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股走出了結構性牛市行情,儘管不少白馬藍籌股漲幅驚人,但縱觀整個A股市場,卻仍然是「漲少跌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發現,2017年共計2355隻個股下跌,佔比達68%。這其中,跌幅超過30%的個股數量驚人,達到了1007隻。
從行業分布來看,隸屬機械設備、化工板塊的個股下跌數量最多,分別達到238、207家。此外,醫藥生物、計算機、電氣設備等板塊也成為下跌股票的集中營,數量分別為176家、148家。
年跌幅最大的十隻個股
界面新聞整理出跌幅最大的前十隻個股,其跌幅均為60%-70%區間內。不出所料的是,有三隻披星戴帽的*ST股上榜,分別為*ST中安(600654.SH)、*ST昌魚(600275.SH)、*ST上普(600680.SH)。
*ST中安成為2017年A股跌幅最大的個股,全年累計跌幅為69.65%。在其短暫的78個交易日中,*ST中安共吃下23個跌停板。據其發布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及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22.4億元、-1.13億元,同比下降2.73%、141.07%。
業績股價雙重打擊之下,「賣房保殼」成為*ST中安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2017年6月,*ST中安發布重組計劃,宣布出售旗下兩處作價15億元的房產,但不久該計劃宣告流產。5個月之後,*ST中安第二次拋出出售作價9億元房產計劃。12月29日*ST中安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中安消投資擬以8.49億價格向上海長風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售中安消上海市普陀區同普路800弄房產。公司表示,本次房產出售主要為了盤活公司資產,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幫助公司降低負債及財務費用。
儘管「賣房」成功,但*ST中安最終能否保殼依然懸而未決。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曾於2016年12月22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一旦被中國證監會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ST中安將面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暫停上市。
開爾新材(300234.SZ)則成為非ST股中跌幅最大的個股。自2016年12月27日股價創下30.04元的歷史新高后,開爾新材便步入了「跌跌不休」的2017。年初至今其累計跌幅已達69.63%,與排名第一的*ST中安相差無幾。
自2015年以來,開爾新材連續6個報告期內扣非淨利潤遭遇下滑。今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為虧損646.91萬元,與去年同比下降152.63%。
一邊是業績的逐年下滑,另一邊控股股東卻忙著「高位」套現。2016年11月2日、12月9日和13日,開爾新材董事長邢翰學分別減持480萬股、260萬股、260萬股,合計減持1000萬股,成功套現2.17億元。
與開爾新材不同的是,生產精密注塑模具的上海亞虹近幾年業績表現較為平穩,但股價卻仍遭遇「斷崖式下跌」,全年累計跌幅達68.76%。平安證券分析認為,這與此前由於次新股高送轉預期,股價持續遭到瘋狂炒作有關。2016年12月份上海亞虹漲幅達30.69%,而之後便遭遇主力資金集中出貨,2017年1月份大跌39.84%,股價走勢猶如過山車。由於缺乏明顯的利好支撐,該股也由此開啟了2017年的漫漫陰跌之旅,截至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上海亞虹報收24.92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