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市場淘好貨(說臺灣)

2020-12-22 人民日報

  隨著島內民眾環保意識增強,許多人在生活細節處開始實踐廢舊物品循環利用,由此催生了活躍的二手市場。小到衣物書籍,大到家具汽車,都有專門的賣家和買家。回收、翻新、再販售,形成固定的產業鏈,「淘寶」的同時又能惜福愛物,節能環保。

  廢舊家具翻新拍賣

  在臺北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沙發、衣櫃、桌椅、自行車等琳琅滿目。修繕一新的它們,外觀與新品幾乎沒有差別。每件家具都貼著一張標籤,上面分別寫有編號和底價,供民眾參考。

  一場拍賣會下來,許多家具被貼上「已售出」的標籤,拍到心儀家具的民眾喜上眉梢。這樣熱鬧的場面在臺北已經持續上演了十幾年。

  2002年,臺北市環保局為了引導民眾養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習慣,在島內率先發起了舊家具修復後回饋民眾的活動。因反響熱烈,2003年又開辦再生家具拍賣業務,對於廢棄家具等大型垃圾,採取「免費回收、修復再生、低價販賣」的模式處理。

  目前,臺北共有內湖和萬華兩個再生家具市場,在固定時間展銷二手家具,並於暑期和歲末推出「特賣會」。

  「再生家具拍賣,是倡導節約、保護環境的成果。舊家具來自民眾的捐贈,通過低價拍賣流轉後,不僅延長了使用壽命,方便了有需求的民眾,而且也能大大減少垃圾量。這不單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節約了資源,在全社會起到倡導環保理念的作用。」臺北市環保局科長崔浩志表示。

  崔浩志介紹說,開展再生家具拍賣10多年來,臺北市累計賣出再生家具16.5萬多件,共拍得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這筆錢主要用於資源回收的推廣、垃圾分類的宣導、清潔員回收員的獎勵等。

  二手書交易很熱絡

  近年來,臺灣二手書市場也很夯,最主要原因是臺灣新書出版量大,淘汰速度快,因此二手書市場活躍。販賣二手書的既有傳統實體書店,也有新潮的網絡書店。

  島內有名的茉莉二手書店,是記者在臺北最愛逛的地方之一。大部分時間,店裡人潮密集,各路淘書客你來我往,絡繹不絕。店內書籍大都是新書的二三折,買滿500元還能再打折,價格實惠。書雖然是二手,但經過店家精心處理,大都品相很新,質感很好,有的還被認真用透明膜包裝起來。環保又便宜,誘惑力確實不小。

  而像TAAZE讀冊生活等網絡書店,則走的是另一條路子。二手書賣家運用手機軟體掃描條形碼,將書快速上架、自定售價,隨後將書寄給TAAZE讀冊。後續販售、書況拍攝、寄送等全由TAAZE讀冊處理,讀冊從中收取每本書售價35%的服務費用。

  自2010年開創二手書交易平臺,TAAZE讀冊至今共回收超過100萬本二手書,售出76萬本。這背後跟環保意識的增強密切相關,隨著島內民眾對二手物品接受度提高,也認同了二手書買賣,延長了書籍的生命。

  手機汽車以舊換新

  每次蘋果手機新品首發,臺灣排隊買新機的隊伍中,不乏一些「以舊換新」的「果粉」。他們的消費習慣是以舊換新,不時換新手機用。而支撐這種消費觀的,則是臺灣活躍的二手市場。

  在臺灣知名的二手買賣網站「雅虎拍賣」上,每天都有大量二手物品交易,電子產品是其中的大頭。每逢蘋果新機發布前,前一代產品都會在此網站上密集掛售。汽車之類的消耗品,也是臺灣二手市場的常客。

  雖然說是「廢物利用」,但很多東西其實很新。像「雅虎拍賣」裡的二手手機,「九成新」「八成新」比比皆是。車主、機主新購入一臺汽車、手機,也會極其注重養護,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賣掉它時能有個好價錢。

