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不稀罕快時尚_新聞中心_贏商網

2020-12-20 贏商網

  作為百十來塊的平價版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身兼低價、設計簡約、緊跟潮流等數個標籤的GU(需求面積:1000-1500平方米),無疑是完成迅銷集團在華下沉大願的絕佳選手

  而根據GU官方數據,其目前在內地的12家店,全部開在一線城市。近期,繼其在上海開設新店後,在香港又再拓一店。進入內地市場7年,GU卻始終未曾觸電低線級市場。

  

  圖片來源/Fast Retailing

  低線級城市,作為過去被忽略,現在隨著小鎮青年的崛起而被看見的消費市場,正在逐漸成為快時尚服裝品牌「跑馬圈地」的另一個戰場。

  根據麥肯錫《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2010~2018年,三四線城市中,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4萬~30萬元的家庭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8%,高於一二線城市的23%。中低線城市消費新生代成為增長新引擎。

  

  圖片來源/麥肯錫《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

  快時尚品牌在一二線城市瘋長的那些年,三線及以下的低線級城市,消費升級的趨勢也日漸抬頭,並正在成為快時尚品牌增長的第二極。

  優衣庫、ZARA、H&M等快時尚品牌深知,誰掌握了低線級市場的通關秘訣,誰就能在未來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

  然而下沉口號喊了幾年的快時尚品牌們,步子卻邁得緩慢。

  01

  60元牛仔褲起家的GU,下沉不易

  GU誕生於優衣庫發展的瓶頸期。

  2002年8月,迅銷年報出爐,銷售額同比下降18.4%,稅前利潤同比大跌46.9%,面臨1994年廣島上市以來的首次銷售、利潤雙跌。

  經過三年力挽狂瀾,局面並沒有明顯好轉。困境當前,柳井正於2005年9月重新出山,「二次創業」,GU始出。2006年10月,GU 1號店日本千葉縣開業。

  

  圖片來源/wikipedia

  1、價格低於優衣庫30%~40%

  通過使用功能性面料來增加商品附加值,優衣庫從執著於低價轉向極為重視商品品質。柳井正認為,優衣庫讓出來「低價」市場,可以GU補位。

  喊著「令人難以置信的低價」的口號,GU憑著「990日元的牛仔褲」(約合人民幣60元)打開市場。當初準備賣50萬條的銷售計劃改成了賣100萬條。

  

  圖片來源/zoom

  2、時尚、新潮,爆品出圈

  難以抵抗的低價誘惑,GU還有年輕、新潮的爆款。

  與主打基礎款、實用風格的優衣庫不同,GU緊貼最新、最好玩的時尚潮流,發售應季款式。990日元低價牛仔褲出圈後,GU隨後推出了更多體現品牌調性的爆品,例如PAJAMA睡衣、GU shoes lab等。

  

  HEAT PADDED夾克 圖片來源/GU極優微信公眾號

  承襲日本打法,GU在2013年9月首進中國,落戶上海淮海中路,位於優衣庫門店負一層。其去年開在廣州VT101廣場下沉一樓的華南首店,門店之上亦是獨佔四層的優衣庫獨棟賣場。

  

  數據來源/GU極優微信公眾號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物美價廉」的GU,乍眼一看,是個十足的下沉選手,本該為迅銷開拓垂涎的低線市場,卻望「下沉」而卻步。此般謹慎,並非毫無緣由。

  一方面,是因為其唯一的下沉嘗試,折戟在了蘇州,那是2018年。目前,大眾點評顯示該店目前已經關閉。

  

  圖片來源/tokyosanpopo

  另一方面,那些曾揚言徵戰下沉市場的快時尚品牌們,一直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光明坦途還未出現。

  據商業地產頭條不完全統計,優衣庫、MUJI、ZARA、H&M、GAP、C&A、UR、MJstyle八大快時尚品牌一線城市門店數雖已從2017年的85家,降至2019年的34家。

