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不再新建省工程實驗室和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20-12-20 正企通

關於深化科技改革攻堅的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科技改革攻堅,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制定以下措施。

 一、強化戰略科技力量

1.圍繞產業重大技術需求公開「張榜」,在集成電路、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氫能源等領域每年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支持龍頭骨幹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組織關鍵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省科技廳負責)

2.布局建設10家左右省實驗室,賦予其人財物自主權,自主設立的科技項目視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自主培養或引進高層次人才給予泰山人才工程配額。(省科技廳牽頭,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採取「政府支持+聯盟(協會)領辦」「龍頭企業牽頭+行業企業參股」等方式,依託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在每個產業領域布局1-2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技術創新中心,推動資源共享、成果共用。(省科技廳負責)

4.分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創新創業與科技資源支撐服務三類對科技創新平臺進行優化整合。不再新建省工程實驗室和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已建設的開展考核評估,通過撤、並、轉等方式進行優化提升。(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5.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進口科研用儀器設備,參照高校、科研院所減免標準,未享受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減免優惠的,由省級財政按照未享受減免金額的一定比例每年給予不超過500萬元補助。(省科技廳、省財政廳、青島海關、濟南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6.對獲國家批覆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地方政府承擔的建設經費採取「一事一議」方式由省和市合理分擔,並落實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列入省重點研發計劃方向予以支持。(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7.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設面向產業的實驗室、研究中心、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其中企業投資超過3000萬元的,直接納入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管理。(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8.大幅度提高科技計劃項目企業牽頭比重,綜合運用直接投入、政策引導、後補助等手段,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鼓勵企業出題,高校、科研院所解題,橫向科研項目單項到位經費超過50萬元的,在人才評價、職稱評聘等方面視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9.搭建省級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採取「公司+股權」的方式,整合各類創新資源,為企業提供市場化的專業化、菜單式服務。對高校、科研院所面向企業開放創新資源,開展創新服務綜合績效突出的,省財政按其上年度創新券總額10%—30%給予獎補,主要用於獎勵提供服務的人員及團隊。(省科技廳牽頭,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完善科技企業孵化器綜合績效獎補政策,對直接投資被孵化企業、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等績效顯著的,省級財政給予每家年度最高200萬元的獎勵。(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支持企業走出去設立離岸創新中心。省屬國有企業當年所發生的研發費用可在經營業績考核中視同企業本年度利潤。(省商務廳、省外辦、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12.對到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濟南科創城等各類科技園區,以及重點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創新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可由所在市按照其個人貢獻情況給予獎勵。(各有關市人民政府負責)

13.對世界大學排名前200位高校、自然指數前100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來魯創新創業的,直接給予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創辦的科技企業近3年累計獲得2000萬元以上股權類現金融資的,直接認定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氫能源等重點行業聯盟急需、掌握「卡脖子」技術或填補我省學科空白的高層次人才和關鍵團隊,採取「一事一議」方式量身打造扶持政策。對取得重大「卡脖子」技術突破、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人才,可直接給予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直接認定為泰山學者或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將承擔企業科研任務、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成果轉化應用績效等作為應用型人才評價的重要指標。對作出突出貢獻、符合條件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可按照職稱評審「直通車」政策,直接申報正高級或副高級職稱。(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5.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技術發明一等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的第一完成人,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在省內可享受與院士同等醫療待遇。(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外籍人才持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作為身份證明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省級以上高新區創辦科技型企業,與中國公民創辦科技型企業享受同等待遇。(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17.全面下放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設置權、內部崗位設置權、高層次人才招聘權、職稱評聘權、內部薪酬分配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處置權。推動具備條件的科研型事業單位向新型研發機構轉型,允許其設立混合所有制運營公司,實行市場化運營。(省委編辦、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在省科技進步獎中設置「產業突出貢獻」類項目,對技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形成名牌產品、實現國產化替代或突破技術壁壘進入國際市場、市場份額(技術推廣)和產業化績效在國內同行業中排名前列的標誌性科技成果,可直接提名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省科技廳負責)

