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慘了!「烘焙第一股」淪為「仙股」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近日,在港股上市的克莉絲汀披露2019年未經審核的年度業績,期內公司收入5.49億元,同比下滑約17.34%;門店數量淨減少110家。4月3日股價收在0.17港元/股,總市值1.72億港元。「烘焙第一股」,在資本市場上淪為「仙股」,在消費市場上表現咋樣?揚子晚報記者微調查發現,消費者感覺現在的選擇更加多元,而克莉絲汀的產品和營銷都有些「過時」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馬燕

上市8年連虧7年

揚子晚報記者據查詢發現,4月1日,在港股上市的克莉絲汀披露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期內公司收入5.49億元,同比下滑約17.34%;淨利潤-2.07億元,虧損同比收窄10.98%,門店數量淨減少110家。

受零售店數量減少影響,克莉絲汀麵包及蛋糕類營業額同比減少14.24%,點心類銷售額同比減少約10.09%。同時受行銷方案缺乏影響,含胚芽乳、果凍等其他品類收入也減少了約51.05%。由於傳統月餅消費市場持續消退,克莉絲汀月餅類收入也較上年減少了23.5%。

克莉絲汀在公告中表示,集團收入減少主要系持續關店導致。2019年,克莉絲汀關閉了效益不佳的租約到期門店共117家,新增門店7家,門店總數從2018年底的586家減少至476家。

而在2019年半年報中,克莉絲汀曾表示烘焙產品同質性高,行業競爭激烈造成集團近年來市佔率連續下降,品牌知名度弱化使得經營業績不斷下滑,大部分單店營收不如過往。

據克莉絲汀官網,1993年,上海克莉絲汀的前身上海聯全食品有限公司註冊成立,1997年更名為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2012年在香港上市。

上市後,克莉絲汀被稱為「烘焙第一股」。公司一度憑藉雄厚實力在各地擴張,但自2013年起連年虧損。業績下滑外,近年來公司還遭遇頻繁的管理層變動。從股價來看,「烘焙第一股」的風光不再,已經淪為「仙股」。據查詢發現,4月3日,克莉絲汀股價為0.17港元/股,總市值1.72億港元。

消費者感覺營銷有些「過時」

據克莉絲汀官網,其在南京的零售門店有86家。4月5日,揚子晚報記者在南京鼓樓區的兩家克莉絲汀門店發現,都在正常營業。店面的醒目位置有二維碼,掃碼可添加門店商討團購事宜。店內有些商品在做組合促銷,比如胚芽乳和肉鬆麵包一起賣9.9元,比較適合做早餐。記者看到有消費者購買。營業員說這樣的組合受歡迎。但記者在門店內並沒有看到現做的咖啡等飲品,只看到瓶裝的和盒裝的咖啡。

住在附近的消費者王女士告訴記者,克莉絲汀有一款「年輪蛋糕」是特色,她很喜歡,以前常買。但最近逛得少了。「現在選擇比較多,有不少烘焙店進小區團購。」她還介紹說,有朋友自己做的蛋糕、點心也都很好,用料也放心,所以也會分流她的選擇。

對甜品比較了解的80後消費者徐女士介紹,克莉絲汀是個老牌子,她在大學時代常吃。但感覺最近幾年被新品牌超越了。「巴黎貝甜、酵墅、奈雪的茶……新的選擇太多了。」此外,她感覺克莉絲汀在營銷上有些「過時」「落伍」,比如在新建的商業綜合體裡都不怎麼看到,感覺還是走街頭店的模式。85後消費者楊女士記得,幾年前公司發的生日蛋糕卡還是克莉絲汀的,現在已換成別的公司的了。

業界需持續研究消費者需求

有分析認為,除競爭激烈、消費者有太多選擇外,目前烘焙市場上,現場烘焙及「飲品+烘焙」的模式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而克莉絲汀在這方面不佔優勢。

NCBD(餐寶典)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接近5600億元。線上電商渠道與外賣平臺的崛起進一步拓寬了烘焙類產品的消費渠道,以奈雪的茶、喜茶為代表的中式新茶飲的快速崛起也帶動了烘焙產品的消費;除了傳統的烘焙行業玩家,有很多跨界的玩家進入這個市場。

隨著「烘焙+茶飲」「烘焙+咖啡」等新業態的出現,消費者對於烘焙的需求正發生變化,從原來的單一零食需求逐漸向社交型、時尚型等複合型需求轉變。咖啡店、烘焙店以及茶飲店的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烘焙店提供茶飲與咖啡、茶飲店提供烘焙食品、咖啡店提供烘焙食品正逐漸盛行。越來越多的新一代年輕人會通過社交平臺去分享烘焙類「網紅產品」。

