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第七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會在四川眉山召開,來自全國100多個市縣的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匯聚一堂,就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進行深入交流。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鍾豔平)12月6日上午,以「不忘初心使命 深化改革創新 共治食品安全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七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會在四川眉山市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支持,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
第七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會現場
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中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趙春江;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斌;原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司長、市場監管總局網絡交易監管司原正司長級副司長、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嚴馮敏;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方曉華;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申敬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綜合處處長董宏剛;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唐佑君;原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黑龍江東方學院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守文;黑龍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教授徐景波;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總編輯朱長學出席會議。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省食安辦副主任王慶邦;安徽省食安辦副主任,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楊士友;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鄭建軍;原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雲南省食安辦副主任李靖國;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陳祖堯;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孫濤;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二級巡視員宋文忠;湖南省食品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查中心主任賀佳玉;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食品安全總監崔洪濤;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總監傅鐵筆;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政府常委、常務副區長,區食安辦主任胡建平;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生產處副處長龔慶華;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協調處副處長魏紅勇;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調研員崔愛斌以及來自全國100多個市縣的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匯聚一堂,就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進行深入交流。
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
金小桃在致辭中表示,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在食品安全戰略實施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他提出,從標準、監管、處罰、問責四個方面入手,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暢通的信息和交流機制,使食品安全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監管更加精準化;其次,要充分借鑑現有系統和外力外腦,藉助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來促進平臺建設,全方位、全周期、全過程加強信息管控和交流;此外,在信息開發應用上,還要努力下功夫、做文章,促使這項工作取得新成效。他希望,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生物科技、量子科學等在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中的應用,助推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斌
劉兆彬發表《加快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新體系》主題演講。他介紹,2015年《食品安全法》把社會共治作為食品安全一項最根本的原則,該原則對我國構建食品安全監管新體制奠定了法律基石。近年來,在政府監管部門努力下,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向好,成效顯著,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壓力和困難。在此背景下,劉兆彬認為,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各方主體到位,並明確各個主體在社會共治當中的地位、作用、角色、責任、權利、義務等,因而當下食品安全領域亟需構建新型社會共治新體系,培育社會共治新主體。對此,他對構建社會共治提出了「7+1」體系建設的研究和思考。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方曉華
「『十三五』期間,我國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綠色優質農產品的供給水平持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加,監管能力持續提升,三個責任進一步壓實。」方曉華在會上與大家分享。她透露,接下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將重點聚焦農業標準化,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的供給,強化綠色導向,突出標準引領,構建起綠色優質農產品的生產體系;聚焦突出的問題,著力防範化解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隱患,針對重點品種,採取「四個一」的治理模式,即一個問題品種,一張整治清單,一套攻堅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組織力量逐個攻克難點問題;聚焦能力建設,著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的現代化監管手段,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推進農產品生產記錄的便捷化和電子化,打造「陽光農安」,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效能。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綜合處處長董宏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提高食品藥品等關係人民健康的產品和服務的安全保障水平。董宏剛表示,這為「十四五」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明確了主攻方向,也提供了根本遵循。他提到,圍繞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當前和今後,將在六個方面著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一是推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二是推進產品質量提升;三是推進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四是推進食品品牌建設;五是推進食品生產的監管和服務;六是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唐佑君
「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讓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是每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者的堅定初心。」唐佑君向與會者介紹,近年來,四川省市場監管系統守住了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也打造了以眉山東坡泡菜千億產業為代表的一系列現代食品品牌。監管信息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她提到,在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的倡導發起和不懈努力下,目前四川省已建立了一支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員隊伍,成為了食品安全領域發出好聲音、傳播正能量、發揮正效應的食安追夢人,在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收集、存儲、共享、挖掘和發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副司長申敬旺
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和新聞宣傳的老兵,申敬旺在會上分享了他與食品安全事業的不解之緣。從2003年國家組建食品藥品監管局時被抽調到食品安全統一監管籌備組到如今,申敬旺見證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從分散到統一的全過程。他希望,下一步,相關部門能夠以中國食品安全大會和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會等為平臺,共同推動我國食品安全整體水平不斷提升。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總編輯朱長學
朱長學介紹,自2012年起,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編織了全方位、網格化、立體化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網絡,建設了一支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員隊伍。他指出,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會由中國食品安全報社於2014年在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支持下倡議發起,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六屆,會議已成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全國性平臺,是宣傳國家食品安全監管創新性舉措與成果的展示平臺、土壤和窗口。他表示,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會始終堅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在國家多個部委辦局的關懷和支持下,以專業性、權威性、高端性、前瞻性傳播視角,堅持內容創新,匯集眾智,促進各地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分享食品安全監管經驗、亮點,推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經驗。七年來,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累計發展監管信息員近千名,累計服務省市地區20餘個,市級地區200多個,縣級地區500多個,出版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專版累計刊登稿件1500多篇。他提到,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會將繼續發揮食品安全領域權威媒體平臺作用,結合各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實際,加強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合力推進我國食品安全高質量監管,助力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頒發聘書
開幕式上,劉兆彬為張守文、李靖國和陳祖堯頒發「中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智庫專家」聘書。
表彰儀式
此外,大會還舉行了「2020年全國優秀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員」表彰儀式,對河南省濮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張婉、成都市金牛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李浩、眉山市東坡區多悅高級中學副校長徐勇、石家莊市橋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翟志華和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姚傳偉等五位長期堅守食品安全保障一線的優秀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員進行了表彰。
在會上,趙春江、張守文和徐景波等分別發表了與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相關的主旨演講。傅鐵筆、崔洪濤及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處處長王曉莉介紹了各自省區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河北省邯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程瑞生,河南省平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立權,福建省政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江平,山東省寧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桑晨鋒,成都市金牛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浩,成都市新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鄢攀交流了基層食品安全監管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