  

  數據來源/快時尚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但它們往下走,卻也多數沉到新一線和二線城市,過去三年在這兩大區域的拓店數基本持平在110家左右,佔比則從46%提升至53%。

  而三四線城市拓店數雖逐年微增,但佔比始終徘徊在35%以下。在消費增速持續高於一線,且日漸反超二線的三四線城市,快時尚們的下沉步伐明顯配不上野心。

  具體到品牌來看,快時尚下沉遇阻境況、表現形式不一。

  1、MJstyle和H&M,快速爆發快速冷卻型

  MJstyle和H&M從2017年就開始「用力下沉」。這年,四線及以下城市是MJstyle絕對拓店之地,為54家。而三線、四線及以下拓店總數為91家,遠超新一線和二線的76家。

  

  

  數據來源/快時尚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然而,此後兩年,伴隨快時尚行業的不景氣,MJstyle和H&M的整體拓店和下沉拓店數,都急劇走低,到2019年二者在各線級城市拓店數均為個位數。

  2、ZARA、H&M、MUJI、GAP、UR,下沉遇阻轉頭向上

  這一派選手是主流,前兩年下沉沒啥成績,2019年掉頭重新加大在二線以上城市拓店。GAP和MUJI尤其明顯。

  2017年全線停滯的GAP,經過2018年調整期,到2019年新一線、二線城市分別猛增12家,三線僅為3家,四線則為0。

  

  

  

  數據來源/快時尚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MUJI2017年各線市場全面發力,2018年三線城市開店數(8家)甚至略多於二線(7家)。但到2019年,拓店主力明顯重回二線以上(23家),三線降為4家,四線及以下1家。

  3、優衣庫持續下沉,但步伐放緩

  下沉之戰,優衣庫一枝獨秀。但把顆粒度放小依然可見疲態。

  拓店總數看,在二線以上的城市,2017年拓店數為55家、2019年62家、2019年59家,高線城市仍是主要拓店區域。

  而在三、四線城市,其年拓店數隻從2017年的20家緩慢波動爬升至2019年的27家;四線及以下年拓店數穩在13~15家,但撞上疫情黑天鵝之年,迅速冷卻至3家(截止今年9月)。

  

  數據來源/快時尚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綜上可知,快時尚品牌仍在一二線汲汲營營,不敢大肆下沉。經過摸爬滾打的它們,似乎早已明白,低價從來不是解碼低線市場的密匙。

  02

  低線級城市難下沉,商業環境有硬傷

  綁定購物中心開店,是快時尚公開的秘密。20世紀的頭十年,快時尚們集體入華,2011年~2016年,其快速擴張時期,正逢中國商業地產的繁榮時期。伴隨著國內商場、購物中心的崛起,快時尚得以迅速鋪開。

  

  圖片來源/Fast Retailing

  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7年八大快時尚品牌新店中約60%落戶新開購物中心。2019年快時尚新開218家,購物中心店佔比超過90%,其中新開業購物中心約佔48%。

  另據贏商大數據監測,優衣庫已進駐購物中心553家,而截止今年8月底,優衣庫在華門店數量為767家,即超過70%的店鋪位於購物中心。

  

  圖片來源/Indian express

  由此可見,快時尚品牌對購物中心場景重度依賴,決定其必須跟著購物中心下沉。當目前三線及以下城市,特別是4-6線,一些新商場的運營模式尚未成熟,快時尚品牌對進駐後未來適應性、前景存疑。

  貿然大肆鋪開,顯然不是明智之舉。而在這些它們猶豫不決之地,其還需要面對著橫行「稱霸」的低線市場國產服飾品牌強有力圍攻。

  