從這個角度講,烘焙產品除了注重本身的質量,也要持續研究消費者需求,比如從外觀、口感、創意等多方面做出個性化的創新。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新三板昔日明星藍山科技淪為「仙股」 還剩1700餘名股東堅守 總...
    證監會立案調查,新三板昔日明星藍山科技淪為「仙股」,還剩1700餘名股東堅守,總市值已不足1億   12月2日,證監會通報對藍山科技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
  • 藍山科技 新三板昔日明星淪為「仙股」
    自9月底終止精選層掛牌申請復牌以來,藍山科技股價累計暴跌九成,並淪為「仙股」。這家新三板曾經的明星級公司如今千瘡百孔,主業停頓、銀行帳戶被凍結、欠薪、董監高人員陸續離職等。  股價暴跌 做市商陸續抽身  高樓眼看要建起,卻突然崩塌。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成「仙股」創始人羅田安:上市8年一半時間...
    這一年,是克莉絲汀成立20周年,公司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店面逾千家,營收13.88億元,被外界稱為「烘焙第一股」。此後,「裡程碑」再無更新,衰敗隨之而來,市場環境急劇變化,公司更深陷內鬥泥沼。
  • 克莉絲汀股價跳漲,華東地區著名糕點品牌,是怎麼淪落為仙股的?
    作為曾經的「烘焙第一股」港股克莉絲汀,這兩天大漲,繼昨日收盤大漲361.54%,盤中最高漲幅達500%後,今天盤中再次大漲,盤中最高漲到1.3港元,看樣子有機會擺脫仙股的境況。所謂仙股就是價格低於1元,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香港的仙股一般很少有人問津,交易很冷清。
  • 仙股傳奇④ | 恆盛地產自救
    仙股就是 指其價格已經低於1元,因此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 股票。仙股之說,最初源於香港的股市,是特指市值跌至1元以下的股票,在英語中被稱為penny stock。2018 年,港股市場「馬太效應」明顯,出現一大批仙股, 其中不乏地產公司。房地產一直以來備受港資追捧,這些房企為何淪為仙股?樂居財經特此推出獨家策劃——仙股傳系列,針對篩選出的代表性地產仙股和準仙股,逐一剖析,深入解讀。
  • 融資13億元 立高食品競速「烘焙原料第一股」
    看到海融食品加速上市,立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高食品」)也坐不住了,希望衝刺「烘焙原料第一股」。 抓住烘焙風口 在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烘焙產業已經成為行業風口,作為上遊企業,需要不斷擴大規模,佔領更大的市場份額,搭上烘焙行業發展的快車,上市則是低成本、高回報的融資渠道。 目前,中國烘焙行業規模僅次於美國,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 烘焙行業快速發展 海融科技衝擊「奶油第一股」
    海融科技成立以來一直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為公司的主要產品。公開信息顯示,公司產品被眾多中大型烘焙連鎖企業廣泛使用,並與安徽巴莉甜甜、米旗、好利來、中山採蝶軒等知名烘焙連鎖經營企業建立並保持了長期良好的業務關係。公司上市後,有望成為「奶油第一股」。
  • 被譽為烘焙業未來的複合型烘焙工坊,怎麼也開始關店撤退了?
    這家超大複合型烘焙工坊的業態,本讓烘焙行業有了新的看點和期待,但其失落的結局引起了烘焙市場更大的隱憂。要知道,像麵包新語、宜芝多、克莉絲汀等傳統麵包玩家都遭遇了「滑鐵盧」,那麼新型體驗式烘焙工坊業態也難以施展拳腳的背景下,麵包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未來又需要怎樣的玩家?
  • 麥趣爾擬收購手樂電商四成股權 「烘焙O2O第一股」或曲線進A股
    每經記者 胥帥 實習編輯 梁梟  停牌近4個月的新疆烘焙乳製品公司麥趣爾(002719,SZ)終於披露了資產收購預案。預案顯示,其擬作價1.34億元收購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手樂電商)40.63%股權。  手樂電商是一家新三板公司,有「烘焙O2O第一股」之稱,主營業務是烘焙類蛋糕。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午後一度漲500%,去年虧損超2億
    每經編輯:胡玲周一,「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午後股價一度暴漲500%。截至收盤,該股漲幅回落至341.54%,成交量超2727萬,市值約6.06億港元。公開資料顯示,克莉絲汀是中國領先之烘焙產品連鎖經營商。按收益及零售門店數目計,集團是擁有及經營中國銷售烘焙產品的最大零售連鎖店之一,位處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黃金地段,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之主要城市(包括上海、南京及杭州)擁有5間中央烘焙工廠。集團所售產品包括逾2200種麵包、蛋糕、月餅、點心及若干其他產品。
  • 鄭家純入主中策 投資仙股裡隱秘的大D會、萬科股戰前塵
