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5月28日,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式開幕。在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主辦、首都文化產業協會協辦的國際文化貿易發展論壇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磊表示,2018年北京市文化貿易進出口額達到60.2億美元,進一步實現增長。
趙磊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強大的動力和支撐。近年來,北京市持續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及其他相關產業融合,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打造「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大力培育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全面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各項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取得可喜成績,文化貿易取得長足發展。
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市文化貿易實現進出口額60.2億美元,同比增長17.5%,從具體分類來看,北京市核心文化服務實現進出口37.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2%,而核心文化產品進出口也達到了22.4億美元,同比增長7.7%。
據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董殿毅透露,2018年在文化服務出口方面,北京位居全國第三名,還存在著可提升的空間。而在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項目目錄中,北京市有69家企業36個項目入選,數字均位居全國首位。在不同領域中,動漫遊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核心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貿易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使得文化產品與服務市場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北京市文化產品與服務出口已遍及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洋洲、拉丁美洲、中東和亞太經合組織國家等地區,為北京市文化產品與服務出口主要市場,佔出口額超過50%。
現階段北京市文化貿易企業也在逐步發展壯大,如四達時代自2002年進入非洲市場開展數位電視運營,擁有超2000萬用戶,成為非洲目前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電視運營商;完美世界的遊戲產品則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然而,在北京市文化貿易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著問題等待解決,如文化產品和服務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對此,董殿毅表示,北京作為國家首都文化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先後通過加強政策扶持,健全文化要素市場,拓寬融資渠道,實施重大項目帶動,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未來將進一步落實相關扶持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培育市場主體,深化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北京市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賈旭東看來,若要發展文化貿易,更要發揮市場的力量,特別是在一般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關係的處理上,「因為文化交流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送出去的,不是用市場的方式,這就會導致企業『走出去』時,受到免費文化交流產品的擠壓。此外,發展文化貿易應以國內市場為主,而國內市場就是國際市場,所以要更強調牆內開花牆外香,讓主流市場進來取、進來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