  圖片來源/森馬官方微博

  現在的90後舊衣櫃中,誰還沒有一件森馬、美特斯邦威的衣服。2006年,是中國本土時尚服裝品牌內憂外患的生死之年。

  ZARA等歐洲時裝殺手瘋狂進攻中國,靠著對流行時尚趨勢的跟風能力,以及基於電子商務的敏捷供應鏈管理體系,「撻伐」一二線。

  森馬、美邦這些當年耳熟能詳的國產服飾「大牌」們,紛紛轉向低線城市深耕。

  早在2014年,森馬就將發展重點轉移到三四線城市,公司整體服務、優勢資源也向三四線城市傾斜。

  

  圖片來源/巴拉巴拉官方微博

  贏商網從大眾點評獲取的大數據顯示,2019年森馬內地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佔比約為58%。

  2019年三季報顯示,森馬營收132.61億元,較去年同期漲35.82%,淨利潤同比上漲13.07億元。今年,森馬更是宣布計劃於三四線縣級城市開設600-800家門店,以拓展其巴拉巴拉童裝業務的布局。

  

  數據來源/大眾點評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除了規模和知名度優勢,本土服飾品牌在低線市場紛紛調整拓店策略,從街鋪走進購物中心。

  美邦採取「百城千店」+購物中心並行發展策略,發展低線級市場。太平鳥和森馬更是依託奧特萊斯,提高其在購物中心的開店佔比,進一步完善其在低線城市的布局。

  海瀾之家也在加大購物中心的進駐力度,並調整優化街邊店的營銷網絡布局,保持在三四線城市的門店覆蓋率。

  森馬、美邦、海瀾之家、太平鳥等國產品牌湧進購物中心,進一步擠壓了快時尚品牌在下沉市場的生存空間。

  

  圖片來源/海瀾之家官方微博

  不過,再往深裡追究,商業土壤不成熟、競爭激烈,是各大快時尚品牌難以下沉的直接原因。

  而根本原因是,快時尚品牌所倡導的觀念和方式,與低線市場當前既有的消費觀念和方式,存在較明顯的時間差。

  03

  快時尚下沉難,本質是低線消費觀念不同

  這種時間差,來自孫正義提出的「時間機器」理論。

  根據孫正義提出「時間機器」理論,在一個發達經濟體裡出現的商業模式,拿到一個新興經濟體裡去運用時,就好像乘坐時光機回到了幾十年之前,可以按照原來的邏輯再來一遍。這套邏輯,通常被用來解讀美、日、中之間的經濟發展的時間代際差。

  事實上,把顆粒度進一步縮小,這套理論用來解讀中國不同線級城市商業發展和消費方式的演變,同樣適用。

  運用時間機器理論,前京東投資部 Michael Fang 在「42章經商學院」線下分享《日本消費社會演變史》時提出,從農村、五六線、三四線、一二線城市商業發展,依次向上過度進化,需要10年時間。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這個理論,結合快時尚在中國的發展路徑可得出結論:目前快時尚在三四線城市剛剛開始崛起,就像2010年前後的一二線城市。而五六線城市,大概在2030年後,開始初步接受快時尚品牌。

  即便是在快時尚初步普及的三四線城市,很容易觀察到一些類同的消費現象:

  雖然購物中心初步崛起,但傳統步行街依然是當地居民重要的消費場所。每到節假日,步行街上總最有舉家出行、人頭攢動。在沒有沒有優衣庫、ZARA的小城街道上,通常都會有森馬、美特斯邦威、海瀾之家的多年老鋪。

  

  圖片來源/攝圖網

  快時尚品牌下沉乏力,而森馬、美邦、海瀾之家等品牌早已讀懂低線市場偏好的購物體驗,比如人情購物消費紐帶。

  越是下沉的市場,在購物時越相信熟人推薦。這就是為什麼阿里、京東、蘇寧等巨頭公司,紛紛推出社交電商項目,滲透下沉市場。

  而在實體商鋪中,導購,就是人情購物的一種體現。在小城市,人口流動相對較小,大多是住了幾十年的老街坊,導購可能就是鄰居、親戚。即便導購不是親友,見多幾次也容易混臉熟。