    不過幾日,父親鄭家純同樣以個人身份認購了一家仙股公司。11月23日,中策集團有限公司披露公司擬向獨立第三方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折讓10.45%發行33.97億股新股,相當於擴大後股本16.67%,集資約2.04億港元。交易完成後,鄭家純取代孫粗洪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緣何入主一家主營證券投資、貿易及放債業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
  • 「烘焙O2O第一股」被指拖欠工資 手樂電商激進擴張陷多重「煩惱」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賈麗近日,「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被曝成「老賴」未信披,同時多地運營現異常現象。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其作為主辦券商通過日常督導發現,「烘焙O2O第一股」、掛牌新三板的上海手樂電商及其3家子公司均成「老賴」,公司實控人吳滋峰也被限制消費,但手樂電商未能及時披露相關信息,涉嫌信披違規。
  • 「牙膏第一股」淪為賓館用品,連換四任老總,兩面針是怎麼沒落的
    現在提起中藥成分的牙膏,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雲南白藥牙膏,但是中國第一支中草藥成分的牙膏是屬於兩面針的。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已經對這個牌子沒什麼印象,因為現在的兩面針已經淪為了賓館用品。後來又陸陸續續的轉變成為了牙膏廠,到了1980以後,兩面針就生產出來中國第一支中草藥牙膏。因為當時的牙膏種類沒有現在這麼多,市場也比較空白所以一直都是銷量冠軍。1994年被私人認購就成為了股份制的公司。但是在1992年開始,國外的高露潔和佳潔士也進入了國內市場。
  • 「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成老賴未信披 多地運營現異常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成老賴未信披,多地運營現異常光大證券11月23日晚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其作為主辦券商通過日常督導發現,「烘焙O2O第一股」、掛牌新三板的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手樂電商」)及其3家子公司均成「老賴」,公司實控人吳滋峰也被限制消費
  • 烘焙油脂第一股南僑食品擬A股IPO
    客戶包括達利食品、北京好利來招股說明書顯示,南僑食品主要從事烘焙油脂相關製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經營油脂逾20年。烘焙油脂是烘焙食品最主要的生產原料之一,國內市場主要分為人造奶油、起酥油、黃油(奶油)。
  • 茅臺痛失「一哥」位置 17隻股不及白菜價
    原標題:茅臺痛失「一哥」位置17隻股不及白菜價   高新贏了茅臺酒股價變幻大王旗   本周三,長春高新受利好消息影響,復牌後高開,保持A股「一哥」多年的貴州茅臺被一舉超越。截至發稿時,長春高新股價為128.75元,仍高於貴州茅臺。
  • 公司曾是「烘焙O2O第一股」
    有了錢,貝思客在多個城市擴張,在2016年時就已經在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南京設立了分公司,目前已經在全國14個城市開設了分店,並曾對外宣稱要打造一個全國性的「烘焙王國」。貝思客品牌持有者還曾登陸過新三板。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內訌升溫 一年關店66家虧損達2.32億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楊玲玲 上海報導近日,「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01210.HK)創始人羅田安再啟動罷免董事行動,試圖重新掌權,公司內鬥升溫。去年虧損同增80%被譽為「烘焙第一股」的克莉絲汀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資烘焙企業之一,2012年2月在香港上市,巔峰之時店鋪數量堪比全家,在全國布局1000多家店鋪。然而從2013年起,克莉絲汀進入連續虧損狀態,並自2014年下半年開啟「關店潮」。
  • 「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成老賴未披露信息,多地運營出現異常
    光大證券11月23日晚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其作為主辦券商通過日常督導發現,「烘焙O2O第一股」、掛牌新三板的上海手樂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手樂電商」)及其3家子公司均成「老賴」,公司實控人吳滋峰也被限制消費,但手樂電商未能及時披露相關信息,涉嫌信披違規。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吳滋峰的麻煩遠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