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神州學人」字關注我們!
超過四分之三的中國留學生對澳大利亞失望,學生籤證申請量直線下滑
一直以來,澳大利亞都是中國留學生主要留學目的地國之一,然而,自疫情發生以來,赴澳留學生籤證申請數量出現斷崖式暴跌。
一項面向5000餘名在澳留學生的調查顯示,59%的受訪者不推薦來澳留學,中國留學生不推薦來澳留學的比例更是高達76%!
澳大利亞內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7月,澳大利亞僅收到7.2萬份海外留學生籤證申請,為2019年同期的40%。特別是從全澳停擺開始,赴澳留學生籤證申請數量更是出現斷崖式暴跌。
6月一般是留學生籤證申請高峰期,2019年6月澳內政部共收到3.4萬份申請。而2020年6月呢?僅有4062份申請,相當於往年的零頭!
除了赴澳留學生籤證申請數量出現暴跌,入境澳大利亞的留學生數量也是少得可憐。根據澳內政部數據,從澳大利亞邊境封鎖後,2020年3月至6月間,只有130名國際學生抵澳,卻有22,280名國際學生離澳。2019年7月,全澳共有14.4萬名留學生入境返校,而2020年7月,入境的留學生只有區區40人。
一項面向5000餘名在澳留學生的調查顯示,59%的受訪者不推薦來澳留學,中國留學生不推薦來澳留學的比例更是高達76%。許多留學生表示,疫情期間在澳大利亞面臨著種族歧視和經濟困難等諸多問題,對澳大利亞很失望。
據了解,疫情期間澳大利亞時常發生針對留學生的種族歧視案件,我國在澳留學人員遭多起無端辱罵毆打事件。此外,有70%的受訪留學生表示自己目前處於失業或近乎失業的狀態,但澳政府卻未能提供相應的經濟援助。
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自澳大利亞關閉邊境以來,留學生返澳計劃被不斷提及,又被不斷擱置,試點計劃被從年中拖到年底,仍未確定隔離費用由誰來出。
澳洲各大高校都表示,疫情導致國際留學生人數減少,未來幾年海外留學生人數都不確定,大學必須削減開支,就連八大名校(註:澳大利亞八校聯盟G8高校)都被迫要裁員、賣樓。此前,莫那什大學也決定大裁員,緩解3.5億澳元的巨額損失,近300名員工可能被解僱,並且高級管理層的工資將被削減20%。
據澳大利亞媒體《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由於損失了70億澳元的留學生學費,澳大利亞大學的表現將持續下降一段時間,需要四年才有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實力。
謹慎選擇!澳大利亞高校陷入現金儲備危機,專家表示至少需四年才能回到疫前實力
近日,《雪梨晨鋒報》《澳大利亞人報》等海外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際留學生人數下降明顯,高校深陷現金儲備危機,加之人才外流,「下降趨勢」將持續較長時間。
赴澳留學生需謹慎做出選擇!
據《雪梨晨鋒報》報導,目前在澳留學生的新生入學人數大約是疫情前的 70%。澳大利亞新州某大學年度報告內部分析表示,如果國際學生收入像今年預期的那樣,繼續下降三分之一或者更多,部分大學將處於現金儲備耗盡的境地。
2019 年大學年度報告中公布的數據顯示,雪梨科技大學國際學生收入4.72億澳元,如國際學生收入下降35%,就可能用光1.638億澳元的現金儲備。南十字星大學如國際學生收入下降33%,那麼約3120萬澳元的現金儲備或現金資產也將不保。而新南威爾斯大學只要收入下降 60%,就會耗光現金儲備。
對此,澳大利亞高校正在以延遲基礎設施方面支出、借貸重組等方式,爭取降低支出。新南威爾斯大學去年為了完成預算已裁員500人。該校負責人表示:「我們都在堅持,但不可能永遠堅持。這樣下去,科研就會落後。」
根據澳大利亞全國高等教育聯盟(National Tertiary Education Union)的數據,澳大利亞的大學已經損失了超過12000個工作機會,並且預計明年還會有更多工作機會流失。
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與墨爾本大學的教授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發現,疫情令6100個全職研究工作處於風險之中,可能會使大學損失68億至76億澳元的研究經費。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專家指出,「下降趨勢」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全面反彈。
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Frank Larkins對《澳大利亞人報》表示,澳大利亞大學將從損失70億澳元的留學生學費和疫情衝擊中恢復過來,至少需要花費3-5年時間,而要達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則需要更久時間,「明年對於大學來說仍然是充滿挑戰的」。
來源 | 綜合自中國教育新聞網 《超過四分之三的中國留學生對澳大利亞失望,學生籤證申請量直線下滑》(中國教育報記者 高眾)、《謹慎選擇!澳大利亞高校陷入現金儲備危機,專家表示至少需四年才能回到疫前實力》(中國教育報記者 林煥新)
版權聲明:轉載神州學人「原創」文章請註明出處及ID,未進行任何標識者轉載將按照微信有關規定進行維權。
神州學人致力於好文精選,實用精讀,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找到出處作者或與原作者取得聯繫,還望見諒。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