  在人情味濃厚的小城,導購甜甜的微笑,「歡迎光臨,需要看什麼款式呢?」、「這是剛剛推出的新款,要不要試一試?」依然是影響消費者買單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inter aksyon

  小城裡的70、60後比80、90後更適應「導購文化」,因為前者成長在消費文化、網際網路欠發達的年代,對於線下自選購物、網購自提等消費模式,接受度較低。

  然而,在各大快時尚賣場中,幾乎沒有導購崗位。因為各大快時尚品牌,普遍採用標準化管理,提倡無導購、無服務的純自選購物,這迎合了一二線大多數年輕人的消費習慣。

  除了人情消費,喜歡熱鬧,也是低線城市的主要消費文化之一。

  逢年過節,喇叭大促銷叫賣聲聲入耳,紅色大字「跳樓價」撲面而來。熱熱鬧鬧的氛圍裡,小城居民在成堆的衣服裡快樂翻找。還有很多人,去超市買菜,看到裡面賣的衣服不錯,順手就買走一件。

  

  圖片來源/KKnews

  但是,在優衣庫、ZARA架個大喇叭在店門前喊的場景,是個怪異幻象,也不會有人提著菜籃子在裡面買衣服。

  至於時尚審美,四~六線小城與一二線城市相比,更是存在大差距。一二線城市,選擇快時尚品牌的消費者,喜歡Brandless的品牌理念,傾向線條簡約、圖案簡單、沒有設計的「設計感」。快時尚品牌傳遞的審美,對於相當一部分低線消費者而言,還不適應。

  當然,快時尚下沉面臨複雜的境況,本質上折射了一個摺疊的中國消費社會。一二線、三四線、五六線城市,每一個區間的消費畫像都不盡相同,低線市場居民消費理念也不能一概而論。上述不過是提供一些可能的思考維度。

  不過,近年來電商、社交、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的下沉普及,加速高線消費方式在低線級城市的影響和滲透。而經濟發達地區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影響,也在加快。

  優衣庫、ZARA、H&M等快時尚品牌也持續發力線上線下融合。推出淘寶、京東店鋪、掌上旗艦店等,從線上渠道觸達低線消費者,提升知名度。

  所以,儘管當前低線市場仍面臨很多已知和未知的難題,但對於急需尋找新增長市場的快時尚品牌,下沉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撇除企業自身的盈利考量,大眾消費方式必然會坐上「時間機器」,把高線城市發生過的故事,大致重演一遍。