19.省屬高校、科研院所可自主決定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及關鍵核心技術外,不需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批或備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可在轉化淨收入單位留成部分中提取不低於15%的經費用於人員獎勵和機構能力建設。(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0.經省委批准開展科研院所正職領導持股改革試點,對其所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作為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或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探索股權激勵。所獲股權任職期間不得進行股權交易。(省科技廳牽頭,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對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等融資項目的不良貸款,省級財政按照本金損失最高給予40%的風險補償。對首次納入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備案並按時還本付息的企業,省級財政按照實際備案貸款利息的40%給予貼息支持,每家企業貼息最高50萬元。(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牽頭,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2.對企業投保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體產品的質量保證保險、產品責任保險和產品綜合險,省級財政按照不高於3%的費率上限及實際投保年度保費80%的比例,給予單戶企業年度最高500萬元的保費補貼。(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科技廳、省財政廳、山東銀保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3.建立省級科創企業上市種子庫,推動赴科創板、創業板、精選層上市掛牌,力爭進入上市程序的企業數量每年增長20%。推動濟南爭創國家科創金融試驗區,管理基金達500隻,規模達到1000億元;支持青島爭創國家金融科技示範區,打造服務工業網際網路的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培育引進創投風投機構,推動青島創投風投中心管理基金達到800隻,管理規模達到1200億元。(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證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4.完善省屬科研院所績效考核,將去行政化改革、人才隊伍建設、服務產業企業、創辦孵化企業數量、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收益、社會服務等作為重點實行績效考核。(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5.建立科技、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機關和部門定期溝通對接制度,健全符合我省實際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科技改革創新容錯機制。(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審計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監委,省法院,省檢察院。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

