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島內民眾環保意識增強,許多人在生活細節處開始實踐廢舊物品循環利用,由此催生了活躍的二手市場。小到衣物書籍,大到家具汽車,都有專門的賣家和買家。回收、翻新、再販售,形成固定的產業鏈,「淘寶」的同時又能惜福愛物,節能環保。
廢舊家具翻新拍賣
在臺北內湖再生家具展示場,沙發、衣櫃、桌椅、自行車等琳琅滿目。修繕一新的它們,外觀與新品幾乎沒有差別。每件家具都貼著一張標籤,上面分別寫有編號和底價,供民眾參考。
一場拍賣會下來,許多家具被貼上「已售出」的標籤,拍到心儀家具的民眾喜上眉梢。這樣熱鬧的場面在臺北已經持續上演了十幾年。
2002年,臺北市環保局為了引導民眾養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習慣,在島內率先發起了舊家具修復後回饋民眾的活動。因反響熱烈,2003年又開辦再生家具拍賣業務,對於廢棄家具等大型垃圾,採取「免費回收、修復再生、低價販賣」的模式處理。
目前,臺北共有內湖和萬華兩個再生家具市場,在固定時間展銷二手家具,並於暑期和歲末推出「特賣會」。
「再生家具拍賣,是倡導節約、保護環境的成果。舊家具來自民眾的捐贈,通過低價拍賣流轉後,不僅延長了使用壽命,方便了有需求的民眾,而且也能大大減少垃圾量。這不單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節約了資源,在全社會起到倡導環保理念的作用。」臺北市環保局科長崔浩志表示。
崔浩志介紹說,開展再生家具拍賣10多年來,臺北市累計賣出再生家具16.5萬多件,共拍得1億多元(新臺幣,下同),這筆錢主要用於資源回收的推廣、垃圾分類的宣導、清潔員回收員的獎勵等。
二手書交易很熱絡
近年來,臺灣二手書市場也很夯,最主要原因是臺灣新書出版量大,淘汰速度快,因此二手書市場活躍。販賣二手書的既有傳統實體書店,也有新潮的網絡書店。
島內有名的茉莉二手書店,是記者在臺北最愛逛的地方之一。大部分時間,店裡人潮密集,各路淘書客你來我往,絡繹不絕。店內書籍大都是新書的二三折,買滿500元還能再打折,價格實惠。書雖然是二手,但經過店家精心處理,大都品相很新,質感很好,有的還被認真用透明膜包裝起來。環保又便宜,誘惑力確實不小。
而像TAAZE讀冊生活等網絡書店,則走的是另一條路子。二手書賣家運用手機軟體掃描條形碼,將書快速上架、自定售價,隨後將書寄給TAAZE讀冊。後續販售、書況拍攝、寄送等全由TAAZE讀冊處理,讀冊從中收取每本書售價35%的服務費用。
自2010年開創二手書交易平臺,TAAZE讀冊至今共回收超過100萬本二手書,售出76萬本。這背後跟環保意識的增強密切相關,隨著島內民眾對二手物品接受度提高,也認同了二手書買賣,延長了書籍的生命。
手機汽車以舊換新
每次蘋果手機新品首發,臺灣排隊買新機的隊伍中,不乏一些「以舊換新」的「果粉」。他們的消費習慣是以舊換新,不時換新手機用。而支撐這種消費觀的,則是臺灣活躍的二手市場。
在臺灣知名的二手買賣網站「雅虎拍賣」上,每天都有大量二手物品交易,電子產品是其中的大頭。每逢蘋果新機發布前,前一代產品都會在此網站上密集掛售。汽車之類的消耗品,也是臺灣二手市場的常客。
雖然說是「廢物利用」,但很多東西其實很新。像「雅虎拍賣」裡的二手手機,「九成新」「八成新」比比皆是。車主、機主新購入一臺汽車、手機,也會極其注重養護,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賣掉它時能有個好價錢。
大臺中環保市集市場主任蘇志雄認為,二手市集什麼都賣,對經濟和環保都是好事,因為「東西不管幾手,都有它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