相關焦點

  • 贏商網貴州站:貴陽七大購物中心品牌及業態調查報告
    贏商網貴州站:貴陽七大購物中心品牌及業態調查報告 贏商網貴州站
  • 贏商網獨家:2018年3月上海商業地產十大事件
    贏商點評:萬達方面介紹稱,中信泰富萬達廣場由城市市集、國際時尚、精品潮流、親子天地、活力紳士、品味生活六大樓層主題組合而成,這個全新的購物中心是萬達商管集團重點打造的精品商業項目,也是2018年萬達集團在全國範圍內打造的8大創新項目之一。
  • 贏商網成立華北區域中心 完成全國六大區域布局
    北京,2016年12月19日——中國商業地產第一門戶贏商網今天正式宣布,成立贏商網華北區域中心,為北京、天津、河北等華北區域的商業地產開發商、連鎖品牌商、上下遊企業提供高品質的服務。贏商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吳傳鯤,贏商控股(集團)董事、副總裁周斌出席了啟動儀式,與眾多嘉賓親切交流。
  • 贏商調查:深圳購物中心十大重複率最高的餐飲品牌
    在輕餐飲方面,星巴克、滿記甜品、綠禾迴轉壽司、麵包新語、貢茶等成為最常見品牌,大眾餐飲方面,黃記煌和千味刷各分秋色    (贏商網深圳站報導)「購物中心是吃出來的」,這句話在許多購物中心得到了印證,餐飲已然成為購物中心人氣的主要製造者。
  • 傳GAP天津首家門店關門 快時尚在華顯「退熱」趨勢
    (贏商網記者8月14日報導)贏商網記者獲悉,美國快時尚品牌GAP(需求面積:1300-1600平方米)天津首家門店——858城市廣場店關門!據網友@回頭無岸在新浪微博上透露,「沒有H&M的少量多款、C&A的親民、優衣庫的質優價廉,ZARA的頻繁更新。
  • 贏商網獨家盤點:2012年2月最受關注十大購物中心排行榜
    (贏商網2012年3月14日訊) 今天,贏商網2月份最受網友關注購物中心排行榜正式出爐。根據業內用戶關注度(人氣指數)統計,梅花城購物中心、天津麥購時代廣場、萬年縣寶潤廣場、無錫新區哥倫布廣場、蕭山義蓬購物中心、武漢萬象生活廣場、恆達中環百匯廣場、廣州信盈城、深圳水灣1979、上海悅達889廣場等10大項目從2月份新加入贏商網的項目資料庫中脫穎而出。
  • 贏商網獨家:2019年12月上海商業地產10大事件
    改造後的華潤各方面煥然一新,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入駐品牌約有110個。   贏商點評: 全新開業的華潤時代廣場以面向「高知高智女性客群」的差異化定位再次出發。作為一個商業面積5萬方左右的商業項目,華潤時代廣場遵循「小而美」的原則。
  • 贏商踩盤:珠海最大的購物中心 華發商都運營狀態一覽
    (贏商網記者報導)華發商都商業規模達到18萬平方米,是珠海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大型購物中心,從去年5月底開業至今,如今運營情況如何?4月27日,贏商網記者實地探訪,了解華發商都最新動態。   華發商都位於珠海大道8號,屬華發新城的第六期工程,也是華發股份投資20億在珠海打造的首個大型商業項目。
  • 2015年佛山商業地產年度報告-贏商網
    根據贏商網獨家盤點數據,2015年佛山將開業大型商業項目(商業建面≥3萬㎡)達22個,總商業建築面積174.9萬平方米,包括綜合體、購物中心、奧特萊斯三種類型項目,其中商業面積超10萬平方米的有4個,與廣州的數據相比,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總體量上都略有超越,但單個體量比廣州的項目稍微小一些。
  • 贏商盤點:2015年第1季度星巴克等十大知名餐飲拓展情報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截止3月31日,2015年第一季十大知名餐飲拓店速度還是相當給力,約開64家新門店。其中外婆家,俏江南等大型餐飲各開3店;爐魚、呷哺呷哺、海底撈、綠茶、很高興見到你等快時尚特色餐飲共29家;其餘就是咖啡品牌,星巴克開店23家,漫咖啡開店4家,咖啡陪你開店2家。
  • 贏商大數據:服飾業態迎來新浪潮 購物中心渠道是品牌發展趨勢
    在4月12日的「服飾時尚與購物中心渠道論壇暨第二屆時尚產業聯盟大會」活動上,贏商大數據高級數據分析師辛婉孺帶來了《關店潮之後服飾業態渠道重構及創新趨勢前瞻》的主題報告發布。辛婉孺表示,2018年中國服飾行業處於一個新的浪潮之中,購物中心將成為服飾行業2018年的布局重點,隨著消費升級,設計師品牌、運動服飾、女裝、O2O集合店等都服飾業態創新的熱點。
  • 大連首家純歐式購物中心 凱丹廣場打造最強快時尚陣容
