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完全基於用戶點擊的算法推薦的內容資訊平臺,會導致閱讀淺薄化、低俗化的問題叢生。面對這樣的問題,一點資訊的策略和方向就是堅持「四有」——有趣、有料、有用、有品。
    
    一點資訊副總裁金治
    鈦媒體註:在2016 鈦媒體 T-EDGE 年度盛典上,一點資訊副總裁金治闡述了一點在內容推薦方面的心得與體會。在他看來,「算法至上」的方法論,會讓我們的內容消費陷入淺薄化、低俗化,無法自拔的惡性循環中。機器算法放大並強化了我們對這些信息的需求,我們在指點之間消費機器「投餵」的內容時,不知不覺滑入了人性弱點的陷阱。
    「當下的內容資訊平臺有什麼問題?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的個性化推薦,有很多的內容非常淺薄,也非常低俗。」
    作為有著將近5000萬日活用戶的內容平臺,一點資訊在打造其全球獨創的「興趣引擎」時,沒有單純被機器算法牽著走,而是同時引入了搜尋引擎技術與頻道訂閱機制,讓用戶不再只是被動的「填鴨」,而是可以主動表達自己的興趣。
    一點資訊和其他個性化推薦平臺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用戶基於任意關鍵詞的個性化訂閱頻道。現在,一點資訊上已經有超過300萬這樣的頻道,通過這樣的頻道設計,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剛才所講的用戶個人信息孤島的問題。
    不僅如此,伴隨著陳彤的加入,與鳳凰新聞矩陣的進一步深度融合打通,加上一點資訊對於優質內容的理解和判斷,以及對於優質內容創作者的吸引力,一點資訊將超越一味仰賴「算法至上」的內容平臺。
    以下是一點資訊副總裁金治的演講實錄,經鈦媒體編輯張遠整理:
    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能夠得到鈦媒體的邀請,代表一點資訊來參加我們這個會,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一點資訊在這1年的發展。
    2016年是內容產業爆發的黃金期,是一個非常大的風口。對於內容產業來說,從古到今無論通過什麼渠道——竹簡、紙、PC或移動網際網路,最重要的核心還是內容。人們想看到優質內容的期許始終是一樣的,而技術的發展能夠更好滿足我們的需求。
    我們回顧一下自己每天所看的東西,最高頻的應用也就是你花時間最長的,第一名是微信,第二名就是新聞資訊APP,利用碎片化時間。所以現在的內容呈現特徵,就是碎片化和娛樂化。
    今年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趨勢,就是在整個內容產業裡面,短視頻發展非常快。視頻頻道帶來的日活和流量,對於每一個內容平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風口。
    還有一點非常大的變化,就是網際網路巨頭的進入。一點資訊創立於2013年,到現在3年時間。對於巨頭的進入,我們內部也有壓力,但我們總體認為這是一個好事。
    當下的內容資訊平臺有什麼問題?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的個性化推薦,有很多內容非常淺薄,也非常低俗。
    特別是近三個月很多名人出軌消息的爆出。對於名人出軌,無論處於什麼行業,用戶都存在好奇心。大家對於這種新聞都想要去點一下,但這並不代表真的特別感興趣。然而只要點擊,算法就會不斷為你推送類似的新聞。接下來的很多天甚至更長時間內,你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收到這樣的新聞。我的一位男性朋友告訴我,這樣的平臺真是太影響他的生活了,因為太太會拿過來他的手機問「你怎麼每天關心這樣的新聞,你有什麼想法」。
    所以現在出現的一個弊端在於,完全基於用戶點擊的算法推薦,這樣的內容資訊平臺,會面臨內容推送淺薄化、低俗化的問題。而面對這一問題,一點資訊的策略和方向就是推出「四有」理念,即有趣、有料、有用、有品。
    有趣,是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內容;有料,舉例而言,比如說當然明星出軌也算有料,當然看一次就可以,不用天天去看;有用也非常關鍵,例如我在什麼時候應該吃哪些生鮮水果,如果手上長出斑點該去查什麼樣的醫療信息;而在有品這方面,我們一點資訊在產品上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在座的朋友們會發現,無論平時花再多時間去看所謂的花邊新聞或者爆炸性新聞,總有一些時候,在看完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歷史、軍事或者是人文,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內心的愉悅感是閱讀娛樂新聞時無法比擬的。而一點資訊則專門設立了一個品讀頻道,裡面有一些非常具備深度的文章。
