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媽說教育
高考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經歷過高考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著我們的人生走向。所以,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重視這一次無比重要的考試。高考,也是國家教育程度上的一種指標,學生的成績是檢驗教育程度的一種標準。
學生通過自身學習努力參加高考,考取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大學是人生中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對於學生的家長和老師來說也是一件無比引以為傲的事。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教育部規定的,即使學習成績再好也不能參加高考的幾類學生。
不具備高考資格的幾類學生
一、高一高二的在讀生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比較優越,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並且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領先於起跑線,提前學習相關年級的學習內容。導致老師沒有講過課程的學習內容,他們已經提前掌握了。還有就是還有一部分學生比較聰明,沒到年級課程計劃學習期限,自己就已經把本年級的課程學完了。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現象,他們可能會有想提前參加高考的想法,也會考出不錯的成績。但是目前教育部有明文規定:學生在高一和高二的學籍不代表高三的學籍,即使參加高考,也不會取得高校錄取的資格的。
二、獲得「保送」資格的學生
每年每個省市會特別錄取一批較為優質的生源,這一批較少數量的優質生源被叫做保送生。如果處於高中階段的學生獲得了保送生的資格,那麼此學生的學籍就會被直接送到保送的大學了。這樣,該學生就不用再參加高考了。即使是參加了高考,有了高考成績,其他高校也是無法去錄取該學生的。但是一般來講,這類學生是不可以參加高考的。
三、在停考期間的學生
在高中,被停考的學生在一定時間期限內是不允許參加各種考試的。學生被停考的原因可能是學生自身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或者是觸犯了學校的一些相關規定。從而,他們不被允許參加各種考試。如果,在停考期間,恰巧趕上了高考,那麼學生將不能參加高考。
四、在校的的大學生
在校的大學生不得再次參加高考,因為他們已經被大學錄取了,開始了大學學習生活。那麼,他們的學籍也會被送到大學裡。所以,他們即使參加高考,也不具備被高校錄取的資格。因為他們的學籍是在校大學生,而不是高中學籍,所以無法再去參加高考。
五、被職考錄取的學生
最後一種不能參加高考的是被職考錄取的學生。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參加高考之前選擇去參加一些學校中的職業考試,如果學生參加職考後,成績通過就會被職業學校所錄取。如果一旦被錄取,學籍也會從高中遷移到該職業學校。這樣,即使考生參加高考也不會被其他高校所錄取。
那麼在我們正常參加高考所具備的主要條件都是什麼呢?
具備參加高考的考生需要具備兩大條件:一種是正常高學校畢業的學生;一種是具有高中同等學力的學生。
我們正常讀的高中和職業高中的學生都是具有參加高考的資格的,是都具備被各個高校錄取的資格的。學生們只要是高中畢業,學籍在高中的,都有資格去參加高考。當然,要好好地把握高考的資格,它對於我們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具有高中同等學歷的學生,是指一部分沒有在高中就讀,但同樣具備相等學歷的、同等的學習知識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學生。這一類考生可能已經是畢業一定時間的,並且具有高中同等學力的學籍的人。他們可能是已經是參加社會工作的人員,但是也具備參加高考的資格。
寫在最後:
高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尤為重要,要務必好好珍惜參加高考的機會。高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相對的公平的,也有人這樣說:高考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每個經歷過高考的人,都能體會到它所能給大家帶來怎樣的一種學習條件,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為它付出與努力的程度的。願正準備參加高考的考生們,努力於當下,未來將會得同等的回報,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績,考上心儀的學校。
大家還知道哪些關於高考的比較重要的規則嗎?或者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