    (贏商網記者9月4日報導)總部位於荷蘭的凱丹集團,以「凱丹廣場」品牌進入中國,2010年開發成都凱丹廣場作為第一站。如今,凱丹集團繼續在中國拓展,在大連打造的首個純正歐式購物中心,逾10萬平米商業面積,引進Inditex全線品牌,打造成為「最全最強快時尚組合」。
  • 贏商網獨家:江蘇2017年5月份商業地產十大事件
    一、贏商網江蘇站城市沙龍成功舉辦  尋找體驗商業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贏商網  城市沙龍  體驗式業態   ◆事件概述:5月23日,由贏商網江蘇站主辦的以「無互動不商業,體驗式業態如何助力互動經濟」為主題的城市沙龍,在位於老門東的金陵戲坊圓滿舉辦
  • 新一線城市商業地產博覽會|武漢篇_贏商網
    江漢路商圈是中國最早的商圈之一,聚集時尚百貨、商業步行街、品牌超市、運動賣場等商業形態,是武漢最受旅遊人群和時尚年輕消費者的購物地之一。 商圈購物中心存量及增量: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截至2017年6月,江漢路商圈擁有武漢外灘1861、武漢新佳麗時尚廣場、武漢和記黃埔M+購物中心等優質購物中心,總存量達26.5萬㎡。武漢南國中心預計在2018年開業,屆時將新增商業面積12.2萬㎡。
  • 重塑市場認知,Gap謀變「快時尚」
    聚焦到國內服飾行業,近兩年國際服飾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新聞不斷,是進入中國市場以後漸顯的水土不服?還是本土品牌崛起的紅海市場下不勝壓力?   將大中華區作為重要市場的Gap,又將如何應對市場變化、搶佔市場份額?此次,贏商網獨家採訪到Gap集團亞洲零售業務執行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Steven Sare,深入了解Gap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規劃。
  • 商業地產高端城市沙龍 贏商網·渝城論道_專題報導_贏商網
    2018年9月27日下午,由贏商網與重慶渝北吾悅廣場聯合舉辦的第41期渝城論道高端城市沙龍在渝州賓館·映月茶坊圓滿結束。本次沙龍以「新城市主義」為主題,圍繞「新城市主義對重慶商業(專題閱讀)地產開發觀念的影響?」
  • 贏商網獨家盤點:2011年10月份最受關注十大餐飲品牌
    (贏商網2011年11月15日訊)今天贏商網10月份最受網友關注十大餐飲品牌排行榜出爐,報告顯示根據贏商網用戶關注度(人氣指數)統計,綠茵閣、許留山(需求面積:60-80平方米)、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咖啡之翼等從贏商網10月份新加入的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贏商網2011年10月份最受關注十大餐飲品牌
  • 贏商網獨家盤點:10月份最受關注十大連鎖品牌排行榜
    (贏商網2011年11月14日訊)今天贏商網10月份最受網友關注十大連鎖品牌排行榜出爐,餐飲品牌「金剛山(需求面積:300-800平方米)」以關注度161726票位居榜首。麥嘟量販KTV、adidas、世貿百貨、伊藤洋華堂等品牌從贏商網10月份新加入的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贏商網2011年10月份最受關注十大連鎖品牌。
  • 溫州國際大酒店商場定位從以往奢華「轉身」為快時尚
    隨著這些年輕、快時尚品牌的入駐,溫州國際大酒店商場——溫州新國際中心將完成蛻變,定位從以往的奢華「轉身」為快時尚。   昨天,記者在溫州新國際中心看到,優衣庫正在緊張裝修,而原本的歐米茄、國際品牌集合店等則早已撤出商場。其招商負責人趙者俠介紹說,國際商場多年來的定位一直以奢侈品為主,但隨著整體經濟形勢下滑,以及受海淘、代購等影響,中國奢侈品實體門店的業績不佳。
  • 2019年快時尚新增218家門店創新低:優衣庫最快,ZARA、MUJI「水逆」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9年,包括H&M、ZARA、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MJstyle、無印良品、UR、C&A、GAP在內的8個快時尚品牌,在內地共新增218家門店(不含升級重裝門店),創歷史新低。   短短四年,國內快時尚從輝煌走向黯淡,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