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媽的人都知道,生娃對女人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裡程碑,寶寶出生後,身材臃腫走樣,皮膚暗淡,大把大把地掉頭髮,腰酸腿疼等等一連串的毛病,都會找上門來,媽媽們為了照料寶寶日夜操勞,之前的少女模樣很難找回來。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媽媽,卻令人眼前一亮。
網上有一段視頻吸引了無數寶媽寶爸的目光,是一位爸爸拍攝的妻子。
這位媽媽的女兒已經上初中,這天夫妻兩人心血來潮,媽媽穿上了女兒的校服,背起女兒的書包,來到爸爸面前。
齊肩的頭髮,明亮的笑容,白皙的皮膚,苗條的身材,加上輕盈的運動鞋,穿著女兒校服的媽媽,活脫脫年輕了20歲,就像18歲的高中女生,誰能想到這是位已經40歲的媽媽呢?
老公看到之後自然也是心動不已,仿佛重新找回了初戀的感覺,趕忙拍下了這一刻,發到網上,網友們一片讚嘆:這位「凍齡」媽媽保養得太好了!
生完寶寶的媽媽們,很少有能像這位媽媽一樣,保持如此好的「年輕態」,我們不能跟那些大牌明星媽媽們相比,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還是要把產後恢復當成個重大課題來看待,因為這密切關係到日後的生活質量。
有的媽媽生娃以後為了恢復身材,使「蠻力」,用了很多錯誤的方法。
比如有位媽媽在B站上就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為了找回「螞蟻腰」,買了一款「網紅束腰帶」,說是有收腹提臀,固腰收胃的奇效,結果戴了一周就開始出現各種不適:胸悶、腰疼,並且開始漏尿,經醫生檢查,發現內臟下垂,再戴下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產後恢復最關鍵的,就是坐月子期間,這一個月如果調養得好,不但寶寶餵養得好,自己的身體各項機能也能得到快速恢復,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找回原來的「少女感」。
1)注意產後惡露
不要小看惡露,它最能反映出你子宮恢復的程度,惡露主要是由脫落的子宮內膜、胎盤剝離的血液組成,從產後到結束,顏色由深到淺,從深紅色,逐漸轉為淡紅色,乳黃色,最後直至白色,消失,通常會持續4—6周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惡露的量不會多於平時姨媽的量,如果量太多,說明子宮還在出血,如果過少,顏色異常,或者持續時間太久,說明子宮可能有炎症,仍有損傷,需要及時就醫檢查,尋求醫生幫助。
2)注意盆底肌
媽媽的骨盆承受了十個月之久的壓迫,有變形是正常的,恥骨連接分離導致的恥骨痛,也讓媽媽有苦難言,這都是導致盆底肌受損的原因。產後要通過蛙跳等鍛鍊方式,幫助盆底肌修復,不然會有漏尿、尿失禁等後遺症留下。
3)注意飲食
坐月子,當然吃是第一位的,因為媽媽吃的好壞,關係到母乳的質量好壞,關係到寶寶的口糧啊!
以前的人們總是認為,產後需要大量進補,要多吃有營養的,現在可不同了,胡吃海塞只能讓媽媽們長膘,寶寶的營養得不到全面的供給。
科學飲食,要營養均衡,合理膳食,有葷有素,而且一些溫性的水果也可以添加到媽媽的飲食中。
4)注意產後運動
月子期間不能久臥不動,越是不動,媽媽恢復得越慢,要做適當的運動,幫助身體調動起全身的活力,這樣能排乾淨惡露,還促進了新陳代謝,更有利於媽媽恢復體形。
當然了,剖腹產的媽媽要比順產的媽媽運動時間推後些,沐浴的時間也不能過早。
5)注意睡眠
新晉媽媽剛剛照顧寶寶,日夜顛倒,平均2小時就要餵一次奶,媽媽的睡眠極受影響。所以媽媽要抓緊一切能休息的機會,哪怕只是一小會兒,也要睡一覺,寶寶睡,媽媽就跟著睡,因為寶寶醒來,還要媽媽餵奶,陪玩等等,媽媽要儘可能節省精力和體力,手機就暫時不要玩了。
6)注意遠離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現在是媽媽們的「頭號公敵」,大多數媽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症狀已經到了抑鬱症的程度,再加上家人的不理解,只能自己「生扛」,而這樣只會使病情更加加重。
在這個時候,奶爸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帶娃帶不好,至少要陪妻子流流淚,說說話,讓妻子罵一罵也好,把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不能壓抑在心底,媽媽也要學會自救,聽聽音樂,做做瑜伽,看看電影,找老公或閨蜜談談心,不要委屈自己。否則,受傷的不止是自己,還有嗷嗷待哺的寶寶。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