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坐落在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厚重,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美譽的南京。學院佔地921畝,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資產總值近13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學院全日制在校生規模1萬人、繼續教育規模4000餘人。
學校2005年以優秀等次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被確定為江蘇省示範性高職院校,2010年牽頭組建江蘇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集團,2012年成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院校、江蘇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院校,2018年成功入選江蘇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省政府高技能人才搖籃獎、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省文明單位(校園)、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辦學主要核心指標和綜合實力位居全省高職院校第一方陣。
立德樹人六十餘載,成就江蘇交通「黃埔軍校」。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隸屬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創辦於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後江蘇首個交通類專門學校,辦學歷史長、文化底蘊厚。64年的深厚積澱和創新探索,學校碩果纍纍:國內首個服務全國公路水運工程的基樁檢測培訓基地,交通運輸部支持的國家級現代物流實訓基地,華東地區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長安福特培訓中心,全省公路、汽車行業從業人員職業培訓、資格鑑定中心等。學校為江蘇交通運輸行業輸送了6萬多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了1000餘名交通土建類企業總工程師、總經理,60%的全省公路交通建設項目經理和技術骨幹、60%的全省交通運輸系統財務幹部、60%的全省汽車4S店高級管理人員均來自我校,為江蘇打造交通建設品牌工程、交通服務品牌項目提供了重要支撐,被譽為江蘇交通「黃埔軍校」。
交通專業國內領先,助推江蘇交通率先發展。學院緊密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緊緊圍繞江蘇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重點打造服務交通載運工具的汽車運用技術類專業群、服務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交通土建類專業群、服務交通運輸管理的運輸管理專業群、服務交通建設裝備的工程機械類專業群等4大交通特色專業群。圍繞「網際網路+」智能交通產業鏈和地區支柱產業,學校開發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智能交通技術運用、航空服務、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等7個交通緊缺專業。學校專業設置與行業發展契合度達70%,專業布局由「陸上交通」向「公、鐵、水、空」綜合交通運輸拓展,為江蘇率先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學院擁有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示範性專業2個、國家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建設專業2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6個、省級品牌專業建設一期工程項目2個、省級高水平骨幹專業建設項目5個、省級示範重點建設專業5個,省級重點專業群4個。汽車專業群、交通土建專業群、運輸管理專業群辦學實力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產教融合校企共贏,引領交通職教創新發展。學院牽頭組建江蘇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集團、江蘇汽車職業教育聯盟、南京交通高職教育聯合體,是江蘇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科研中心組組長單位,形成「政校行企」集團化辦學範式,引領帶動全省交通運輸職業教育共同發展。成立「江蘇交工學院」、「康眾學院」、「萬宇學院」等10餘個校企聯合學院,探索實踐「雙主體」和混合所有制辦學,組建「舍弗勒班」、「宏信班」、「江蘇交工班」等20餘個具有現代學徒制特色的企業訂單班,輻射帶動全省交通運輸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施「4+0」、「3+2」、「3+3」等現代職教體系試點項目9個,打通江蘇交通職業教育人才成長通道,建立橫向聯通、縱向貫通的江蘇交通人才培養立交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教學成果獎10項,其中一等獎5項。建有「江蘇省道路交通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省部級和地方科技研發中心5個、「江蘇省中小企業交通運輸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校企協同創新平臺3個、「南京育通監理工程有限公司」等校辦技術服務機構3個、校企混編科技服務團隊6個。建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研究生培養工作站、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有江蘇省退役士兵教育培訓基地等3個省級培訓中心,建有蘇寧培訓中心等10個區域性行業培訓中心。自2012年起每年承辦汽車類專業國家級和省級職業技能競賽,承擔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汽車、公路水運類等職業資格考試,承辦全國、全省公路水運高職路橋、汽車專業骨幹教師培訓等大型活動。近3年開展技術服務項目近1000項,年均培訓25000人次,年均技術服務產值6000萬元以上,居全省高職院前列,入選「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
綜合辦學實力雄厚,鑄就交通人才培養高地。學院實訓實習條件先進,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3個、省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3個,交通運輸部重點支持的實訓基地1個、省交通運輸廳實訓基地7個;校企共建實訓基地188個、實習基地105個。師資力量雄厚,高級職稱佔專任教師比達53%、碩士及以上學位佔專任教師比達88.5%、「雙師」素質教師比達88%,擁有國家「百千萬名師工程」1人、市廳級以上教學名師15人,入選省「333工程」等人才工程38人,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雙師結構」教學團隊13個,80%專業教師具有交通重點工程建設或企業一線頂崗實踐經歷,建有441名企業技術骨幹組成的兼職教師庫。課程教材資源豐富,建有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省部級精品課程19門,「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及省重點教材49部。校園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初步建成「數位化校園」,被列為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60%以上教師採用「雲班課」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獲得國家信息化大賽一等獎2項、省一等獎11項。
以生為本廣育英才,保持招生就業進出兩旺。學院新生投檔線、報到率保持全省高職院校前列,畢業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度高出全省平均10個百分點,用人單位滿意度超90%;畢業生對母校滿意度和就業期待吻合度高出全省平均10個百分點,畢業生就業月收入和就業競爭力指數處於全省高職院校前列。建立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素質教育工作體系,建有「天印大講堂」、「交院大舞臺」等素質教育平臺,實施「一院(系)一品」行業文化、「一人一藝」訓練計劃和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文化育人品牌,形成「三進三走」校園特色文化活動。建立「賽教融合」培養機制,構建「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綜合技能」能力遞進的實踐訓練體系。學生參加全國性職業技能競賽、學科競賽獲獎年均近100項,獲獎級別、數量、含金量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一等獎10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2017年12月14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中,我院位居高職院校全國第23名,江蘇省第2。
順應國家開放大局,拓展國際化辦學新空間。學院成為教育部「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項目(SGAVE)」試點院校,並與美國、英國等10餘個國家和境外的院校與教育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與英國考文垂大學開展「學分互認」的高職院校,聯合開展「3+1+1」專本碩項目,提升國際合作辦學層次。近年來選派近300名師生赴臺灣地區學習交流。響應「一帶一路」建設,招收全日制留學生。聯合江蘇交通工程集團等大型交通建設企業,成立「江蘇交工·南京交院越南分院」,開辦「路橋國際工程師班」、「港航建造師班」等交通工程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參與夥伴企業國外交通工程建設。成立江蘇首家豐田「T—TEP」學校,建成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的專業教學體系,500餘名師生取得國際證照,形成了配合「走出去」戰略富有成效的實際行動和發展經驗。
當前,學院正緊扣江蘇「兩聚一高」新實踐和「一中心、一基地」建設,突出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改革創新,全面升級內涵建設,深入開展卓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工程、高水平骨幹專業集群建設工程、卓越師資隊伍建設工程、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教育國際化提升工程、智慧校園建設工程、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等「七大工程」建設。到2022年,實現辦學實力持續增強、服務發展能力持續提高、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的總體目標,把學院建設成為行業領先、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交通運輸類高職院,為江蘇打造「交通強國」省域示範區提供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