  大臺中環保市集市場主任蘇志雄認為,二手市集什麼都賣,對經濟和環保都是好事,因為「東西不管幾手,都有它存在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丨島內看環保:二手市場淘好貨(說臺灣)
    原標題:二手市場淘好貨(說臺灣)——島內看環保系列報導之二隨著島內民眾環保意識增強,許多人在生活細節處開始實踐廢舊物品循環利用,由此催生了活躍的二手市場。崔浩志介紹說,開展再生家具拍賣10多年來,臺北市累計賣出再生家具16.5萬多件,共拍得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這筆錢主要用於資源回收的推廣、垃圾分類的宣導、清潔員回收員的獎勵等。
  • 臺灣二手書網上市場活躍
    臺灣每年平均出版4萬多本新書,新書淘汰快速,造成二手書市場活躍,TAAZE讀冊生活網絡書店自2010年開創二手書交易平臺,至今共回收超過100萬本二手書,售出76萬本,平均每2分鐘售出1本;2013年的二手書銷售量較前年成長1倍以上、訂單數成長76%,表現亮眼。
  • 不是有錢就可以買買買 臺灣流行二手市場淘好貨
    原標題:不是有錢就可以買買買 臺灣流行二手市場淘好貨  今年蘋果新品首發,臺灣沒有擠上首撥名單,iPhone6s本月9日才在臺開賣,儘管時間延遲了,可依舊受到民眾熱捧。排隊買新機的隊伍中,不乏一些「年年搶頭香」的「果粉」。事實上,他們不是有錢到可以任意買買買,而是代表一種很潮的消費習慣:以舊換新,不時換新機用。
  • 二手家具市場匯總 二手家具市場大全
    很多時候我們在外租房子住時缺少家具,在選購家具的時候選購新家具覺得不是很值,這時一款比較環保的二手家具就是一款比較好的選擇,像在中國的市場上,二手家具市場是比較多的,下面我們就簡單的為大家來介紹下鄭州二手家具哪家比較好,北京二手家具以及長沙二手家具哪家比較好吧。
  • 島內看環保系列報導之二:二手市場淘好貨
    來源:海外網隨著島內民眾環保意識增強,許多人在生活細節處開始實踐廢舊物品循環利用,由此催生了活躍的二手市場。小到衣物書籍,大到家具汽車,都有專門的賣家和買家。回收、翻新、再販售,形成固定的產業鏈,「淘寶」的同時又能惜福愛物,節能環保。
  • 不是有錢就可以買買買 臺流行二手市場淘好貨
    而支撐這種消費觀的,則是臺灣社會二手市場的流行。尤其像手機、汽車這樣的消耗品,更是臺灣二手市場的常客。車主、機主擁有一臺新汽車、新手機時,會極其注重養護,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賣掉它時能有個好價錢。導報記者在臺灣知名的二手買賣網站「雅虎拍賣」上看到,這裡每天都有大量二手市場交易,3C產品是其中大宗,其他如衣物、包包、掛飾等,也有不小的交易量。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逢9月份蘋果新機發布前,前一代的產品都會在此網站上密集掛售,「九成新」、「八成新」的二手產品比比皆是,至少從展示照片來說,看起來都沒有大的磨損。
  • 臺灣特色二手書店 賣的不只有書
    提起臺灣的書店,你會想到24小時不打烊的連鎖書店還是主題鮮明的獨立書店?但無論是論設計、個性還是情懷,它們可能都比不上遍布臺灣的特色二手書店,因為在這些二手書店裡,你更能有一種找回舊時光的感覺。在這裡,你消費的與其說是書籍,毋寧說是老書背後蘊含的時間的味道。由於臺灣的紙質書籍相對比較貴,臺灣的二手書交易比較繁榮。
  • 紙漲書貴 二手教科書受臺灣學生青睞(圖)
    紙漲書貴 二手教科書受臺灣學生青睞(圖) 2008年08月04日 11:0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從臺灣買醫書有感,聊聊臺灣二手書店文化
    2015年再次來臺灣幫艾友捎灸法書《灸繩》,(臺灣版叫《灸療實踐》)大陸已經絕版的艾灸著作,在臺灣卻可以找到。
  • 轉轉二手改變二手交易市場現狀
    二手交易行業在國內一直以來是存在的,以前,我們如果需要去買賣一臺二手手機或其他商品,都需要跑到當地的二手交易市場才可以,過程不僅麻煩,還有可能找不到合適的賣家。直到網際網路的發展,二手交易平臺的興起,才逐漸改變這些現狀。
  • 掘金萬億二手市場
    比如,二手電子產品涉及到回收、質檢定級、二次銷售等多個環節,大量電子產品廠商重銷售,輕回收,而這又直接導致整個電子產品回收難度偏高。再比如,在中國,此前數年,電子產品回收市場並不規範,非正規處理機構為數眾多,處理方式簡單粗放。他們已成為正規電子產品回收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甚至形成了相關的產業鏈。
  • 二手摩託車市場火爆
