺案,死者三井峰子是一個剛搬來不久的單身中年女人,沒有人了解她的生活背景。於是,剛到該地區上任、同為「新參者」(即「新來的人」)的刑警加賀開始在大街小巷走訪調查,尋找峰子生前與其有過接觸的人。刑警加賀長時間地坐在附近的咖啡館裡「監視」著附近的一切,這讓日復一日在煎餅店工作的菜穗感到非常不快。然而,菜穗沒有想到的是,加賀「監視」的不是某個特定的嫌疑人,而是很容易被忽視的常見街景。從行色匆匆的人流中,加賀發現了嫌疑人田倉沒有說出的秘密,以及「鹹甜味」深處苦澀卻又動人的暖暖親情。
「煎餅店的女孩」一登場就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調,接連而來的九個故事讓加賀恭一郎這個不同尋常刑警,把冷冰冰的推理變成了熱乎乎的感動。煎餅店「鹹甜味」的原型正是甘酒橫丁的煎餅老字號「草加屋」,這裡也一躍成為甘酒橫丁最受人關注的地點之一。我循著店的看板走去,發現不大的店鋪外貼著《新參者》日文文庫本的照片,還標有「《新參者》電視劇第一集『煎餅店的女孩』拍攝地」的字樣。推門入內,店裡滿眼都是各種口味的日式煎餅。我看花了眼,看走了神,猶豫地放下拿起這塊放下那塊,不知選哪個好。這時,一位像是店掌柜的老人走到我身邊,主動為我指出店內擺設的獨特之處:相關書籍、演員阿部寬等人的籤名、電視劇裡加賀常買的煎餅……儼然一個《新參者》與《麒麟之翼》的小展覽館。老人頭髮花白,衣著講究,跟客人交流時語氣平和,並沒有表現出多麼大的熱情,卻也不讓人感覺漠然。不過,即便是老字號,還是可以看得出來老掌柜對這裡成為暢銷天王東野圭吾書中的原型滿懷自豪。我詢問他是否可以給店內拍照,他也十分爽快地答應了。
「草加屋」門口《新參者》文庫本的封面與「第一集『仙貝店的女孩』拍攝地」字樣
「草加屋」店內
離開「草加屋」,繼續向濱町公園方向走,與《新參者》中的描述相同,沒走幾步就是民間藝術品店「童夢屋」的原型「ゆうま」了。和「草加屋」一樣,掌柜也用盡心思地展示了店鋪與「加賀探案集」的關係,阿部寬的劇照就擺在商品的縫隙中。最有意思的要數店門口的陀螺,這是《新參者》裡最關鍵的物品之一。大大小小的陀螺放在竹筐裡,店主特意寫明,這裡的陀螺繩並沒有被兇手當作兇器使用。
《新參者》和電影《麒麟之翼》中飾演松宮修平的溝端淳平籤名
其實從藝術品店的位置開始,《新參者》和《麒麟之翼》裡的場景就開始接連不斷地出現。先是「勸進帳的弁慶」(弁慶是鎌倉時代初期的高僧,追隨源義經。「勸進帳」是發生在源義經和弁慶逃亡奧州途中經過安宅關時的故事)雕像,然後是八島冬樹慌張逃跑時躲藏的濱町綠道,最後到達鐘錶店的寺田老闆遛狗的濱町公園。這裡比甘酒橫町與人形町通的路口多了一分安靜,也成了市井的中年大叔們隨意休息的場所。
懸疑之外的治癒收穫
行走在人形町,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東野圭吾小說中的緊張氣氛,散落在其中的縷縷溫情也讓人回味。甘酒橫丁一帶有兩家店鋪絕對不可錯過:一個是位於甘酒橫町路口附近的柳屋鯛魚燒,一個是距離甘酒橫丁路口不遠的剪刀店「產毛屋(うぶけや)」。
《新參者》電視劇裡的超人氣鯛魚燒「柳屋」
鯛魚燒是日本最具代表的小吃之一,豆餡兒夾在魚形麵皮裡,再經烤制,是街頭典型的廉價美味。而這家柳屋鯛魚燒,雖然沒有在東野圭吾的小說中登場,卻在電視劇《新參者》中大放異彩,刑警加賀屢次排隊,卻總在即將排到時被告知已經賣完。我來到柳屋時正值中午開店前幾分鐘,前面只有一位顧客在等候,但身後不一會兒就排起了隊。剛烤好的鯛魚燒140日元一個,脆而不乏鬆軟,甜卻毫不黏膩,是我吃過的鯛魚燒中最美味的。
而剪刀店在《新參者》的第三個故事「陶瓷器店的媳婦」裡則化名「刻剪刀」,這個故事同樣讓人在莞爾中眼眶溼潤。媳婦和婆婆之間表面互不搭理,卻暗自為對方著想。為了幫助陶瓷器店的媳婦,三井峰子遇害前曾經在剪刀店購買剪刀,讓這家店與案件發生了關聯。在小說中,剪刀表達的意義並非簡單的「一刀兩斷」,而是斬斷了人與人之間難解的心結。看到這家剪刀店的時候,小說中的一幕再次浮現在腦海裡,不覺間嘴角上揚,讚嘆東野圭吾只用三言兩語就勾勒出了如此細膩的世界。
離開甘酒橫丁後,我繼續往西北方向走,除了繼續完成七福神巡禮之外,也想看看《新參者》中被害者三井峰子居住的小傳馬町,和《麒麟之翼》中青柳武明購買疊紙鶴的「和紙十色」的店鋪。遺憾的是,這家有著360年歷史的和紙店因為外部裝修加上周末歇業,沒能近距離接觸。不過,如果沒有作為母親的三井峰子對兒子的默默惦念,沒有作為父親的青柳武明對兒子的用心良苦,就不會有《新參者》和《麒麟之翼》滲入人心的溫暖,更不會有足以讓人想要親自尋訪日本橋人形町的力量。
一晃3個小時的日本橋人形町尋訪在暮色降臨時結束。由於是周末,我沒能像刑警加賀一樣不動聲色地觀察成群的上班族,來往的都是來此休閒的遊客。與東京其他繁華地的商業街相比,人形町有著讓人舒心的安靜——適度的商業、適度的客流、適度的市井,不喧囂、不寂寞、不庸俗。我想,東野圭吾選擇了人形町不是偶然,這裡街道的氛圍足以發生感動人心的故事,這樣的感動一定不是波瀾壯闊,而是像一家一家的老字號一樣,淺淺地,牢牢地扎進人們的心底。作者在此行走、寫作,讀者在此閱讀、行走,這樣的輪迴終於在日本橋人形町得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