相關焦點

  • 河南擬新建137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多所高校成「牽頭人」
    8月12日,河南省發改委發布2020年擬新建省工程研究中心公示,137家擬新建省工程研究中心牽頭建設單位涉及多所省內知名高校。據悉,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我省自主創新能力,河南省發改委組織開展了2020年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申報工作。
  • 河南擬新建137家省工程研究中心,涉及多所高校
    8月12日,河南省發改委發布2020年擬新建省工程研究中心公示。據悉,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我省自主創新能力,河南省發改委組織開展了2020年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申報工作。經各市(縣)發展改革委、省直有關部門推薦和專家評審,現將通過評審的2020年擬新建137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日期為2020年8月11日至2020年8月19日。
  • 青島市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30日訊(記者 孫秀青 通訊員 趙曉峰)今日,記者從青島市科技局獲悉,青島市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入選山東省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名單。省技術創新中心是山東省科技創新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省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和策源地,承擔著推動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高端跨界融合技術研發與轉化應用,帶動產業邁向高端、搶佔產業技術創新制高點的重要任務。
  • 關於報送2020年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年度報告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根據《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湘科〔2016〕109號)、《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湘科〔2016〕108號)要求,現就報送2020年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年度報告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報送範圍1、在湘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山東分中心
    單位簡介:   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山東分中心   招聘啟事   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簡介   山東省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創建於1978年,是一所以工業自動化、網絡化智能控制、汽車電子、智能交通、先進位造及綜合自動化等為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的省直屬事業單位
  • 鄭州市2017年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受理清單公示
    近期,鄭州市科技局對2017年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進行了網上受理,根據《鄭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鄭科〔2016〕98號)要求,現將受理確認後的清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8月10日至8月16日。公示期間若有異議請向鄭州市科技局實名反映。
  • 哪些高校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來看統計數據吧
    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都是當前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都是國家改革和發展委員會根據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產業發展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
  • 濱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發布2020年認定市級工程實驗室 (工程研究中心)名單的通知
    各縣(市、區)發改局,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北海新區經發局:根據《濱州市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評審論證,現認定濱州市坤厚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濱州市高性能潤滑油添加劑研發工程實驗室、安琪酵母(濱州)有限公司承擔的濱州市酵母技術研發工程實驗室、山東濱澳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承擔的濱州市特種電線電纜工程實驗室、山東康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濱州市藥用功能分子工程研究中心
  • 濱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發布2020年認定市級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名單的通知
    各縣(市、區)發改局,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北海新區經發局:根據《濱州市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評審論證,現認定濱州市坤厚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濱州市高性能潤滑油添加劑研發工程實驗室、安琪酵母(濱州)有限公司承擔的濱州市酵母技術研發工程實驗室、山東濱澳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承擔的濱州市特種電線電纜工程實驗室、山東康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濱州市藥用功能分子工程研究中心
  • 惠生工程獲批設立上海綠色化工與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惠生工程(股份代號:2236.HK)近日獲上海市科委批准,正式設立「上海綠色化工與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標誌著惠生成為上海能源化工領域唯一一家擁有以「綠色」和「節能」為設立目標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甘肅省膜分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11月20日,甘肅省膜分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省膜科學技術研究院建院30周年慶典活動在蘭州舉行。
  • 中北大學新入選4項省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示了《2020年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擬確定名單》,2020年擬確定2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中北大學4個工程研究中心入選。工程研究中心由省發改委按照「四為四高兩同步」的總體思路和要求,為加快推動我省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增強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和發展後勁,組織開展建設申報工作。中北大學入選省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擬確定名單的有山西省機器人智能加工複雜構件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微納製造與傳感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先進金屬智能精確製造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智能無損檢測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中車株洲電機公司投資近3億打造新型工程研究中心
    2016年1月18日,中車株洲電機公司電機工程研究中心奠基中車株洲電機公司投資近3億元打造新型工程研究中心 虛擬製造成為主攻方向之一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李永華) 1月18日,中車株洲電機公司總投資近3億元的研究院和工程研究中心在株洲田心高科園舉行奠基儀式。
  • 山東理工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特色鮮明的山東省重點高校
    山東理工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都是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的多科性大學,都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高校。山東理工大學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創建於1956年。山東理工大學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含分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重點實驗室,1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級協同創新中心4個,3個省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省兒童早期發展與評估工程研究中心落戶鄭大五附院
    近日,河南省發改委公布了2019年度新增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單。由省衛健委為主管單位,省發改委審批的「河南省兒童早期發展與評估工程研究中心」順利獲批,該中心依託單位為鄭州大學五附院。
  •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首次獲批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
    江蘇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可人)近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了《省發展改革委關於同意建設2020年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的通知》(蘇發改高技發〔2020〕1460號)文件,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服裝與藝術傳媒學院周燕教授主持申報的「江蘇省高端紡織智造工程研究中心」正式獲批。
  • 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興嘉生物成立聯合創新中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夏子航)12月15日,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興嘉生物聯合創新中心成立暨授牌儀式在興嘉生物總部會議室舉行。中國工程院李德發院士、中國農業大學馬永喜博士、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王亞楠及興嘉生物董事長黃逸強、總經理向陽葵、CTO張維軍等雙方相關人員出席該活動。
  • 2020年中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展現狀分析 主要集中材料、先進位造...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運用其工程化研究開發和設計優勢,積極開展國外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創新,成為企業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的技術依託。山東、江蘇地區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數量分別為36個和32個。上海、廣東地區國家工程技術中心數量在20-30個左右。註:自2018年後,科技部不再科技部不再批覆新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中,北京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浙江省和天津市排名前十。
  • 2019年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始申報了!
    2019年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開始啦!一、建設要求工程中心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聚集和培養面向產業的創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是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防範化解科技領域技術風險的重要抓手。
  • 「北鬥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九洲
    四川九洲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有限公司組建的「北鬥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日被正式認定為「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四川省2020年首批被認定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是四川省第一個「北鬥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是唯一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