    這一禁摩規定,使二手摩託車市場異常火爆。  12月2日上午,在鄭汴路與貨棧北街交叉口附近的二手摩託車交易市場,800米長的街道兩邊擺放了1000多輛舊摩託車,過往車輛難以通行。「人多、車多,這兩天幾乎沒法兒出門。」家住貨棧北街的高先生說。  「沒想到生意這麼好!踏板摩託車開價都在3000元,五六成新的2000元左右,稍差的1000元左右,報廢車也得500元。」
  • 「二手塑料」有毒!鄭州批發市場出現大量二手玩具
    近日,在鄭州市從事多年玩具銷售批發的琦琦(化名)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爆料,臨近春節後,他發現市場上出現很多「二手塑料」玩具。對此,記者走訪鄭州市多家玩具批發市場,發現不少問題。據琦琦說,他是鄭州火車站附近一批發市場內一玩具批發店的老闆,他本人非常喜歡玩具,從事玩具銷售批發有五六年,且經常會在附近批發市場的其他玩具店觀摩學習。臨近春節後,他突然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很多「二手塑料」玩具。「『二手塑料』玩具有過家家類玩具,還有大量電動燈籠和發條玩具,這些玩具帶有明顯異味,我們經常接觸玩具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材質有問題!」
  • 司馬缸科技成立|二手儀器市場的新開端
    近年來,由於第三方檢測市場的開放,用戶對於第三方服務、二手儀器需求的爆發,儀器後服務市場成為科學儀器行業亟需規範和引導的難題。然後,張秘書長從國家的宏觀政策上分析了科學儀器二手儀器租賃市場的現狀,表示二手儀器儀器進入快車道,同時分析了二手儀器市場發展成熟機制的必要條件。最後張秘書長對司馬缸科技平臺的成立表達了誠摯的祝福。
  • 二手玩具需「調劑」 期盼二手交易市場
    近日,市民蔣先生給3歲孫子買玩具時,起初想買些「二手貨」,一來孩子照常好玩,二則價格肯定比新貨便宜.但他跑了好幾家舊貨調劑市場後,卻難覓其蹤.無奈之下,只得走進大商場購買. 一個買不到,一個出不去.看來這二手玩具也需要一個交易的市場.記者詢問過幾家玩具店的店主,他們都說不願經營二手玩具,一是感到現在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作為父母和祖輩,都捨得花錢為孩子買新玩具,舊的兒童玩具不可能好銷,市場前景不看好;二是「吃進」的二手玩具,再賣出去,也沒有多少利潤,賺不到什麼錢不說,就怕反而被「套牢」.
  • 二手手機千億市場破局戰
    隨著巨頭紛紛入場,二手手機行業的格局已初現。但與其他品類的二手交易平臺面臨同樣的問題是,二手市場在我國相對電商市場,還存在行業規範、用戶教育成本、用戶行為規範等問題。要從二手交易市場佔據絕對份額並且獲得用戶認可,仍需較長一段時間的行業普及,跨越信任鴻溝。
  • 宜家創始人說這麼多年衣服都是二手市場買來的
    一直給大眾勤儉印象的,現年90歲的宜家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 說,「他現在所有的衣服都是從二手跳蚤市場買的」。在這之前,他已經有了一些類似的名聲,比如出門經常搭大巴、地鐵,開一輛 20 多年沒換過的沃爾沃 240 GL 汽車,出差乘坐廉價的快捷航空,等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這次的言論倒也沒有太讓人意外。
  • 市場觀察:上海虯江路二手市場成渠道新寵
    即便是在上海,二手市場依然火爆,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虯江路上的IT產品出貨量已經達到了徐家匯這個上海IT中心出貨量的一半以上,而這個比例還在不斷上升。和以往不同,從今年開始虯江路的二手市場開始出現了轉型,這一轉型也成就了其市場地位。在虯江路的賽格數碼廣場中,記者發現有不少商家那邊不僅僅銷售二手IT產品,也銷售些已經過時的全新廠家庫存產品!
  • 在奈洛比逛東非最大二手市場
    首都奈洛比東北部的吉空巴市場即將迎來旺季。它是肯亞最大的露天市場,也是整個東非最大的二手商品的銷售與集散地,《環球時報》記者前不久在一個周六的下午來到這裡,眼前繁忙熱鬧的景象,令人震撼,批發商和散客忙著選購商品(如上圖),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你很難想像,這個市場上隨便一個不修邊幅的肯亞年輕商販就可能坐擁百萬美元財富。
  • 探訪京城二手家具市場
    據了解城外誠目前已經辦理舊貨市場營業執照,一種新的賣場形式應運而生。近日,晨報記者走訪了京城二手家具市場,為您搜羅了四家舊家具市場具體信息。  這些家具價格大約是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想購買短暫使用的家具、愛自己動手DIY家居裝飾或者急於入住又擔心新家具味道大、不環保的消費者都可以選購二手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