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305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任何有毒要害物質對胚胎遵循「全」或者「無」的影響,要麼自然流產,要麼無任何影響。
緊急避孕藥雖然是避免懷孕的「後悔藥」,但是它卻並不能百分百能保證成功,除了對女性身體的副作用較大,關鍵是它有使用「時效性」,如果超過72小時,失敗率很高,臨床上因服藥失敗而懷孕的例子數不勝數,那麼問題來了,這種情況下懷上的孩子能要麼?
案例
雅雅和老公並沒有生育的打算,夫妻倆算準了時間,在所謂的「安全期」隨意所欲地「羞羞」,可是事後,雅雅又很害怕意外懷孕,於是次日便服下緊急避孕藥作為二重保障。
誰知,天不遂人願,她竟然就真的懷上了,閨蜜勸她說:「最好流掉,要不然生出來的孩子不是畸形就是傻,畢竟還年輕,有的是當媽的機會。」
考慮再三後,她決定去打掉,可是醫生卻建議她再等等,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輕易放棄一條生命。
雅雅內心糾結萬分,吃緊急避孕藥後意外懷上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要啊?
醫學解釋:到底能不能要?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緊急避孕藥的作用原理,它主要有如下幾個功能來達到避孕目的。
1、抑制排卵
避孕藥內含大量孕激素,可以起到抑制、延遲排卵的作用,如果女性在排卵前服用緊急避孕藥,卵巢就無法排出卵子,自然是沒有懷孕的可能。
2、阻止精卵結合
正常情況下,精卵相遇後,精子頭部會釋放頂體酶,溶解卵子周圍的放射冠和透明帶後,再與其結合,而女性在吃藥後,卵子外層會形成一層保護膜,頂體酶無法破壞這層「盔甲」,兩者也就無法完成結合,根本不可能受孕。
3、幹擾孕卵著床
如果精卵已經「幸運」結合成受精卵,那麼緊急避孕藥又會發揮它的第三重作用,那就是在受精卵在子宮著床的過程中出來「搗鬼」,改變子宮的內部環境以及子宮內膜的結構,從而使得受精卵無法著床。
在搞清楚藥物的作用原理後,我們可以推斷出服藥後意外懷孕,說明藥物對精子和卵子以及受精卵的來說並無殺傷力。
很關鍵的一點是在精子和卵子結合的初始階段,並未發育到胚胎階段,研究認為,從受精開始的2周內(孕4周內),有害物質對胚胎的傷害遵循「全」或「無」的影響,要是正常發育則是沒問題的,反之則是胎停育或者流產。
大量醫學數據證明,服用事後緊急避孕藥並不會增加胎兒的畸形率,為此,吃藥後意外懷孕的準媽媽可以留下胎兒。
臨床上,國外醫生曾對服用緊急避孕藥失敗的孕婦進行硏究,胎兒發生先天性畸形和早產的機率幾乎和正常受孕的孕婦沒有明顯差別,所生孩子在體重、身高、出生缺陷等方面都與正常新生兒並無明顯的差異。
當然啦,如果您對於胎兒可能存在畸形有所擔憂,可以定期做產檢「定心」,如懷孕14~20周進行唐氏篩查、懷孕16~24周做羊水穿刺檢查、懷孕23~26周進行彩超排畸檢查等,以便發現異常及時解決。
為什麼服用緊急避孕藥還會懷孕呢?
緊急避孕藥並不能百分百避孕,研究顯示,緊急避孕藥的成功率最高為90%,那麼避孕失敗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1、已經懷孕的女性服用緊急避孕藥,已經是於事無補。
2、如果超過72小時服用緊急避孕藥可能會失效,成功率下降至僅有10%左右。
3、服藥的同時吃其它藥物,可能會干擾其藥效,導致避孕失敗。
4、服用避孕藥後出現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嚴重的人,可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明珠)