    我在這簡單跟大家匯報下一點資訊在這3年的發展情況。截止到今年10月份,我們的日活用戶達到4800萬,人均日活躍時間將近1個小時,裡面的數據就不在這裡一一跟大家講了。
    現在的內容資訊平臺會有這樣的問題,一點資訊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我們推出了「興趣引擎」,這是由一點資訊率先提出的概念。
    興趣引擎包含了兩部分,一個是推薦引擎,就是根據用戶點擊、瀏覽、評論、點讚、閱讀時長等用戶行為記錄進行的個性化推薦,利用算法滿足用戶千人千面的閱讀需求。另一個是搜尋引擎,就是如果用戶在一點資訊搜一些與自己興趣相關的關鍵詞,包括一些常規詞,我們通過對這種主動興趣表達的數據進行收集和精準判斷,最終內容畫像和用戶畫像能夠非常精準地匹配。
    一點資訊和其他個性化推薦平臺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用戶基於任意關鍵詞的個性化訂閱頻道,現在一點資訊上已經有超過300萬這樣的頻道,通過這樣的頻道設計,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用戶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剛才所講的用戶個人信息孤島的問題。
    從2016年1月6號到10月30號,一點資訊用戶自主發起的訂閱行為累計有42.33億次,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對產品研發方向的信心。我們還將繼續基於用戶主動表達的興趣,向用戶展示他想看到的新聞和其他內容。
    以技術為核心,這一點到現在沒變。一點資訊是技術公司,我們的核心就是算法。但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覺得要真正解決剛才所講的閱讀低俗化和淺薄化的問題,必須要講人機結合。
    我在這裡跟大家舉兩個例子,展示一點資訊如何做到人機結合。
    第一點,有一些文章你不能夠簡單地通過標題去判斷它的內容質量是好還是壞,大家經常閱讀新聞可能很清楚,當下內容產出中存在很多「標題黨」。而我們將包括獲得美國普立茲獎的全部文章和大量類似的優質文章進行採集,讓機器算法去學習、判斷文章的段落結構、遣詞造句,歸納優質文章的特點,並以剛才說的「品讀」頻道對用戶進行展示和分發。
    第二點,就是我們請來親手鍛造了新浪門戶、博客和微博三個具有時代意義產品的「中國網絡新聞教父」陳彤加盟,帶領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編輯對內容進行篩選、把控。一方面,保證了我們平臺推送的內容符合用戶需求;另一方面,也利用編輯的經驗進一步訓練機器,讓機器算法更加智能。
    還有整個產品全網化。一點資訊是一個內容資訊平臺,需要接入不同渠道、介質的各方面優質內容,這裡所指的內容不僅僅包含新聞。在這裡舉一個例子,範冰冰的頻道裡面,會有與她相關的微博、行程和視頻、問答、百科等內容。我們所做的全網化的內容平臺,就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加全面的信息。
    當然要達到這一點,還是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態。對於一點資訊這樣的產品,我們能更好地跟優質的合作夥伴一起,把產品做得更好。而鳳凰、小米和OPPO作為一點資訊非常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在獨家內容和渠道方面的鼎力支持,都為一點資訊帶來大量優質資源。
    另外,我在這裡跟大家共享一個數據。一點資訊上面被點擊、訂閱、閱覽的內容,有80%以上都是來自於自媒體。我們要想辦法去把一些優秀的自媒體吸引到平臺上,所以我們推出了一點資訊的自媒體平臺「一點號」。今年11月初,一點號與鳳凰新媒體矩陣完成了深度資源對接,並推出了「鳳凰一點通」。
    鳳凰一點通什麼意思呢?第一,實現鳳凰新媒體旗下的自媒體平臺「鳳凰號」和一點號的全面打通——對於自媒體而言,無論你是在一點號還是在鳳凰號上推出文章,可以在這兩個平臺實現同時發布;第二,這兩個平臺從數據共享上也會打通。大家知道鳳凰品牌是積澱頗深,特別是對一些深度文章的累積,鳳凰的能力還是非常強,所以一點和鳳凰進行打通,也可以給用戶提供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